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研究_农业论文

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研究_农业论文

90年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化建设论文,中国农业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现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世界各国致力于农业发展的共同目标。作为生产力方面质的变化,农业现代化具有共性和普遍性。发达国家自本世纪30年代以来,在实现国家工业化基础上,相继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从这些国家实践看,农业现代化具有如下共同特征:一是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即用现代生产工具和石化能源替代简单的人畜力和有机能源,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二是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即在农业中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作物及畜禽良种化、耕作方式科学化等;三是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即农业实现了专业化、区域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生产方式。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地理以及资源禀赋条件不同,农业现代化道路又各有其特点,有些国家侧重于生产条件现代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些国家侧重于生产技术现代化以提高土地生产率,还有些国家则是齐头并进。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人口多、耕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尚处于工业化过程之中等特点,这要求我们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时借鉴别国经验,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80%人口在农村,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现国家现代化就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中央提出,要在本世纪末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即国民生产总值在80年代已经翻一番的基础上,90年代再翻一番,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能否保持稳定增长,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能否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农民收入能否有较大幅度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粮食总产先后登上了3500亿公斤、4000亿公斤和4500亿公斤三个台阶,但从国民经济全局看,农业仍然是一条“短腿”。80年代以来经济运行情况表明,农业与二、三产业增长速度差距日益拉大;农产品供求关系除个别年份出现低水平结构性剩余外,大部分年份均处于紧运行状态;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农村实现小康难度加大;农业生产出现周期性波动,并带动整个经济陷入震荡之中。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出路在于提高农业的综合实力,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50年代中期实现合作化以前,我国农业属于典型的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在物质技术装备、科学技术进步、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这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农业的面貌。

我国已经建成了包括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在内的完整的农用工业体系。1993年与1952年比较,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8万千瓦增加到31558万千瓦,平均每公顷耕地拥有农机动力3300瓦特,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化肥施用量,由7.8万吨(折纯量,下同)增加到3150万吨,平均每公顷耕地施用量由0.75公斤增加到330公斤,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而远远超过一般发展中国家水平。

我国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建设。40多年来,水利建设一直是我国农业基本建设的重点,基本建设投资始终占农业投资的一半以上。1952年以来,国家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达1000多亿元(包括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农田水利事业费和其他水利事业费),修建了一大批大、中、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与此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劳动积累,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几十年水利建设,对我国农田灌溉、防洪抗旱、水电事业以及解决农民生活用水,发挥了巨大作用。到1993年,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0.5亿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2%。这一水平,仅次于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远高于欧美等国。

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技术进步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效地缓解了耕地不足的矛盾。仅“六五”和“七五”期间,就获得部级以上科研成果2945项。这些成果一部分填补了国内空白,一部分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的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促进农业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培育良种,我国农作物品种多种已更新换代4次,每更新一次大约增产10%左右。70年代育成的杂交水稻,累计推广近1.33亿公顷,增产稻谷近500亿公斤,杂交玉米推广面积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的80%以上。80年代大面积推广的水稻、玉米、棉花、蔬菜等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累计增加产值100多亿元。我国区域综合开发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七五”期间仅黄淮海平原等区域中低产田综合开发治理,就带动了0.2亿公顷中低产田的改造,增产效益34亿元。

现代物质技术的大量投入,使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每公顷产量在1978年突破了2250公斤,1982年突破3000公斤,1993年达到4125公斤。单产提高速度如此之快,在中国农业史上是从来没有的,在世界上也不多见,这充分展现了现代农业的效率和前景。

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经营体制的变革,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农业突破了小农经济的束缚,商品化和社会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1993年,我国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综合商品率达到64%。农业和农村内部分工初显端倪,涌现了一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以及承包荒山、水面和林场的专业户,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专业队(组)、专业村。

不可否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现代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表现在:(1)农业集约化水平较低。1993年我国平均每个农户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约为2000元人民币,而美国1977年每个农业劳动力占用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就已达12万美元,日本1979年劳均占有生产性固定资产达208万日元。(2)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了农业生产全部环节的机械化,而我国只在53.7%的耕地上实现了机耕,在17.7%的播种面积上实现了机械化播种,在9.1%的播种面积上实现了机械化收获,大部分农活仍然由手工和畜力来完成。(3)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尽管建国以来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比较弱,每年种植业成灾面积占播种面积比重达50%左右。(4)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我国每个农业劳动者生产的粮食是美国的1/40,法国的1/20,日本的1/3。(5)农业内部分工分业不发达,尚未突破“小而全”的生产结构,自给性生产仍占相当比重,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不高。农业生产区域分工尚未形成,各地农业生产结构高度雷同,资源配置效率还比较低。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自50年代末开始,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时期,现在仍处于这样一个转化过程之中,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还要经历一个很长的阶段。

