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超声应用在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丁华瑛,廖洁

(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脏超声应用在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观察组)和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将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晚期心房收缩达到峰值的速度比值(E/A)、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房内径(LAD)各项参数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检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左室后壁方面的对比差异不大(P>0.05);但两组患者是在二尖瓣舒张方面的比值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的左房内径长于对照组的,且差异在统计学的范围之内(P<0.05)。结论:利用心脏超声检查可以清晰看到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异常症状和心脏结构的具体改变,在诊治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症时,有着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心脏超声;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54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04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chocardiography in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observation group) and 50 patients with simple hypertension (control group) were selected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6.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and late diastole atrial systolic velocity ratio (e/a ),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low (left atrial) and left atrial diameter (l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of left ventricular end at the end of diameter and ventricular wall in two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 left atrial diameter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echocardiography can clearly see the abnormal symptoms and changes of cardiac structur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has high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combined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Key words】Cardiac ultrasound;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 hypertension; Clinical diagnosis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高血压患者与日俱增,高血压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同时还会引起其他不良的症状,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比如心脏病、血管瘤、脑卒中或者是肾衰竭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心脏超声检查不仅能及时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诊断。现为进一步分析心脏超声应用在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特选取我院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和单纯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50例(观察组),选取同期单纯高血压患者5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心脏超声的诊断方法。对照组中,男性为26例,女性为24例,年龄最大的为79岁,最小的为47岁,平均年龄为57.8岁;观察组中,男女各有15例,年龄最大的为78岁,最小的为45岁,平均年龄为56.9岁;所有患者均在自愿情况参与到本次调查研究活动。均排除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以及不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以及疾病组成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心脏超声检查方法:检查仪器型号为X-300(来自西门子公司生产)。扫描仪器的型号为P4-2,把患者的胸骨旁边左心室的长轴作为扫描点,并以扫描点为中心展开M型扫描[1]。使用P4-2型胸探头,频率范围控制在1.5~2.0MHz,50mm/s为其扫描速度;对患者胸骨左心室长轴做扫描,对患者LAD(左心房内径)、LVI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IVSD(室间隔)、LVPWa(左室后壁)的情况进行检测,细致分析患者的二尖瓣血流多普勒,对二尖瓣进行测量,最后将两组患者E/A比值计算出来。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均开展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观察内容主要有二尖瓣情况(E/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室间隔(IVSD)/左室后壁(LVPWa)和左房内径(LAD)方面的数值。最后,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比较[2-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4-5]。

2.结果

比较两组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的E/A分别是(0.6±0.16)和(0.8±0.21);而对照组和观察组LVIDd分别为(40.65±13.6)mm和(44.61±13.8)mm;而IVSD/LVPWa分别是(1.05±0.8)和(1.16±0.9);而对照组和观察组LAD情况分别是(32.36±3.65)mm和(44.36±6.56)mm。明显得知,2组患者在室间隔/左室后壁检查差异不大,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E/A、左室舒张末期的内径情况以及左房内径对比存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差异在统计学的范围之内(P<0.05),详见表。

3.讨论

高血压属于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发病率较高,老年人为其主要发病群体,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能够诱发肾脏疾病、中风、冠心病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出现,严重威胁了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加上治疗难度大,并且该病对城市人口的影响比高血压要严重很多,在发病时,患者主要特征表现为呕吐、恶心、剧烈头痛、偏瘫、癫痫等。该病症若是抢救措施不及时,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瘫痪、意识障碍、死亡等,出现头重脚轻、反应迟钝、意识不清晰以及头脑昏沉等临床症状,因此,一旦发病就要及时抢救,预防出现脑出血等并发症。目前有许多专家正在研究比较经济合理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方式,心房颤动就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当出现心房颤动的时候,对于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疾病患者来说,他们在发病的过程中,其心率速度不断加快,可高达100~160次一分钟,心房的颤动频率也会随之增加,比如心率加快等表现,这对患者的心房收缩带来巨大的伤害,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由于心脏形态发生改变、左心房代偿性肥厚而导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LAD、LVIDd、IVSd/LVPWa和E/A发生异常变化就会使心房发生扩大,因此针对临床医师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需要医师具备丰富的诊断经验,可熟练操作诊断设备,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进一步为患者确定实际的治疗方案。因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有反复发作的情况,高血压患者的肾素醛固酮很容易被激活,所以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检查,以便下一步确定治疗方案。

在本次研究中,2组患者均开展心脏超声检查中,对照组在LAD、LVDD、E/A分别为(32.36±3.65)mm、(40.65±13.6)mm、(0.6±0.16);而观察组分别为(44.36±6.56)mm、(44.61±13.8)mm、(0.8±0.21)。组间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在LAD、LVDD、E/A方面均均比对照组要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室间隔(IVSD)/左室后壁(LVPWa)方面的对比中,对照组和观察组的IVSD/LVPWa分别为(1.05±0.8)和(1.16±0.9),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研究结果有力证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对高血压患者心脏形态的改变具有一定影响,这对于患者的左心房具有很大的危害,进一步扩大了患者的左心房,从而导致房颤的出现。因此,今后的临床检查工作中,应该对患者的心脏超声结果有效的评价,一旦观察到患者左房内径出现有比较显著的升高,就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治疗对策,预防阵发性房颤出现,这对于患者控制疾病,保证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实行心脏超声检查,不仅能非常明了的看到患者相关的生理指标的具体状况和心脏结构的形态改变,在诊断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有利于为患者采取正确的治疗对策,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曾小萍,张幸慰,孙贤,陈秀娟.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超声临床特点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04):729-732.

[2]陈燕娜,曾秀芳,卢敏儿.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脏超声临床特点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8):45-47.

[3]苑淑静.心脏超声在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9):244.

[4]魏勇,姜衡,王芹,贺茂荣.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永久性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29(03):204-206.

[5]张清.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超声临床特点[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07):21-22.

论文作者:丁华瑛,廖洁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  ;  ;  ;  ;  ;  ;  ;  

心脏超声应用在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丁华瑛,廖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