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田水利工程渠道的防渗技术及施工论文_朱道丽

郓城县水务局水库管理所 山东 菏泽 274700

摘要:在农业生产中,渠道水运起着重要作用,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在使用水利渠道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和后期养护的质量的影响,渠道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为了保证农田的顺利灌溉,做好水利渠道防渗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施工

前言

渠道渗漏是水利渠道工程经常遇见的问题,渠道渗漏和渠道垮塌,会造成破坏农田土质,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及水资源缺乏。为此,加强渠道防渗技术的推广和提升水资源利用有非常重要意义,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解决渠道防渗漏问题,同时维持土壤肥力,利用水利先进的专业技术方法提高渠道建设质量,确保农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1农田灌溉渠道防渗施工的必要性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性要素。我国目前农田灌溉的主要供水方式是渠道输水,在输水过程中渗漏问题突出。有数据显示我国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率不足我国灌溉引水总量的40%,其中渠道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是水资源无效损失的重要原因。调查研究发现:在一些沙土、黄土和石砾较多的农田环境中,传统渠道的渗漏损失高达输水量的50%~60%,由此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由于渠道的渗漏损失,水资源短缺与农田灌溉用水增加的矛盾更加突出,缺水导致的农作物减产、歉收屡见不鲜。面对这一现实,农业水利建设确立了以渠道防渗为重点的节水措施。强化了农田灌溉渠道的防渗施工最大限度地减少渠道的渗漏水量,降低灌溉成本,提高了渠道供水量,增加了农田的产值,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大大提高,保证了整个地区的粮食供应安全。

2加强农田水利灌溉渠防渗工艺分析

2.1 农田灌溉渠道的土料防渗

农田灌溉过程中,其渠床的土质主要是沙土和一些黄土,往往有着相对严重的渗漏现象,进而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对农产品的生长同样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按照防渗规定利用试验进行土料防渗层厚度(具体如表1所示)的确定。而土料防渗技术具有方便实用、简单防渗、就地取材等优势,在土料防渗的过程中,就要做好黄土夯实防渗、灰土护面防渗以及草泥护面防渗。对于黄土夯实防渗过程中,尽可能的将土壤密实度显著增加,并将渗漏减少,对土层进行分层挖松处理,并做好封层夯实。灰土护面防渗的过程中,就要保证石灰和土的混合比例为1:5,并借助于碳化胶结的作用,保证有着较好的灰土强度,进行一个月以上的养护,养护过程中,对水流速进行合理的控制,并避免护面塌陷现象的发生,保证有着较好的耐久性。草泥护面的过程中,就要合理的制作防渗护面,将土料在施工渠槽内进行堆放,并进行浸泡,将砸碎的草料加入,保证有着充分的拌合,之后进行堆放发酵,定期的进行翻动,并在清理好的渠床上进行涂抹,避免裂缝的发生。

表1土料防渗层厚度表

2.2 农田灌溉渠道的混泥土衬砌防渗

混凝土衬砌防渗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农田渠道防渗技术措施,具有输水能力大、防渗抗冲刷效果好、使用周期长、便于管理维护等优点,因其不受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的制约而被广泛使用,混凝土防渗一般分为现浇和预制两种,现浇型的混凝土防渗对时间掌握比较严格,要求及时地收面和定期的养护。预制型的则对前期的准备工作要求严格,对预制的强度设计、安放技术、缝隙处理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2.3 农田灌溉渠道的石料衬砌防渗

在石料来源充足,且有抗冲刷、抗冻要求的地区,可以采用石料衬砌防渗。石料衬砌包括干砌块石、干砌卵石、浆砌块石、浆砌卵石等多种形式。这种防渗方式的优点是施工技术简单,取材方便,抗冲刷强度大,抗冰冻效果好。施工防渗结构可采用挡土墙式、护面式或挂淤护面式,砌石厚度在15~20厘米。施工时先清理平整渠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渠坡倾角,以碎石做垫层,然后干砌或浆砌块石、卵石,顺序是先渠底后渠坡。干砌块石、卵石完成后以碎石、粘土填充缝隙,浆砌块石、卵石后注意洒水养护。

2.4 农田灌溉渠道的膜料防渗

膜料埋铺防渗是一种新型高效防渗方式,其内涵就是将塑料薄膜、沥青玻璃纤维布油毡或其他复合类膜料埋铺于渠床之下作防渗层,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薄膜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防渗膜料。施工时先将渠道基槽开挖整平,对基槽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然后将膜料平贴渠基由渠道一岸向另一岸铺设,每隔2~5m给膜料适当留出小褶,膜料接口用防水胶粘接,待膜料铺设完毕用压实法或浸水泡实法填埋。

2.5 农田灌溉渠道的沥青混泥土防渗

沥青混凝土衬砌防渗是对现浇式混凝土衬砌防渗的改良,不仅具有混凝土衬砌防渗的诸多优点,而且使用寿命更长,防渗效果更佳。除此外还有埋藏式沥青薄膜和沥青席两种沥青材质的保护层,沥青混凝土是经过高温碾压后的材料,其在稳定性、耐久性上有着卓越的实力,适用于大规模的防渗工程建设。

3 渠道防渗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在不断的总结经验和学习中渠道防渗技术水平提升迅速,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相对比国际上水利工程先进的国家,我国水利渠道防渗施工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工程项目资金断链等。我国现有防渗技术的防冻胀性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因而在材料和技术研发中应当将该问题作为重点研究内容。另外国际上的渠道防渗施工已经逐步向着机械化、大范围化方向发展,专业的施工机械不但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投入,而且进一步提升了渠道的防渗性能。基于此,在未来渠道防渗技术的发展中,我国应当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令防渗技术向着现代化的专业标准方向发展。管道输水代替明渠输水。管道输水灌溉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输水形式,主要由管道、给水、计量、安全等装置构成,相对于明渠输水防渗技术,水资源利用效率更高。但是该技术涉及工程参数较多,且施工过程、使用技术繁杂,目施工成本高,因而还需要进一步予以完善。

结束语

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渠道防渗施工中,不同的防渗方法往往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因此农田灌溉渠道防渗的过程中,更要立足于当前,在原有的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过程中合理的选择防渗方法,做好农田灌溉渠道的全面防渗,进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健康和谐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燕.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措施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10):80 -82

[2]卞学昌.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灌排沟渠施工关键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5)

论文作者:朱道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8

标签:;  ;  ;  ;  ;  ;  ;  ;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渠道的防渗技术及施工论文_朱道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