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必然要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由局部到全面的若干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内,农业现代化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不同的,通过解决这些矛盾,促进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从而改变传统农业的一些特征,最终实现生产力的质变和向现代农业的转换。90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力争在这个阶段把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将为下个世纪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矛盾主要有三个:(1)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目前我国有农村劳动力约4.5亿人,其中乡镇企业吸纳了1.2亿人,农业按最宽松的估计也只能容纳2亿,再扣除其他行业的劳动力,这样仍有1-1.3亿剩余劳动力。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使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1957年以来,以单位面积粮食产量计算的土地生产率提高了近1.5倍,而以每个劳动者生产的粮食产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只提高了30%左右。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农业现代化最本质特征的指标,没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农业剩余的增加,也就不可能有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农业的产生。(2)农业资源严重不足。我国农业自然资源总量虽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且分布不均。我国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占有耕地0.3公顷,每个农户占有耕地不足0.47公顷,在如此狭小的耕地面积上,先进的农业机械和科学技术是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的,农业生产获得不了起码的规模效益。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人地矛盾会越来越尖锐。因此,资源约束是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3)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巨额资金难以筹措。现代农业是高度资金密集型农业,按每公顷耕地需要投入15000元人民币计算,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就需要15000亿元。显然,在我现有国力下让国家拿出这样一大笔钱是根本不可能的,让农民自己拿这笔钱,也不大可能,因为就大多数农户来讲,积累能力非常有限,即便是有了钱,在比较利益驱动下,也首先会投向非农产业。

上述矛盾,有些是由国情决定的,有些则是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所造成的,这些矛盾绝非短期内能够得到解决,这决定了在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同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我们站在城乡通开和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高度上去审势今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就会发现,这些问题绝非仅仅是农业本身的问题。因此,探索中国农业现代道路不能囿于农业和农村内部,而应该从更广阔的范围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认为,90年代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想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必须在以下方面取得扎扎实实的进展。

(一)调整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强化对农业投入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采取了国民收入分配向工业和城市倾斜的发展战略。据计算①:1952-1989年间,国家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从农业提取9716.75亿元,扣除同期国家财政各项支农资金(含对农村的社会救济)3792.56亿元,农业资金净流出量达7140.05亿元,相当于同期农业新创造价值的1/5左右。仅按此计算,国家对农业取与予之比为3∶1。

以农业积累作为启动工业化的初始资本,几乎是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共同经历,尤其是对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基础异常脆弱的国度来说,这种选择更有其必然性。问题在于,这种对农业剩余的攫取应该有一个度和时间的限制,其基本判断标准是要看国家工业化处在什么阶段。一个国家工业化根据其面临的主要任务可以划分为起步、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在工业化起步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取得工业化原始积累,以建立起支撑经济运转的工业体系。在这一阶段,整个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剩余(在传统农业社会里,经济剩余绝大部分来自于农业)主要被用于工业积累。在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部门已形成了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调节机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在经济结构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提高工业经济效率,提高人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工业部门的扩张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在工业化成熟阶段,整个经济结构趋于合理,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农业发展由依靠自身积累转向依靠工业积累的支持而得到更大的发展。依据这样一个划分标准,我国经济建设在80年代初期即已完成工业原始积累,开始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经过40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部门已具备了较强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现在工业的效率低下,主要是长期形成的旧体制和运行机制造成的,这个问题要通过深化改革来逐步解决,而不是继续依靠基础脆弱、已无力承受重大牺牲的农业再为工业提供资金的办法来解决。

