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技术始终是第一生产力,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配电网方面,由于人们对配电网运行安全和效率的需求越来越高,使得配电网智能化成为新形势下配电网规划的新需求。在无数学者不断的研究下,智能配电网技术问世,在解决配电网存在问题的同时逐步带领电力行业稳步发展,使得供电效率和安全性都大为上升。而且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随着研究的深入,必然会进一步在电力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技术;配电网规划;应用
一、智能配电网概述
1.1智能配电网的内涵
智能配电网充分应用了现阶段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安置配电网终端设备,有效形成了可视化的配电网管理形式。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为现阶段配电网的良好运行提供有效保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更为注意鼓励电力用户全面参与到电力监督工作之中,这样能够及时发现配电网运行中的问题,从而积极采用有效方式加以改进,促进配电网的良好运行。从本质方面来说,智能配电网,拥有较多方面的技术,综合性较强,同时自愈能力较强,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供电能力更强,安全性能更高。同时智能配电网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在终端设备方面、管理工作更加趋向于可视化。这种运行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同时还能够保障电力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为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水平,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针对智能配电网的日常运转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能够直接面对用户,在和用户的互动过程中,不断改进自身的问题,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1.2配电网现阶段的运行管理情况
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末端位置,能够直接面向用户,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运行管理手段,从而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们的用电需求,逐渐增强电能的总体质量,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目标的良好实现。配电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同时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现阶段配电网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滞后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这样所能够提供的电能无法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2)电能损耗较大的问题始终存在于当前配电网的运行管理之中,过大的电能损耗将会容易导致出现停电问题。(3)配电网自动化的程度远远低于输电网,会对配电网的整体供电质量产生不利影响。(4)智能配电网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管理层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体现在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方面存在的差异。经济发达区域和落后地区之间,智能配电网建设的安排,不够合理、不够科学,这就会影响到当地用户的体验。同时,智能配电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自动化的程度不够高,影响到了供电质量和效率。由于管理智能配电网的手段和制度不够科学,加大了电能损耗,不利于用户自身的日常生活,同时还容易产生电力能源的浪费问题。
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有一定正面作用。智能配电网技术,在现阶段配电网的应用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效果。
二、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2.1智能自动化技术
随着配电网规划的不断发展,智能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配电网实际运行中,智能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实现了对配网自动化规划方案内容的有效规范,并带动相关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充分发挥智能调度信息一体化功能,构建相应的配电自动化主站,且形成主站、子站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继而便于系统操作人员开展相应操作行为。此外,智能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也逐渐实现了智能预警运行模式,继而促使操作人员可通过监测信息的观察及时发现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故障问题,最终将故障损失降至最低。
2.2参数量测技术
参数量测技术也是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应用中的表现形式,同时,参数两侧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也逐渐实现了数据向数据信息的转换,继而在此基础上便于相关技术人员在对系统进行操控的过程中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全面掌控评估电网运行现状,最终避免配电网规划过程中呈现出的用户窃电行为,同时达到精准化的电费评估效果。此外,在传统配电网规划中电磁表计的应用已经无法满足智能配电网发展需求,因而在此背景下应强调对参数量测技术的应用,从而达成电力部门与用户间的双向沟通,缓解传统配电网规划中凸显出的高峰电费费率计算问题,达到最佳的费率计算状态。另外,参数量测技术的应用亦可及时告知用户费率政策改革信息,满足用户服务需求。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配电网规划中强调对参数量测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因而应提高对其的关注度。
2.3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
近年来,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配电网规划中,而其技术的应用源自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的合理应用为用户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条件,即通过在用户周围安置分布式发电的方式促使用户可利用用户端平台对系统运行方式进行操控,最终达到配电网平衡调节的目标。此外,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分布式发电可被划分为太阳能、生物质能及海洋能等几种类型,其缓解了传统配电网技术层面的问题,且实现了不消耗化石燃料发电过程。同时,并网方式较为灵活也是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凸显出的优势。为此,应强化对其的合理运用。另外,在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分布式能源发电电源控制保护、监控、测量一体化技术得以实现。为此,强化对其的运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配电网运行稳定性,并就此解决能源消耗问题。
2.4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
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电网技术规范》中强调了运用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的重要性,因而在此基础上,当代政府在实施配电网规划过程中将其融入到其中,并对其展开大力推广行为,争取到2018年将电动汽车数量提升至400万辆。在配电网规划中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设备其可实现削峰填谷的配电网运行目标。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度,达到最佳的智能配电网运行状态。此外,在此背景下为了提升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对电动汽车交换电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应安装滤波设备,继而缓解配电网运行中凸显出的电能质量问题,为用户营造高质量的用电环境。
三、结语
时代在发展,我们也应该跟上它前进的脚步,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智能配电网技术无疑就是当下创新发展的一个较好的例子,但是在发展的初期总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我们应该加强对智能配电网技术的探求,提高智能网规划管理的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
参考文献:
[1]何开元.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需求和场景分析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12(2):287-293.
[2]汪海蛟.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15(4):8-16.
[3]王少荣.SimpliciTI无线自组网在配电网智能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24(7):83-87.
[4]史磊.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在配电网规划管理中的应用[J].华东电力,2012,24(5):851-853.
论文作者:李武辉1,孙照焜2,刘永斌3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配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用户论文; 分布式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