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香港未来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因素_转口贸易论文

未来影响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国际贸易论文,地位论文,因素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香港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

香港的客观条件决定了对外贸易是香港经济的生命线。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港口条件和有限的自然资源、狭小的都市空间,使得香港在开埠之初就已确定了贸易都市的发展道路。贸易是香港现代经济的重要基础,不能想象一个贸易业萎缩的香港,会有繁荣稳定的经济发展。

早在六、七十年代,香港就已经发展成为远东国际贸易中心,现在是世界十大贸易区之一。1994年,香港对外贸易总额3103.5 亿美元〔1〕,在世界排名第8位〔2〕。1994年香港贸易额占香港国内生产总值的237%〔3〕,人均贸易总值约为5.2万美元。1994 年香港就业人口中均有23%直接从事进出口贸易〔4〕,在各行业机构中有36 %为进出口贸易机构〔5〕。

香港经济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之高是各国少见的。因此,要维持香港经济的繁荣与稳定,要维持香港国际经济中心的地位,重要的一点是维持香港对外贸易的兴旺与发达。

二、香港对外贸易的特点〔6〕

香港对外贸易由三部分组成,即进口、出口和转口。

进口在香港占有重要地位,全港600 万人口和各类工业的需要几乎全靠进口供应。1994年,消费品进口占进口总额41%(5147.76 亿港元),原料及半制成品进口占34%(4306.58亿港元), 机器及生产设备进口占18%(2295.83亿港元),食品进口占4%(533.38亿港元)。

出口以本港加工制造业产品为基础,主要是轻纺产品,其中又以成衣和纺织品比重最大。1994年,成衣出口总值732.22亿港元,占当地产品出口总额33%,其次为电动机械、仪器和用具(11%)、杂项类制成品(9%)、办公机器类(8%)、摄影器材设备、光学器材、钟表类(7%)、纺织品(7%)、电讯、录音及音响仪器设备(5%)。

转口贸易是香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香港外贸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方面。香港外贸由转口贸易起家,至今转口贸易仍在整个外贸中占有重要份额。1994年,香港转口贸易总额9479.21 亿港元,是本地产品出口总额的4倍, 占香港出口总值(港产出口加转口出口)的81%。

香港的传统市场是欧、美,1994年香港产品的43%销往欧美,其中最大的市场在美国,1994年占香港产品出口的27.7%,转口贸易的22.2%。第二大市场为中国内地,约占香港产品出口的27.5%,转口的33.4%。其他重要市场还有德国、日本、新加坡、英国等。

香港的进口来源地主要是中国内地(37.6%)、日本(15.6%)以及美国、新加坡、韩国等。

近年来,台湾与香港贸易发展很快,1994年已占香港进口的第3 位,出口的第7位,转口的第6位。

从香港贸易的三个部分看,中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这种局面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

香港贸易的特点可归结为:

①贸易依存度高,对外依赖性大;

②市场、商品相对集中;

③转口贸易比重大,地位特殊。

三、影响香港对外贸易的因素

影响香港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来自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

由于香港对外贸易所具有的特点,它极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和主要贸易伙伴经济状况和贸易政策的影响。香港贸易发展史上几次大起大落都与此有关。例如朝鲜战争、中国的改革开放等,都对香港对外贸易产生较大影响。

表1—4是香港贸易增长与世界经济贸易和中国经济贸易增长的比较。

表1 香港贸易增长与世界GDP增长比较

资料来源①IMP:World Economics Out look 1995—5

②香港统计处:Hong kong External Trade 1995—1

③据《香港经济年鉴》1990年计算

表2 香港贸易增长与世界贸易增长比较

资料来源:①IMP:World Economics Out look 1995—5

②香港统计处:Hongkong External Trade 1995—1

③《香港经济年鉴》1990年

表3 香港贸易增长与内地GNP增长比较

资料来源①《中国经济年鉴》1993年1994年,1993 1994年为GDP数

②《香港对外贸易》1995—1

③《香港经济年鉴》1990

表4 香港贸易增长与内地贸易增长比较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内地贸易 11.9 24.4 8.6