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总体判断,我们认为,尽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确立城乡之间和工农之间协调发展的战略,是实现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保证。为此,(1)要保持工农业之间适当的增长速度比率。根据各国的发展经验,在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增长速度比率应保持在2-2.5∶1的水平上。我国工农业增长速度比率,1981-1985年间平均为1.5∶1,1986-1990年间平均为2.8∶1,进入90年代以后,扩大到5∶1左右。工农业发展速度不断扩大,已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导致农产品供给短缺。通货膨胀严重等不良后果。从我国情况看,工业增长速度必须要控制在10%以内,相应地,农业增长速度要保持在4%以上。(2)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投入。80年代以来,国家对农业的投资份额逐年下降。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总投资的比重,60-70年代,保持在10%以上,最高年份达13%,“七五”期间平均降至3.3%,1993年下降到2.8%;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1979年为13.7%,以后逐年下降,1993年降至8.7%。据测算,根据国民经济对农业发展的要求,90年代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应在9%以上,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应提高到10%以上。(3)扩大农村信贷规模,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受不协调城乡关系和产业间比较利益的影响,资金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市。据计算,1989-1993年5年间,仅通过金融渠道净流出农村的资金就达783.2亿元,年均156.6亿元②。1993年,国家信贷总规模增长22.46%,国家农村信贷规模仅增长19.86%,低2.6个百分点。国家占用农村信用社转存款逐年增加,已由1990年的380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1202亿元。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90年代,国家必须下决心扭转信贷资金由农村流向城市的趋势,扩大农村金融信贷规模,使其增长幅度高于国家信贷总规模的增长幅度,并逐步退还国家占用农村信用社的转存款。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在抓紧完善农业政策银行的同时,稳妥地搞好农村信用社和中国农业银行的分设工作,组建农业合作银行。(4)改善农业贸易条件,逐步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没有理由继续保留工农业之间不平等的交换关系。当务之急,要改革价格体制,理顺价格形成机制,消除农产品国家定购价与市场价的不一致,在国家与农民之间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商业关系。

(二)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劳动力转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人多地少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首要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根本的办法就是通过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把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从而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工业化是在城乡隔离的背景下独立于农业和农村进行的。城市工业在攫取农业剩余的同时,却把大量的人口和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其结果是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时至今日,我国工业化已达到了相当高水平(1994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1.2%),而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却只有28%,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传统工业化道路延缓了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和进步,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制度环境。中国农业要走出困境,首先要在检讨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前提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这条道路的基本特点就是,城乡通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十几年农村改革和发展,人们已经从实践中找到了这条道路,那就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最大限度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进行,积极创造条件在农业中实行规模经营。

乡镇企业在吸纳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工建农补农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将来仍然是我国农村工业化的主要载体。到1994年底,乡镇企业已吸纳劳动力1.2亿人,但近几年乡镇企业由于技术进步步伐加快,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日益明显,吸纳劳动力的速度减缓。80年代,乡镇企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25%左右,年均吸纳劳动力近1000万人,进入90年代后,乡镇企业年均增长率在50%以上,而年均吸纳劳动力约为600万人,形成了很大反差。如何保持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继续大量吸纳劳动力,关键是要打破城乡和地区分割,降低资本和劳动力流动成本,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要改变目前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在结构上的趋同现象,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汲取以往经验教训,乡镇企业发展应走适当集中的道路,以节约土地资源和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形成“积聚效益”和“辐射效益”,促进城市社区的产生和发展,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鉴于我国大城市已严重膨胀,且本身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乡镇企业的集中应更多地依靠发展中小城市和农村小城镇来进行。需要指出的是,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税收政策以及社区和地区利益的制约都程度不同地阻碍着农村城市化进程,这需要通过改革来统筹解决。

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劳动力会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小城镇中去,土地经营收入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小,部分农户开始有退出承包土地的愿望,从而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创造了条件。农业规模经营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的第二个飞跃,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表明,土地规模经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依托社区集体发展起来的集体农场和农业车间,有农户承包集体机动地、或转包他人承包地、或承包荒山荒坡形成的家庭农场和种田大户,还有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形成的股份合作农场。这些形式各有其存在的条件和特点,我们应当尊重农民的意愿,因势利导,积极稳妥地推进这种变革。土地规模经营以土地经营权自由让渡为前提,因此如何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是当前完善农业经营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水平 农村市场取向的改革,使农业资源的配置方式和农户经济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收入最大化成为农户追求的最主要目标,商品性生产取代自给性生产占据主导地位。这一变革所引发的直接结果,是农业生产要素在家庭范围内实现了优化配置,生产结构开始突破单一粮食生产而呈现出多业并举的局面。1993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80年的72%下降到55%,林牧副渔业比重由28%上升到45%;在种植业产值构成中,粮食作物比重由73%下降到55%,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比重由27%上升到45%。

