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王雪玲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王雪玲

王雪玲

莱州市委党校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土地流转有效的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传统农业向集约化、现代化转型,带动了农民增收,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土地流转积极性不高。部分农户受自身素质和经济基础的影响,不愿吃苦打工,不敢从事有风险的经商活动,因此宁愿粗放经营土地,也不愿将土地进行规模流转。有的农户对政策理解不到位,怕政策变动调整后,不再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失去赖以生存的根本。还有的农户担心流转后无法享受良种补贴等国家政策,也不愿参与土地流转。

2、制约因素较复杂。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受让方往往要求地块相对集中、面积足够大,有流转愿望的农户所承包的土地往往面积小、地块小,插花田多。实现土地的集中连片又需要承包土地的农户一致同意,而农户间对是否流转、以何种形式流转、流转期限、流转收益及收取方式等意见较难统一,这些因素都极大的影响了土地的成功流转。

3、缺乏开放的交易平台。我市目前的土地流转多为自发形成,尚未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信息交换机制,土地流转市场尚未建立,缺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形市场。从发展趋势来看,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新机制,有效发挥城乡市场交易平台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农村土地进入市场依法规范有序流转,将是今后的主流模式。如成都在2006年建立全国首家市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后,又于2008年成立首家综合性农村产权交易所,使土地流转从个人行为变为政府指导,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同时,引导农民建立农产品基地,推行土地集约化发展,直接带动产业就业双发展。

4、缺少健全的联动机制。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增加,以及农民主动流转意识的增强,土地流转的手续、过程亟需有一套健全的市场管理机制。对比土地流转工作先进地区,共同特点就是形成了健全的交易机制,如山东枣庄确定了“三个一”原则:即有一套健全的市场管理机制,有一个流转信息搜集、反馈、发布网络体系,有一套规范的市场交易程序,市镇村三级形成阶梯式服务,确保信息通畅、上下透明。

当前,土地流转正处于发展的有利时机,我们应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办法,完善流转机制,通过促进土地良性流转,推动经济社会快速高效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加大宣传教育,鼓励引导农民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提高农民认识,积极引导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提高效益为目标,向“低投入、高产出”和“多、快、好、省”的经营目标转型。鼓励农民创业,重点发展受机械化限制不大的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农业集约化经营领域。积极引导和鼓励农业现代化经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牵动、农户主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积极探索、开辟农业产业化经营新领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2、健全流转服务平台,提高政府指导管控能力。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转、规范长效的市、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村级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及时掌握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接收农民申请托管的土地,乡镇设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立流转交易信息网络,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等服务。建议全市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土地流转指导及监督管理工作;设立土地流转法律服务咨询中心,负责土地承包及流转纠纷的调解和仲裁。充分利用公共网络平台,通过政府网站发布、部门快报等形式,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3、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快培育市场化流转机制。探索建立市级土地交易市场,在坚持国家农用土地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让农户承包经营的土地、村庄用地、宅基地、林地、荒地等通过招、拍、挂方式转让、出租等形式进行流转;建立土地流转的价格指导机制,根据不同土地级差制定流转最低指导价格,流转价格通过流转交易市场,经承包方与受让方协商确定,或通过服务中心组织招投标;建立土地流转经营主体的准入机制,利用土地综合交易平台加强对规模经营主体的资信情况、经营能力、项目可行性等方面的审查,达不到条件的,不准进入土地流转市场。

4、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农地使用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安排,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积极争取项目,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扶持力度,在依靠国家项目解决建设标准低、经费不足等问题的同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农民参与项目建设。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财政支持力度,安排农村土地流转专项资金,用于流转指导、流转信息平台搭建和流转服务组织机构建设等,对参与土地流转的农业经营实体实行奖补政策,推动公共财政向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倾斜;强化金融信贷支持,鼓励农村土地经营主体做大做强。金融机构要把集约化经营主体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在符合信贷政策的前提下,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农业信贷资金,解决集约化经营主体季节性所需生产经营资金不足的问题。

论文作者:王雪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  ;  ;  ;  ;  ;  ;  ;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王雪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