3.4

17.5 22.0 18.2 21.9

香港贸易 36.8 41.4 14.3 13.2

20.5 21.7 12.7 14.2

资料来源:同3

通过对四组数字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香港贸易受世界经贸形势影响,但在时间上并不同步。例如90年代初,世界经济增长缓慢,1991年仅为1.3%,1992年为2%,同期香港对外贸易却有高速增长,分别达到20.5%、21.7%。这种情况也反映在香港外贸与世界贸易增长比较中。

第二,香港外贸受中国内地经贸形势影响,其影响度要超过世界经贸形势的影响,这点从表3、表4的数字对比中可以看出。中国经济自成体系,与世界经济循环周期有所不同,中国的GNP在90年代连续高幅增长,香港贸易增长曲线更接近于中国GNP与贸易增长, 说明香港贸易增长受中国经贸形势影响要大于受世界经贸形势影响。

仅以1991年的情况作为例证〔7〕。1991 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缓慢,香港贸易之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得以大发展,主要得益于与内地的贸易往来。1991年,两地贸易比上年增长21.2%,超过内地外贸增长速度。当年两地贸易额占内地外贸总额的36.6%,占香港外贸总额的32.4%,互为最大贸易伙伴。1991年两地贸易发展迅速,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转口贸易增长很快。1991年内地经港转口海外的贸易值比上年增长38.2%:海外经香港转入内地的贸易值比上年增长31.3%,其中主要原因是香港制造业大量内移,与投资有关的贸易、与来料加工装配以及香港外贸加工业务有关的进出口额不断上升;二是海峡两岸通过香港进行的间接贸易迅猛增长(1991年比上年增长43%)。

第二,内地对香港产品的进口增长显著,内地成为当年香港产品出口市场中增幅最大的市场,在香港产品出口市场比重中占23.5%,仅次于美国的27.2%。

除了中国市场状况对香港外贸有重要影响外,几个主要贸易伙伴也对香港外贸发生重要作用。

表5 香港出口增长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长比较

表6 香港进口增长与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长比较

资料来源:①《香港对外贸易》1995—1

②《IMF World Economics Out look》1995—5

③《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

表5、6是香港与其几个主要贸易伙伴在进出口贸易上的对比,虽然我们从中找不出两条完全相同的增长曲线,但是仍然可以看出它们之间重要的相关关系。尽管香港的市场和商品比较集中,但是它毕竟是发达的国际贸易都市,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有贸易往来,加之香港商人开拓市场、善于应变的能力,所以某个主要市场的变化并不一定对香港贸易发生绝对影响。

但是表4两组数字所显示的两条增长曲线是基本同步的, 再次说明,在影响香港外贸增长的因素中,中国内地因素是首位的。下面再提供几组数字以支持这个论点。

表7 香港出口增长与世界GNP贸易增长比较

资料来源:①IMF:World Economics Out look 1995—5

②香港统计处《香港对外贸易》1995—1

③根据《香港经济年鉴》1990年计算

表8 香港出口增长与内地GNP、贸易增长比较

资料来源:①《中国经济年鉴》1993年、1994年,1993、1994 年为GDP数

②香港统计处《香港对外贸易》1995—1

③根据《香港经济年鉴》1990年计算

从表7、8中看出,香港本地出口的增长与世界GDP 和贸易额的增长关系比较密切。而转口的增长则主要追随中国经贸增长。

表9 香港转口贸易在香港总出口中所占比例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本地出口51.6 44.1 39.3 35.3 30.2 25.3 21.3 19.0

