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预防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临床作用分析论文_李康

(江油903医院心内科 四川 绵阳 621700)

【摘要】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预防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其对预防患者心房颤动的作用。结果:研究组治疗以后心房颤动发生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发生几率,进而提升治疗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预防;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

【中图分类号】R541.4;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153-01

冠心病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长期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致使心肌功能发生障碍;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该病极易并发症心房颤动,最终危及到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1-2]。因此,选择一种切实有效的预防方法,对于预防心房结构的重构、改善心肌重塑、降低心房颤动尤为关键。本文主要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预防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临床价值,并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6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均31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58~79岁,中位值(63±3.51)岁;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为59~78岁,中位值(62±1.58)岁;研究组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两组在性别比、年龄等资料的比较上,P>0.05,可行进一步对比和研究。

1.2 纳入、排除标准

本研究的对象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研究均经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研究均无合并严重肺功能疾病者,无合并肾功能不全或症状性低血压患者,无合并入组前存在心房颤动患者,无合并恶性肿瘤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拜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托伐他汀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具体包括:依那普利、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口服治疗;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1.4 效果评定

对两组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随访期间,详细记录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同时,于随访结束之日,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其中,显效:治疗以后患者机体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且心功能分级为Ⅰ级;有效:治疗以后,患者机体症状、体征好转,且心功能分级为Ⅱ级;无效:治疗以后患者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3]。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差异显著时,方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对比两组随访期间心房颤动情况

经随访后发现,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心房颤动1例,占比3.23%;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心房颤动8例,占比25.81%;组间心房颤动发生率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研究组治疗以后的总有效率93.55%,与对照组的77.42%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n)

注:总有效=显效+有效。

3.讨论

心房颤动是冠心病心力衰竭最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该病极易导致患者临床症状的恶化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最终导致患者心功能、活动耐量下降,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的死亡[4]。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够有效预防心房及结构的重构,且该类药物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的重塑,进而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率及病死率[5]。本次研究中,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的研究组,其治疗以后心房颤动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的25.81%,P<0.05,由此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够有效减少心房颤动的复发,降低平滑肌增生因子表达,进而有效抑制心房的纤维化以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55%,优于对照组的77.42%,组间对比P<0.05,与陶以嘉等[6]研究结果相符,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够有效增强斑块稳定性,进而缓解心脏的负荷,提升治疗的疗效。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仅能够有效预防或降低心房颤动的几率,而且还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黎洁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新发房颤中的预防作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2):140-143.

[2]李平,李佑美.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血浆BNP影响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2):126-128.

[3]袁云成.生脉注射液联合舒血宁辅助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89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3):54-55.

[4]丁虹.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BNP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31):6445-6447.

[5]滑艳,翟公伟,郝思云,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及影响因素[J].海峡药学,2017,29(1):66-69.

[6]陶以嘉,施晶晶,徐大立(综述),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冠心病[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6,37(5):575-581.

论文作者:李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  ;  ;  ;  ;  ;  ;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预防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临床作用分析论文_李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