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技术在上肢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袁莺儿

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技术在上肢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袁莺儿

(浙江省桐庐县中医院 浙江 杭州 311500)

【摘 要】目的:分析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技术在上肢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记录疼痛分数、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经济费用和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济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技术在上肢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治疗优良率,促进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和减轻患者疼痛感,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熏洗;穴位按摩技术;上肢骨折;围手术期;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406-02

上肢骨折后,应尽量在短时间内治疗,因为随着时间延长,骨折断端错位出现愈合,很难再实现复位,西医常规疗法一般包括开放复位和钢板内固定,但是容易产生疼痛、关节炎等并发症,同时手术过程将骨膜剥离,会对骨折愈合产生较大的影响,还容易出现周围血管神经损伤和大出血[1]、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在围手术期间需要加强护理干预,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基于此,本文就我院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技术在上肢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为(39.49±1.33)岁;体重50-83kg,平均体重(62.53±12.65)kg;病发时间:0.3-5.8h,平均病发时间为(1.86±0.51)h。其中交通意外、跌伤、高处坠落和砸伤的患者分别有15例、9例、4例、2例。文化程度:大专1例、高中5例、初中9例、小学15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为(41.79±1.21)岁;体重50kg-84kg,平均体重(62.84±12.33)kg;病发时间:0.3-5.6h,平均病发时间为(1.58±0.62)h。其中交通意外、跌伤、高处坠落和砸伤的患者分别有16例、10例、3例、1例。文化程度:大专1例、高中4例、初中10例、小学15例。

两组患者对比一般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故本次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患者骨折情况,选择适当内固定材料进行内固定治疗。

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①前护理:患者入院后要对其生理情况和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并对进行常规检查、血气分析、心脏超声、肺功能等的检测,维持各项基本生命指标在正常范围之内,做好术前准备。②术中监护。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其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等,并对患者的神志变化、患肢循环状态等,根据患者术中的出血情况,给予红细胞悬液输注,做到少量多次。③术后护理。做好手术切口护理,观察患者的切口渗血、渗液情况,以及切口内活动性出血情况,防止造成术后失血性休克的情况。术后要求患肢抬高保持功能位,注意观察肢端温度、颜色和肿胀的情况,避免患肢发生过度屈曲和伸直、外旋、内收的情况。定期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咳痰,并做口腔清洁,同时做好皮肤清洁与护理,定期翻身,防止出现褥疮、压疮。④康复训练。分为中期、中期和后期康复训练。其中早期康复主要是肌收缩训练,先整体用力收缩上肢肌肉然后再放松;中期除了常规肌肉锻炼,逐渐进行单一关节屈伸训练、多关节协同训练。后期可以鼓励患者开始进行肩部抗阻训练和力量训练[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技术。①中药熏洗。手术前、术后中药熏洗足部,术后解除外固定后等患者伤口愈合,避开手术切口,用以下中药方剂进行熏洗治疗。中药采用上肢损伤洗方,骨科外洗1方等,宽筋藤30g,钩藤30g,金银花藤30g,王不留行30g,刘寄奴15g,防风15g,大黄15g,荆芥10g,将上述药物和100克米醋、200毫升清水一起浸泡7个小时,先用武火煮开后用文火煮20分钟,去渣取液,药渣加入2000毫升清水再次煎煮成20毫升,去渣取液,两次药液混合倒进盆中进行熏洗,患肢关节置于药液上方15厘米处,待药液温度下降到45摄氏度左右时用纱布蘸取药液进行患肢关节热敷,每次四十分钟,每天两次,一个疗程为十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②穴位按摩技术。患者取仰卧位,对其曲池、合谷、内关穴和尺泽穴等上肢穴位进行按揉和点穴,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度,用拇指和掌心按揉,产生局部温热感。每天按摩二十分钟,每天两次,一个疗程为十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疗效评价标准[4]

根据以下评价标准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若X线检查显示完全复位,且伤口完全愈合,为治愈;患者X线检查显示复位良好,伤口愈合度高,为有效;复位不佳或未复位,且伤口愈合差,为无效。

疼痛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满分均为10分,得分越低则患者的疼痛度越低[5]。

1.4统计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优良率对比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8.0%、对照组为7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优良差治疗优良率

观察组(30)1514129(96.7)

对照组(30)1210822(73.3)

2.2疼痛分数、经济费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疼痛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济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疼痛分数、经济费用、愈合时间的对比分析()

组别例数疼痛分数经济费用愈合时间(周)住院时间(d)

对照组304.52±1.311548.73±122.126.96±5.3116±1.32

观察组302.03±0.021013.32±130.983.63±4.1213.2±1.01

2.3术后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组别感染红肿关节功能障碍和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

观察组(30)0112(6.6)

对照组(30)2316(20.0)

3 讨论

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而交通事故中上肢骨折为重要组成部分[6]。另外,从高处坠落或摔伤等也会造成上肢骨折。在临床上,上肢骨折主要采用内固定和手术方法治疗,但术后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需要在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患肢的愈合,恢复上肢正常功能[7]。

为了探讨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技术在上肢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相关病例进行了研究。中药熏洗和纱布热敷中所用药物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作用。中医认为骨折属痹证,血行瘀滞,不通则痛。我院遵循古方研制的熏洗方剂使患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药物经熏蒸作用于患肢关节处后,其挥发性成分经皮肤吸收,局部可保持较高的浓度,能长时间发挥作用,对改善血管的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产物排泄,促进炎性致痛因子吸收,提高机体防御及免疫能力、促进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8]。而穴位按摩技术则取上肢康复训练常用穴位曲池穴、合谷穴、内关穴和尺泽穴进行按揉点穴治疗,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保健按摩,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其手法渗透力强,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延年益寿之功效。

本研究比较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和加用中药熏洗、穴位按摩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可见,经熏洗和按摩护理的患者治疗优良率更高,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6.7%、对照组为73.3%;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观察组为6.6%,对照组为20.0%;另外观察组疼痛程度低,经济费用更少,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优越性显著。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技术在上肢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治疗优良率,促进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和减轻患者疼痛感,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道磊,胡志伟.中药熏洗应用于髌骨骨折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202-1202.D

[2]李佳,徐宁达.中药熏洗结合推拿促进足部骨折康复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34(12):153-154.

[3]王淑平,杨冰.中药熏洗治疗髌骨骨折术后80例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4):77.

[4]易小青,金艳霞,傅爱凤等.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8,23(6):18-19.

[5]赵铭,白翠兰.护理干预在减轻上肢骨折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26(7):68-70.

[6]郝敬红.临床舒适护理措施对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独立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2(9):2379-2381.

[7]范吟秋.个性化护理对上肢骨折夹板外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J].健康之路,2014,25(3):270-270.

[8]魏淑菊,王玫,周晓铭等.辨证施护中医护理理念在骨折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4(11):2993-2995.

论文作者:袁莺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  ;  ;  ;  ;  ;  ;  ;  

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技术在上肢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袁莺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