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的遗产(一)--16世纪威尼斯学派形成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成就_艺术论文

维纳斯的遗产(上)——论十六世纪威尼斯画派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功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纳斯论文,功绩论文,威尼斯论文,遗产论文,背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术史论

图2 乌尔比诺维纳斯 提香作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才辈出,是一个流金溢彩的时代,但在不同地区,由于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社会因素,他们的着力点和取得的成就也是不同的,而人们在谈到文艺复兴时期往往会更多地想起佛罗伦萨画派,而不是意大利其它地方的画派。似乎前者更为正宗,更能代表文艺复兴的成就,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盛衰分期也是以佛罗伦萨的表现来界定。然而,文艺复兴运动毕竟早已波及全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而且这场文艺复兴运动到底迄于何时,史学家们也并无定论。事实上,在达·芬奇等大师相继去世、佛罗伦萨画派日趋衰微的时候,同在意大利的威尼斯画派却还正处于方兴未艾之时,天时地利使威尼斯画家注定要成为未来艺术的开拓者,并且以他们的成功的实践,交给后来的艺术家们一把开启现代艺术大门的钥匙。

我在这篇文章里无意对当时意大利各艺术流派妄加褒贬,只是企图客观地回顾历史,找到一种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佛罗伦萨人相比较,威尼斯人在历史上又扮演着一个什么角色,从而还给威尼斯人一个应有的更加公正的地位。

16世纪的佛罗伦萨由一个经济比较繁荣的共和体制的城市转而成为集贵族大庄园主和银行家于一身的梅第奇家族的独裁统治;而教廷的腐败,引起民众普遍的信仰危机和愤怒,加上连年的战乱,佛罗伦萨面临着一个多事之秋的局面。这些动荡的因素,本来是不利于这个地区艺术普遍发展的,因为艺术的发展所必需的两大条件——繁荣和安定,这里已经不复存在。然而,这里却产生了像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还有一批像菩提切利这样伟大的艺术家。这应该归功于较早些时候佛罗伦萨具有一个宽松的政治和学术气氛、在人文学者中已经形成了自由思想的结果。一批天赋较高、文化素质超群的文艺家,不仅没有被这个漩涡所吞没,而且眼前的现象更促使他们有更多的思考。当然,这种思考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作为艺术家,他们所能做的也只能表示同情、愤怒和忧虑而已。而这些又恰恰是佛罗伦萨画派的风格特点,那是一种忧郁的带有宗教色彩的人道主义,使他们在谱写一曲世纪末的有如落日的壮丽诗篇时得到更多的灵感。

由于像达·芬奇这样一位全面的天才已经把佛罗伦萨画派所追求的典雅、高尚的绘画技法和精神表现推向了顶端,而蕴藏在米开朗基罗内心的愤怒和同情通过他极为风格化的表现手法在他的艺术领地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的实验。他的一系列作品,就像一声声丧钟,向人们证实旧时代死寂在道义上的必然。像这样的一种完美和震撼力就足以说明为什么佛罗伦萨画派之所以后继无人的理由了。于是,佛罗伦萨画派的终结,就像在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之后出现的死亡一样,这段光辉的历程也就成了历史。留下的问题是艺术走向何处?

就在这时,在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人却利用同样的人文主义的种子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孕育出了一批对今后美术史有决定影响的艺术家,像威尼斯画派的奠基人贝利尼兄弟、乔尔乔内、提香、丁托莱托、威罗内塞,他们就像菩提切利作品里的春之神一样地以他们特有的美丽、光彩的色彩和轻盈的步态进入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舞台。他们的出现就像人类文明的一缕新的曙光,透过中世纪的寒意射向艺术的花园。而威尼斯画派的成就不仅繁荣了威尼斯本土艺术,而且给整个意大利艺术带来了生机。虽说贝利尼兄弟是威尼斯较早有成就的画家,说他们是创始人则并不确切,因为除了他们以高超的绘画技法使威尼斯拥有自己值得骄傲的画家之外,他们的艺术,无论从风格、取材方面还是从绘画技法方面来说并没有对传统的中世纪艺术观念有明显的突破,更谈不上有什么新的艺术主张以显示其独特性,因而他们的成就也仅限于早期文艺复兴范畴。

真正形成威尼斯风格的却是时隔不久出现的两颗威尼斯巨星——英年早逝的乔尔乔内和长寿的巨匠提香。他们的成就首先在于改变了油画技法,如把画在木板底基上的油画改用画布,改良油画颜料的配方,在油彩里加上了某种比例的树脂,以使颜料具有可塑性,并且利用这种可塑的厚度加强画面质感的表现力。也正是他们利用不透明的颜料在画布上追求并且完成一种透明效果的画面,而不是像他们的老师和同时代的画家那样采用薄薄的油色渲染的方法。