转口48.4 55.9 60.7 64.7 69.8 74.7 78.7 81.0

表9是1987年以来香港转口贸易的发展变化。毫无疑问,1987 年以来香港的转口贸易是直线上升的,从占总出口的48.4%增至1994年的81%。转口贸易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内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香港制造业大规模内迁。由于内地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状态,使其在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依靠香港的条件,尽快与世界扩大联系,而世界各国在进入一个完全不同体制的国家时,也需要借助香港以减少风险。加之港商投资内地又多是采取前店后厂的形式,因而共同促成了香港转口贸易的发展。据香港贸发局资料,1994年,占香港总出口81%的转口贸易(1215亿美元)中有92%(1113亿美元)与中国大陆有关。这两个数字很能说明中国大陆在香港的出口和整个对外贸易中占有何种地位。中国经贸形势是影响香港贸易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香港外贸发展除了受外部市场的影响外,另一重要影响来自在内部。香港产品出口已连续两年(1993—1994)出现负增长,主要是香港制造业结构性问题造成的。原来拥有市场的香港产品为保持市场,增强竞争力,大量迁往内地,使原来的香港产品出口变为转口,或中国内地出口,而香港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新兴产业的出现都需要一个过程,于是出现香港产品出口萎缩。今后香港产品出口如何发展,主要取决于香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结果。

四、香港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

在假定香港的客观贸易条件下自由贸易政策不变的前提下,香港贸易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

①国际经济贸易形势;

②中国经济贸易形势;

③主要贸易伙伴市场状况;

④香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世界银行在《1995年全球经济前景及发展中国家》报告中认为,未来10年里,工业化国家经济将稳定复苏。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望取得实质性进展,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将越来越快。报告还认为在今后10年里,世界贸易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只要贸易自由化继续发展,世界商品贸易可望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从而成为自60 年代以来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

如果未来10年世界经贸形势正如世界银行所预测的那样,则对于香港外贸发展是极其有利的,在与其他国家所面对相同外部环境的情况下,香港即位于经济发展活跃的东亚地区,又具有迎接机遇与挑战的能力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香港贸易将有一个良好的前景。香港除中国之外的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均为工业发达国家,在未来10年间,他们的经济将会稳定发展,虽然他们的市场状况会有周期性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会从根本上影响香港的对外贸易。

中国的经济贸易形势对香港贸易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展示了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经济远景。中国经济发展为香港贸易提供了大量机会。1997年正处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峰期,“回归”使两地成为一国,在“一国”条件下,香港与大陆通商应该获得更多的便利。中国是个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大国,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经济发展,都有一个艰难的过程,香港作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其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被替代。随着两地经济相互参与加深,两地贸易仍会持续快速发展,在中国大陆对外贸易条件真正成熟起来之前,在两地新的国际分工形成之前,香港转口贸易也将继续保持繁荣。

从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看,中国大陆在保持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地位上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看到,这种作用只存在于一栋屁的历史时期。香港对大陆的过度依赖,可能会导致香港对外贸易后劲不足。当年青的中国成长起来,香港会逐渐“老去”。

多年以来,香港进出口贸易经常出现逆差,进入90年代以来,更是连续逆差,这种情况反映了香港经济的结构性问题。香港进口需求很大,而香港产品出口1993、1994连续两年负增长,在总出口比例中不断下降。转口贸易尽管表现出色,但仍然难以扭转逆差的大趋势。当香港制造业还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转口贸易又主要依靠大陆的情况下,香港出口业没有近忧,也有远虑,未来长远发展不容乐观。进口刚性相对出口萎缩,只有依靠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服务贸易来解决。未来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传统含义恐怕要改变。

五、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排除香港客观条件和政策因素,影响香港未来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最主要因素是:

1.中国大陆经济贸易发展状况,香港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

2.香港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升级的状况。

未来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变化是:

1.香港具有发展国际贸易的优越客观条件(地理位置、港口码头、交通运输、信息、通讯、服务等)和自由贸易制度,将会继续保持远东国际贸易中心地位,贸易仍然是香港经济重要支柱之一;

2.未来香港出口业发展将逐渐减缓,商品贸易相对萎缩;

3.服务贸易将会加速发展,前景广阔,并因此而更新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内涵。

标签:;  ;  ;  ;  

影响香港未来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因素_转口贸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