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全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赖远全,黄春(通讯作者),伍世轰

研究性学习在全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赖远全,黄春(通讯作者),伍世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广西南宁 530011)【摘 要】目的:探究全科医学教学中采取研究性学习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我院实习医师、住院规培医师及全科转岗培训医师总计4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观察组采取研究性学习培训,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教学总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86.0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科医学教学中,采取研究性学习干预,可有效提升学生整体成绩,提高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全科医学;教学;应用分析【中图分类号】R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7-0316-02Application of Research Learning in General Practice Teaching【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quiry learning in general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A total of 400 interns, resident trainers and general practitione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7 to 2018.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0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each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esearch-based learning training, and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ul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 < 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00%, higher than 86.00%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Research-based learning intervention in general practice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overall performance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Research-based learning; General practice; Teaching; Applied analysis
全科医学作为一门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及通科医疗成功经验作为基础,所产生一门具有独特价值观、方法论综合性临床医学学科。现阶段主要对社区内常见健康问题并予以综合性解决[1]。常常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特点,全科医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观念培养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培训,对其不单单停留在理论讲授层次,因此,对上述课程教学及全科医学生培训显得尤为重要[2]。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课程模式,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利用创设问题情境,借鉴科学研究基本方式,引导学生在研究期间主动获取相关知识,培养智力及能力,让学生主动收集并分析信息,感受及体验相关知识在现实应用学习过程[3]。文章就全科医学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实际情况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我院实习医师、住院规培医师及全科转岗培训医师总计4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0例,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②年龄≥18周岁;③未接受过研究性学习相关系统培训。排除标准:①中途停止学习及退出本次研究者;②不愿参与本次研究者。对照组中男124例,女76例,年龄22~28岁,平均(25.6±1.5)岁,观察组中男122例,女78例,年龄23~29岁,平均(26.1±1.9)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1.2 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培训期间由带教老师讲授相关知识,并结合临床病例及相关检查,教师详细讲解疾病相关诊断及后续治疗措施,当每一章节授课完毕后,此时教师可及时将所学相关知识点总结及归纳。观察组采取研究性学习,具体如下:①确定科研课题:明确相关研究方向及具体研究目标,并制定相关科研计划并制定相关技术路线,上述过程开展作为科研课题确立过程。如呼吸内科疾病中,常见几类用药情况与疾病改善之间联系,观察上述用药对病情改善状况。并初步对课题研究可行性加以论证,通过不断评估试验所需人员、材料等,在原有课题研究上不断修正,并提出合理解决措施。②知识准备:提出相关课题研究时,仍需了解疾病、药物相关知识,可通过互联网及数据库信息使用及指导,对临床好发几类疾病数据库应用情况,利于学生对前言信息及自身实际情况整合,学生利用互联网开展研究性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可提高自身研究性学习。③提出问题:利用互联网及数据库收集相关资料及信息期间,学生们依据自身理解及收集信息统计并写出研究领域内相关研究现状,在上述原有基础上及科研研究热点上,进一步结合自身研究内容,理出自己的研究方向。提高学生对全科医学内容了解程度,利于学生结合临床实际。④对所提出问题综合分析,拟定明确研究方向及目标,并对解决问题方法及手段开展可行性分析,进而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从以下几点开展,包括是否具备足够经费、是否掌握解决问题所需试验技术及整个试验方案是否可行。⑤研究性学习研究过程完毕后,学生总结对学习研究过程,并得出结论。研究报告撰写一定程度上作为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成果督促。并将研究性学习及研究结果总结成论文,对学生科研表达能力加以锻炼,且整体论文质量、效率显著提升,可保证学术质量,调查学生积极性,作为毕业必要条件。1.3 观察指标对两组理论成绩及实践成绩进行比较,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学生成绩理想。并对两组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采取自拟满意度评价量表,总分100分:分为满意:分值80~100分,一般:分值60~79分,不满意:<60分,(满意+一般)/例数×100%=总满意度。1.4 统计学处理研究开展中,数据计算采取软件为SPSS19.0,检验结果表法形式为“X2”、“t”,计数资料,采取“%”表示、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两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比较观察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1两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比较(n=200,分) 组别 理论成绩 实践成绩 观察组 95.56±6.45 94.56±5.45 对照组 85.12±5.45 83.58±5.11 t 17.485 20.785 P 0.000 0.000 2.2两组教学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教学总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86.0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表2 两组教学满意度评分比较(n=200,例) 组别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145 47 8 29(96.00) 对照组 122 50 28 24(86.00) X2 - - - 6.105 P - - - 0.013 3 讨论研究性学习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布鲁纳、施瓦布等人所提出一类学习思想,成为近代世界教育界所研究热点问题,美国研究性学习开展中,侧重点注重“问题为中心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主张学生自身利用具体问题项目,通过亲身实践及创造性分析思考[4]。随着近些年来国内教学改革事业不断发展,研究性学习成为各个高校应用主要内容,部分高校对研究性学习实践模式积极开展探索,如清华大学作为全国率先试点,开设一种崭新课程形式-新生研讨课,将研究性教学理念很好体验,成为清华大学改革亮点[5]。文章研究表明,通过对全科医学教学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结果得出,理论成绩、实践成绩显著提升,与对照组比较,P<0.05。传统教学模式应用上,在掌握知识技能上具有独特功能,难以顺应21世纪高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需求。随着国内城乡居民对全科医师需求量剧增,如何提高全科医师整体素质水平成为目前解决重要问题。马志禹,陈风雷,张金龙等[6]研究指出,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中探索,依据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带教老师查阅相关临床病例资料并进行撰写,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研究小组,学生自身熟悉病案以及病案案例中所设置问题,通过网络以及书籍查阅相关资料,教师通过相关讲解并由学生总结及发言,结果得出,相比较传统教学模式,采取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整体成绩提升显著偏高。上述研究进一步得出,通过对患者开展研究性学习,可培养学生自主独立思考能力,显著提升教学质量。文章表2得出,通过对全科医学教学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显著提升,与对照组比较,P<0.05。进一步得出,通过研究性学习模式开展,学生接受知识期间与教师之间互动增多,全科医学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提高对知识掌握程度,具有教学效果好、可操作性、学生乐于接受且易于推广优势[7]。综上所述,全科医学教学中,采取研究性学习干预,可有效提升学生整体成绩,提高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郑翔,毕文杰.通识教育在促进医学院校学生研究性学习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8):133-136.[2]赵琪,孙红,孙艳梅等.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构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1):135-138.[3]郑志祥,闫乾顺,李江等.利用学术搜索引擎及学术论坛提高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效率[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32(1):49-53.[4]严紫艳,梁玉凤,刘奔波等.临床医学类学生对卫生学课程认知情况及教学满意度调查[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39(4):594-598.[5]杨艳妮,王郡婕,李金霞等.医学院校"医用物理"研究性教学模式实践[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4):616-617.[6]马志禹,陈风雷,张金龙等.研究性教学方法在比较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4):233-234.[7]洪素丽,王以薇.医学院校在临床教学中融入科学研究性思维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9):145-146,147.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 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2016C54)

论文作者:赖远全,黄春(通讯作者),伍世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研究性学习在全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赖远全,黄春(通讯作者),伍世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