图3 圣保罗三世肖像(局部) 提香作

在主题的选择和艺术风格方面,他们以世俗绘画先驱者的姿态出现在意大利的画坛。他们似乎急于向旧时代宣战,要驱散中世纪残留下来的最后的阴影,像乔尔乔内《酣睡的维纳斯》。我们姑且先不谈这件作品在绘画技法方面的卓越表现,仅从主题选择的角度来看,也是一件划时代的惊人之作。画面上的维纳斯已经不仅仅是神话传说中的爱神,而是一个一丝不挂在草地上面对观众熟睡的少妇。她性感的体态和左手的位置都是具有挑逗性的。如果说我们看到很多画室里的人体习作是一种纯科学或是纯艺术的话,那么这幅画应该说是一幅不折不扣的色情画。而他的伙伴提香则进一步地把这位酣睡的美人带进了豪华的卧室,让她以同样的姿势躺在舒适的卧榻上(但已经睁开了双眼),似乎在引诱那些心跳加速的猎物上钩。在这里,维纳斯已经不再是女神、而是威尼斯城里的一个普通妓女(《乌尔比诺维纳斯》),这两幅维纳斯的出现,无疑是对禁欲主义宗教势力的肆无忌惮的嘲笑和挑战。而乔尔乔内在1508年创作的另一幅作品《田园的合奏》,则向观众提供了一首集精神和肉欲享受于一身的田园诗,它巧妙地把人类所有的感官享受都尽情地加以歌颂,展现美的景色、美的构图、美的音乐和美的人体,构成了一个美的画面。在这里,人们的视觉得到充分的满足。均称的构图,温暖的色彩,风景衬托着人物,人物又点缀了风景,它完美地把人物和风景溶为一体。两个女人体成为画面上最明亮的构成,显示了性爱的满足。值得注意的是画面中央的两个男人一反传统的方法,把他们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加以细致突出的描绘,把他们的脸部几乎都放置在温暖的阴影之中。

图4 维纳斯的诞生(局部) 波提切利

这幅画的出现,意味着乔尔乔内这时已从血气方刚、过分露骨地宣扬肉欲来向禁欲主义的宗教挑战造反的青年成为一位有系统艺术主张的艺术大师。威尼斯画派的另一支柱是乔尔乔内的追随者提香,由于他的天才、长寿和多产,使他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几乎超过了乔尔乔内。他不仅继承了乔尔乔内的风格,而且更加发展了具有威尼斯特色的人文主义艺术观念。他用宽容的态度来解释宗教的戒律,用平民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作为肖像画家中最杰出的大师,他除了以精确的造型、奔放流畅的笔触给予描绘对象以生动的外形外,还以敏锐的观察力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状态。如他在1543年所作的《圣保罗三世肖像》,在这幅画里,我们看到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华丽的天鹅绒袈裟和白色的道袍,包裹着一个养尊处优、然而已经佝偻的躯体;一张微笑着、然而又是十分严酷的脸。对于世人,这个老人掌管着天堂与地狱的钥匙,是全欧洲大陆的君主之王。在他的身上一切都是神圣的,他右手上的那只戒指更是他尊荣的象征,有多少善男信女渴望着亲吻一下这个戒指而争相趋奉。我们从画面上看到的仅仅是一双会迎风流泪的眼睛,一张回光反照的、渴望人间欢乐和虚荣心得到满足的老年人的脸。画面下部的白色道袍构成的视觉效果则给人以摇摆不安、失去重心的感觉。这件作品不仅是提香众多肖像画中最优秀的杰作,同时也表现出了他赋予绘画艺术以更多的哲学领域的思辩。同样是一幅表现教皇的肖像画,相比之下,拉斐尔为教皇利奥十世所作的画像只能说是一幅不成熟的习作而已。在绘画技法上,提香在乔尔乔内革新的基础上更加强了事物质感的表现,如丝绸、天鹅绒等织物以及不同肤色的人物的皮肤的描绘。只有像提香那样对事物本身观察入微,对绘画材料性能的充分理解和大胆创造性的运用,才有条件成为可能。这种为了丰富画面的表现力而把油画色厚薄并用的画法,不仅加强了画面表现的力度,而且在艺术上赋予绘画一种如同音乐一般的变幻莫测和富有空间弹性感的魅力。更重要的是,由于技法和原料的革新,产生了画家在工作时对油画创作观念上的改变。在这里,我们举出一个例子以证明这种变化是有历史阶段性的。附图4是佛罗伦萨画派画家波提切利画的《维纳斯的诞生》,维纳斯的头发被处理成一绺一绺的,因为菩提切利是属于线造型的画家,对于表现像头发这样既柔软又繁杂的事物感到力不从心,而只能从事简单模仿。附图5(中心插页)是提香的《玛利亚·玛格达林》,更为完美的表现达到了整体真实。由于提香把头发部分当作整个人体的一个局部来处理,这种观念的转变使画面构成达到更为完美的整体感。同时金色的卷发也得到了充分的个性表现。这种革命性的绘画观念的改变是威尼斯画家对人类文化的又一巨大贡献。

标签:;  ;  ;  ;  ;  ;  ;  ;  ;  

金星的遗产(一)--16世纪威尼斯学派形成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成就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