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高重鹏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高重鹏

(开江县严家乡初级中学 开江 636250)

在新课程不断落实和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开始侧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能够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初中物理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使他们动手探索实践的规律。本文就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较好地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更好地服务教学。

一、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可以说,这类特性和功能对物理教学过程是极其宝贵的,它能够从多个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的直观性可以有效地跨越视觉限,实现对教学的多角度考查,进而实现重难点教学。多媒体的动态性,实现对教学和过程的有效反馈,并对教学目标的重难点进行有效的突破。多媒体的交互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机会,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积极的学习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多媒体教学的针对性,使得因材施教和分层次的教学变得更加具有实效性。此外,多媒体教学承载大量的信息,多媒体信息容量的储存性能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节省课堂板书的时间,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课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是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最直接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运用课件,对学生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剌激,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缩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时间。

1.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认知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可适时引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资源,给枯燥的内容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脑、耳、口、手多种感官,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力平衡、回声测距、透镜成像等,对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很难接受也很难描绘清楚。以讲解力平衡为例,我们可用视频剪辑工具剪切一段杂技演员走钢丝的视频,引入课件中,同时用计算机播放儿童玩不倒翁的过程,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为什么钢丝上的演员不会摔下来、将不倒翁扳倒后为何又会自动立起来?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利用课件增大物理课堂信息

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经常在讲述某一问题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总是先用语言描述,然后再画一个示意图,结合示意图再进行讲解,以达到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描述。而物理教材中,有一些物理事实或物理过程,如理想状态、微观粒子的运动,若仅依靠传统教学手段来完成这些内容,教学效果势必将受到较大局限。在这样的条件下,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将所要传授的知识信息以多媒体形式向学生表达,使学生易于认同和理解。比如,在讲解“布朗运动”一课时,可用课件采用模拟的办法,用Flash制作许多微小物体无规则运动的动画效果,并用不同的颜色分别标示液体分子和布朗微粒,使学生形象地看到液体分子和微粒无规则的运动。

3.放大微小物体,增加直观性

电学实验的讲解中,连接电路是关键。作为初学者,他们对电路比较陌生。而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示范实验,由于距离问题,只有前排的学生可以看到,而后排的学生只是看热闹,因而照顾不到多数学生。久而久之,会造成实验秩序混乱,或是没有完成任务就下课了等现象,达不到教学的效果。采用多媒体的实物投影讲解,使每位学生都能够看清楚电路元件以及它们的连接方法,能够让学生看得认真,听得出神,既能够轻松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有效地掌握知识,增强实验技能。此外,在对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进行讲解时,因仪器本身较小,在示范时可见度较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可以让每位学生看到仪器的构造,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物理学习的信息。

4.使用课件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件能突破教材的重难点。物理有许多概念、定理、定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觉得难以理解和消化。如果利用多媒体方式呈现教学信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便可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例如传统教学中,教师做测量大气压强量值的托里托利演示实验时,由于无法改变教室里的大气压强,只能利用挂图讲解,学生往往一知半解,无法理解教学内容。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却可以方便地解决这一问题。以讲解活塞式抽水机工作原理为例,当活塞提起时,圆桶内形成了一个低压区,外面的大气压就将水压入桶内。这一动态过程实际上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并控制播放速度,掌握画面的可视性,以便讲解清楚。这样化难为易,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一目了然地掌握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5.使用课件加强学生的主体性

美国心理学家和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斯金纳认为: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对每一个问题有所反应,才能使学生的消极学习变成积极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要使学生的积极反应充分得到实现,必须使学生立即知道其反应是否正确,即给学生“及时确认”或“及时强化”时机。当一个操作反应为一个刺激紧随时,这个操作的力量就会明显提高。计算机的交互性就为学生的积极反应得到及时的确认和强化创造了条件,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地奋发向上,使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6.运用多媒体进行习题教学

物理的课后习题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抽象意义较浓。可以说物理习题的教学,有效地融合了探索性、动态化、发散性及个性化的特点。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解题思路是通过板书的形式获得的,因而速度较慢,导致课堂容量较小,不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的应用使得教师在备课时将例题和解题的步骤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中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物理习题中有很多都配备有图解,单纯的静态图示不能很好地展示物理过,物理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动画来成功展示。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不一定完全按照预先制作好的课件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为备不时之需,教师可先设计一些备用的知识,以超级链接或开新窗口的方式,放在教案后面备用,也可以利用白板或投影仪讲授。另外,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或与物理有关的新的科技发展,要及时修改或添加到教学课件中去,这样才能使物理教学更加有序,达到培养物理能力的目的。

论文作者:高重鹏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高重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