目前我国农业结构变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日益尖锐。二是国家利益与农民目标的冲突。三是农业结构的变革尚处于较低的层面之上,户与户之间,村与村之间,甚至省与省之间农业结构高度雷同,远没有形成专业化和区域化生产方式,农业资源禀赋条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农业结构的变革直接影响到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农业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水平。努力消除农业与市场接轨的种种限制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是实现农业结构优化的前提。为此:(1)要大力发展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克服农民分散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要通过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加强和拓宽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改变目前重生产服务轻流通服务的倾向,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要积极帮助、扶持各种专业性农业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它们在组织农民、推广技术和联结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要大力推广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形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把农业生产、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一系列过程紧密的衔接起来,充分发挥社会化大生产的优势。(2)改革农产品供销体制,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商品化和经营市场化。随着国力的增强,国家要逐步改变依靠行政手段低价收购农产品的作法,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合同收购制度。(3)制定农业区域发展政策,推进区域间农业生产的合理分工。从我国国情出发,粮食安全应立足国内,这是不能动摇的。但粮食安全是一个总量要求,属于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责范围,不能因此而否认农业区域分工的必要性,更不能硬性要求每个省份都奉行粮食自给政策。国家要根据各地资源禀赋条件,选择若干个粮棉生产有较大潜力的省份集中扶持,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要逐步改变平均分摊合同定购任务的做法,主要从粮棉主产区获得商品农产品。应鼓励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生产高附加值农产品,发展创汇农业。发达地区粮食供给问题,可以通过与主产区建立稳定产销关系的办法,或通过国际粮食市场来解决。国家可以通过一定的干预手段,要求发达地区向粮食主产区支付一定的财政补偿。(4)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关于农产品市场,目前已形成了包括城乡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今后的重点是批发市场建设。相对于农产品市场,农村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较低,远不能适应结构调整的需要。要素市场建设涉及到一系列政策性问题,这需要通过改革的办法,打破区域和条块分割,促使生产要素在更大的范围内流动。

(四)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要突破资源不足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最主要的办法就是通过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技术对资源的替代作用,提高单位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建国以来,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尤其是粮食增长起重要作用。但是进入80年代中期以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步伐放慢,“七五”与“六五”相比,技术进步因素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由35%降为28%③。这一变化所引发的直接结果是资源投入的边际效率下降。以东南地区为例,1978-1984年间,粮食每公顷产量年均增长213公斤,而1985-1993年间降为38.2公斤,相差174.8公斤④。

中国到本世纪末粮食总产至少要达到5000亿公斤,才能满足全社会对粮食的需求。要实现这一目标,没有相应的技术进步作保障是难以想象的。为此,必须努力克服技术进步的障碍因素,使农业技术进步的贡献份额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要选择适合国情的农业技术路线。农业技术可以分为土地节约型和劳动节约型两大类。日本学者速水曾经对不同国家农业技术进步路线作过对比分析,他发现一国农业技术类型选择与农业资源状况密切相关。在人多地少国家(如日本、荷兰等国),农业发展较多地采用了土地节约型技术,以其他相对丰裕的要素(劳动、资金)替代土地,以获得较高的土地生产率。相反,在地多人少、劳动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如美国),则更多地采用了劳动节约型技术,以其他相对丰裕的要素(土地、资本)来替代劳动。我国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农业发展应更多地采用土地节约型技术。经济学家林毅夫博士在对制约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技术性因子进行实证研究之后,发现作物品种特征不理想是我国粮食单产潜力难以发挥的首要因素(占总解释量的50%),仅仅通过改良作物品种即可以提高粮食单产70%-170%。因此,90年代农业科研首先要集中力量培育良种。(2)要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农业科研是技术进步的源泉,但国家对农业科研的经费投入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地位极不相称。“七五”期间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0.25%,这一水平不仅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水平。因此,应较大幅度地增加国家对农业科研的投入。(3)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农业行政和事业经费,并逐年有所增加。(4)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农民素质。

(五)大力发展农用工业,提高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新中国建立40多年来,农用工业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现代物质资料和技术装备,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增收起到了显著作用。但是,农用工业就整体而言,在工业部门中仍是薄弱环节,基本设施和技术装备相对处于不发达境地,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价高质次的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受农业经营体制变革和农业生产波动的影响,农用工业发展极不稳定。80年代中期以来,农用工业开始摆脱低谷,化肥、农药、农机生产和销售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进入90年代后,农用工业由于原材料涨价、技术装备落后、品种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再度陷入困境。1993年,7类农机产量均有下降,下降幅度达13.1%-57.2%。1994年,全国农机公司12类农机销售额下降5.6%-54.8%,农机产业出现全行业亏损局面,许多农机公司濒临倒闭或转行。化肥工业形势也不好,不仅总量生产不足,而且内部结构极不合理。

农用工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因此要切实解决农用工业所面临的问题。从国家角度看,主要是要增加对农用工业的投资。从农用工业自身来讲,要加大改革步伐,努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活力。同时要加快技术改造步伐,降低产品成本,改善品种结构,更好地为农业服务。

注释:

①牛若峰等:中国工农关系研究,《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1991年)》,农业出版社1992年版。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993年农村经济绿皮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③朱希刚等:我国“七五”期间农业技术进步贡献份额的测算分析,《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1994)》,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年版。

④中国科学院: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

标签:;  ;  ;  ;  ;  ;  ;  ;  ;  ;  ;  ;  ;  

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研究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