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正心”理念,创办特色学校论文_刘少妹

依托“正心”理念,创办特色学校论文_刘少妹

——浅议学校管理

◆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城中心小学 362699

摘 要:正心是做人之根基,是育人之目标,是现代公民之标识,所以我们博采贤智、审时度势,将“正心”作为特色化办学的核心理念,创办有特色的学校。

关键词:正心 品德 智慧 健康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可以说,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是时代的呼唤。要真正留住学生,学校要从根本上增强吸引力,必须办出学校的特色,培养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学有所用,走出一条具有农村义务教育特色的发展之路。正身为正心,正行、正人需先正心。正因为正心是做人之根基,是育人之目标,是现代公民之标识,所以我们博采贤智、审时度势,将“正心”作为特色化办学的核心理念。那么如何依托“正心”理念创办特色学校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塑造美好品德

教育是要讲环境的,环境是一位无声的老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成长确实有着不可低估的熏陶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学生栖居的精神乐园。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把打造学校文化的过程作为全校师生共同缔造精神追求的过程,把打造的过程作为全员参与的过程,与学校的价值追求结合在一起。我们的建设理念就是学校的任何工作都要做出育人的味道,有学生的地方就有教育。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涵盖了民主、科学、宽容、探索、承担、孝顺、经受挫折等多个领域。

室外的文化建设内容是:品格教育之98个好习惯。建设的位置就是我们教学区的98块室外墙壁,文化建设的主体就是我们的师生。

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生设计版面的、描字的、保护的、配插图的各司其职,学生利用早晨、中午、自习课、美术课以及综合实践和学校课程的时间,一个半月的时间全部完成,文化建设的面积达到500多平方米。有学生提出想在新建的教室门前的甬路上踩个脚印,留下个足迹,我们马上组织全校学生每人在上面踩一个脚印,摁上了小手印,小学生还把把甬路设计成彩色,自己设计好模具在甬路上印上美观防滑的图案。看到学生阳光灿烂的笑脸,我们也仿佛回到了童年,孩子们喜欢做的事情我们就尽量满足他们。

我们的书法美术室文化建设的理念就是:美在家乡,美在自然。以瑰丽永春、美哉永春和幽奇永春三个板块来体现这个理念。我们在操场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书法名家走廊,我们带领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国古代书法名家的魅力,身处永春感叹悠久的文化。我们把碑文字帖装裱在书法美术室的一面墙壁上,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毛笔字课,临摹书写的就是魏碑。我们带领部分学生考察我们学校附近的留安山、魁星岩、天下第一岩,除了文化遗迹众多之外,最奇特之处就是奇石林立,奇石之多、形态之奇天下罕见。我们的学生拍了大量的照片,回来后分类简介,把各种石头展现在书法美术室的另一面墙壁上。我们的学生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到有关部门查阅了网上查不到的资料,在书法美术室的另一面墙壁上建成了美哉永春板块,详细地介绍了大羽村等十几个景点。难得可贵的是他们理出了游览留安山的线路,现在在我们书法美术室通过翔实的图片就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留安山。而书法美术室所有的设计、装饰装修都是我们的学生完成的,没有一位校外人士参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你站在书法美术室,鉴赏美和欣赏美的同时,你感到更多的是震撼,你会油然而生一种身为桃城中心小学人的自豪感,一种心理心灵上的充实感,人生的底气十足。

“道德的分量有多重,留下的脚印就有多深。”校园文化建设使我们的学生处于自己亲手建设的浓厚的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中,对学生的浸润和对文化的促进交相辉映,塑造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彰显科研强校实力,开启智慧人生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高素质、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我校十分重视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现正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际,我校抢抓机遇,勇立潮头,抓好课堂教学的落实,在备课、上课等主要环节中,引导教师运用新的课程理念,踏踏实实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使新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在教学行动之中,我校有计划地开展了课堂教学过关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使全体教师告别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校内示范课、研究课和竞赛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开展听课、评课交流,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赢得了社会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教研组在教务处的安排部署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本学期请名师到我校上示范课一次,教师的视野得到了提升,专业素养得到了发展。

学校倡导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理念,在学校的领导下,成立了特色教师工作室领导小组,开始打造林丹艳、陈桂茹、章金珠三位教师的教学特色。通过上打磨课、示范课、研究课,提高了三位教师的教学技能,通过专业引领、带动其他教师一起提高,从而整体提高了我校的办学水平。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倡导新型师生关系,提出要依据新课程理念建立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一所学校要发展,专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到我们学校检查指导工作的人员都是专家,最起码在某一方面他们是专家。

三、探索小学课程建设,促进健康成长

“一切皆课程”是一种理念,也就是把学校的一切活动、一切作为全部作为课程来运作。在这个理念下即时编写简单实用的学校教材,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提炼提升他们,为形成丰富多彩又独具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积累素材打好基础。

我们全面落实国家、省、市课程方案的同时,非常重视研究开发根据永春山地域特点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我校师生自己编写了《品格教育之98个好习惯》、《走进桃城社区》、《我爱我的家园》等多本学校特色教材。

《品格教育之98个好习惯》由我们师生共同编写而成,我们室外文化建设的主题就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品格教育之98个好习惯》。我们通过小学生自主、自我管理,21天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老师、家长充分认识到学生在人生起步阶段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树立养成好习惯的具体目标,并付诸实践。其次,围绕着品格教育,展开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思索和质疑,进村进社区展开调研活动,把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到整个教学服务区,在此过程中,获得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不同体验,寻找和探索待人处事的方法,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建设上,我们会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革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国家课程的实施,只有以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营造的教育环境为基础,只有植根于学校自身为学生营造的学校课程环境之中,国家课程的“营养”才能更有活力,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正在探索形成适合我校发展的特色课程。另外,我们将小范围开始探索特殊天赋学生和问题学生所需要的课程开设需求。

潮平岸阔帆正劲,乘势开拓谱新篇!我将进一步加强“正心”理念的使用和管理,逐步依托“正心”理念,对这个理念的开发和实施进行系统规划,在学校管理的进程中,为学校管理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正心”理念孕育“内修品行、德术兼备”之人,创办有特色的学校。

论文作者:刘少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  ;  ;  ;  ;  ;  ;  ;  

依托“正心”理念,创办特色学校论文_刘少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