创新诗词教学,增强文化底蕴论文_苗丹丹

创新诗词教学,增强文化底蕴论文_苗丹丹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大辛庄乡侯高村小学 056800

摘 要:教育改革已成为当前中国发展教育的必然之路,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基础与核心,也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先锋。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汉语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影响力不断提升。我们作为中国人,对于语文教学必然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提升语文能力、坚实语文基础成为我们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载体,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以读导悟,品味诗之韵味

俗话说得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词讲究音韵的应用,通过句子之间使用相同韵脚的字词来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音乐美、韵律美,而且古诗词中讲究炼字,一字一句都有着诗人独特的含义。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吟诵、朗读来体会诗词中的韵律美,并通过字斟句酌来仔细体会诗词中的用字之巧妙,以此来品味诗词的独特韵味。例如,古诗词讲究押韵,是中华几千年文化底蕴的外化,押韵赋予了诗歌以跌宕起伏的韵律美,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悦耳。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当中的“绿”字,“绿”本来是名词,可是在这首诗中诗人却把它当作了动词,而且特别巧妙地表达了春天来了,为什么呢?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时王安石在作诗的时候曾经想过很多词,比如“过”“到”“满”等,但是都感觉平淡无奇、不出彩,最后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绿”字,仿佛春风将绿色瞬间铺满了江南大地,一时间满目春色,让人耳目一新。这样一来,通过让学生诵读古诗词,并通过我的细致讲解,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字词进行了深入地学习,促使学生领悟到了诗歌的用字之绝妙,也品味到了诗歌中蕴含的无尽韵味。

二、以图引趣,再现诗之画境

小学生由于感性认知和情感体验的限制,难以从诗人寥寥数字中体会古诗词中诗人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诗画般的优美意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画面等来再现诗中的优美意境,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意趣。例如,在学习《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歌的时候,我就运用图片来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清幽意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上课伊始,我给学生出示了一幅图,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孤山的对面,远远的天边几只鸟儿也飞走了,天空寂寥地连一片白云都没有,整个图片呈现出一种清冷深幽的意境,然后我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看了这幅图你们有什么感觉?”学生答:“孤独、冷清、惆怅……”我导入:“是啊,诗人李白就像是这图片上的人一样,感觉鸟儿都越飞越远、越飞越高,最后连影子也看不到了,碧空万里连一丝云彩都没有,仿佛是嫌弃自己躲了起来,这茫茫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自己和对面的孤山。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到诗中看一看,李白是怎么样描写的吧!”于是,我引导学生走进诗中,仔细品味诗中所蕴含的意境。这样,我通过图片来再现了诗中描绘的美好意境,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诗中所描述的意趣,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联想,深入理解

古诗词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为其运用了精炼的语言而达到了生动的意向,营造出作者当时的氛围,让读者进入遐想之中。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古诗词意境的重现,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四、联系生活,运用诗词

中国的古诗词都来源于诗人的真实生活,能够体现诗人当时的真情实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古诗词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充满欲望。在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这是一篇描写诗人回故乡的情景的诗。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理解诗词的写作佳境。“少小离家老大回”,什么是少小、什么是老大?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具体理解这句诗,儿童或者更大一点的时候离开了家乡,是什么原因促使离开家乡的?为什么回来?回来做什么?如今回来的情形又是什么样?当年的小孩在今天的小孩子眼里是什么形象?村里的孩子怎样和诗人打招呼的?说明了什么?乡音和鬓毛都说明了什么?这样激发学生对生活经历的回顾,回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重拾生活的精彩片段,更好地感悟诗词意境。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小学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尤其对于古诗词教学来说,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直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得学生的小学语文成绩得到提升。

总之,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古诗词想世人传播了许许多多的东西。教师作为这些文化的传承人和传播者,要改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们逐步学习古诗词,产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仅促进了教学质量,也能将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下来。

参考文献

[1]陈巧红 小学中高段古诗词教学策略浅谈[J].内蒙古教育,2018,(04)。

[2]张娟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

[3]宋杰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时代教育,2016,(24)。

论文作者:苗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2

标签:;  ;  ;  ;  ;  ;  ;  ;  

创新诗词教学,增强文化底蕴论文_苗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