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与措施研究论文_张铧方

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与措施研究论文_张铧方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灵山地震台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与传统相比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其中的地震台站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保护也不例外。本文主要针对地震台站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和对策来展开分析,在对工作现状进行分析之后,最后从地震台站的角度入手来提出加强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有关部门工作带来帮助。

关键词:地震监测;设施;观测环境;保护

前言

在1998年3月时,我国第一部规范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应急救援与地震灾害预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压法》,下文简称《防震减灾法》,随着该法律的实施,这也预示着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开始进入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随着相关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与落实,有关部门领导的执法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且相关的执法队伍建设、地震部门等也都得到了充实,就连社会各界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积极性都有了明显提升。但是,由于我国防震减灾法律建设起步时间较晚,且整体的基础状况也不是很理想,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也直接影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1、观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任何一次成功的地震预报都是在得到准确、及时、连续的地震监测资料基础上实现的,而工作人员要实现对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其就必须要重视监测资料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一般情况下,地震监测是分析震情趋势、进行地震速报的关键依据,但监测资料的准确性则需要有良好监测环境与设备才能实现,所以为了保证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顺利开展,其就必须要加强对相关基本条件的保护,因为一旦设备与环境遭到破坏,那么将会直接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1】。

2、监测环境遭受破坏后产生的影响

2.1会对区域性地震监测预报系统造成破坏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如果某一地震台站的地震监测环境被破坏,那么不仅会造成台站资料的销毁,而且还会直接失去一个分析地震预报的参照点,这在时间上与空间中都表现得非常明显。一旦遭到破坏,其不但会影响该区域地震趋势的准确分析,甚至还会造成严重损失。

2.2会降低地震台站的功能

我们都知道地震台站的主要作用是分析预报与地震监测,当然也需要向上级部门上交相关的监测资料。如果地震监测环境遭受破坏,那么该区域所监测到的信息就会损失价值,而一旦工作人员使用这些资料来进行研究与地震分析,其就一定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从而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其次,由于其无法提供真实有效的监测信息,那么该台站就会失去自身价值。

2.3会导致环境无法排除干扰成分

监测环境干扰会比监测设施遭受破坏还要难发现,这是因为地震监测环境受到干扰之后,虽然相关的监测仪器不会立即停止工作,且数据也不会中断,但受干扰之后的数据会出现异常状态,即会与地震前兆信息结合到一起,无形之中便提高了地震预报工作的难度与复杂性【2】。因此加强对监测环境的保护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3、当前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保护现状

3.1国家重视

一直以来,我国对于防震减灾工作就非常的关注,且在《防震减灾法》中也明确规定了任何单位或自然人都不得危害地震监测设施与地震观测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等制度法规的发布与落实,现如今我国各大部门也开始不断加强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也对地震监测设施的避让措施、对产生影响的补救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从这里便能看出国家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3.2社会漠视

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等因素影响,导致某部分地区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对各类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学习并不是很理想,正是因为受此方面影响,导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地震观测环境都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近些年在临汾中心地震台发生的一起案例就能够引起人们的深思。即在2012年凌晨1点,在没有得到台站通知的情况下,鸿安世纪房地产公司擅自动工且封堵了台站地震的应急通道,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法律规定,当台站人员发现并进行劝解时,其不但不听而且进行野蛮殴打,从而造成3名职工受伤住院【3】。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人员对地震监测设施的保护意识与国家的重视程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4、提升地震台站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

4.1要加强信息宣传力度

加强防震减灾信息宣传力度不仅能提高社会各界的保护意识,而且还能加深群众对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的了解,从而更全面认识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地震监测设施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工作人员在展开宣传工作时,其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宣传内容。当前不管是地方宣传还是国家宣传,都只突出地震成因、防御、救援等知识的讲解,对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保护的内容则少之又少,因此这是需要加强的地方。第二,宣传群体。相关人员可以加强地震台站周围群众的宣传力度,可以接祖防震减灾宣传日来进行,这样可以保证整体的宣传效果,从而达到预期的宣传目标。

4.2要严格按照法律条例来展开保护工作

随着各项法律条例与管理制度落实,这也直接解决了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问题,虽然在实际工作中还面临各式各样的难题,但只要得到法律的帮助,其就能有效解决监测设施与环境保护问题。例如:2011年10月,龙祠台地电观测外线电杆被当地居民用车撞到,当事情发生之后该村民没有及时采取解决措施,而是责怪台站电杆妨碍农业工作,而台站人员经过不断的利用法律知识进行讲解,最终让该村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修复了监测设施。所以,只有依法保护监测环境,这样才能用法律武器来解决问题【4】。

5、结论

综上所述,地震台站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保护工作属于一项复杂且长期的任务,而相关人员要想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其就必须要让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进行保护,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渠道来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当然,有关部门也需要不断进行配合,即在实践时也要做到依法办事,这样才能将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保护工作能落实到位,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廊坊市地震台站现状及创新发展机制探索[J].范秀丽,郑美杰,林建慧,王建宇.国际地震动态.2016(11):116-117.

[2]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郭林旺,齐贵兵.山西地震.2015(01):151-156.

[3]南京市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探索[J].史凯,蔡艺,吴东,赵兵,樊晓春.防灾减灾学报.2015(04):145-146.

[4]南京市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探索[J].史凯,蔡艺,吴东,赵兵,樊晓春.防灾减灾学报.2015(04):245-247.

作者简介:姓名:张铧方,籍贯:广西灵山,在读研究生,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灵山地震台,目前职称:助理工程师,学校:防灾科技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研究方向:测震(地震监测业务)

论文作者:张铧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  ;  ;  ;  ;  ;  ;  ;  

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与措施研究论文_张铧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