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论文_刘付湘

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论文_刘付湘

刘付湘

(山东金岭铁矿医院检验科 255081)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方法:本次临床研究主要通过将同一位患者的两次检验标本化验结果进行比较的方式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结果:标本混浊、溶血和采血后候查时间等都会直接对患者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生化检验结果主要受到标本混浊、溶血和采血后候查时间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临床生化检验的过程当中,需要在明确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规范患者生化检验的样本采送,最大限度的减少其他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生化检验;检验结果异常;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273-01

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临床常规检查的方式,受到各个医院的重视。为了更好的研究和分析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本次临床研究主要通过将同一位患者的两次检验标本化验结果进行比较的方式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结合临床实践生化检验结果,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希望能够对临床生化检验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借鉴意义,以下为本次临床诊断研究的具体内容。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本次临床生化检验主要采用日本古野400 全自动分析仪进行临床生化指标的检验。

1.2 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主要通过将同一位患者的两次检验标本化验结果进行比较的方式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采用KCI、10% 葡萄糖对患者进行输液,样本采集方法为异面采血或者同侧采血,采血的时间不能等同于检测等候的时间,将正常的标本和混浊的标本以及溶血的标本分别进行检验[1]。

2. 结果

2.1 标本混浊影响

混浊标本:Tn44mg/dl;Tn2.2mg/dll;经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混浊的状态中,会增加肌钙蛋白对光的吸收程度,使生化检验结果出现异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标本溶血影响

正常标本LDH 176 U/L,AST 97U/L,K+5mmol/L。溶血标本LDH 985 U/L,AST 288 U/L,CK 152 U/L,K+9mmol/L。结果显示,溶血标本和正常的标本溶血标本中黄疸、溶血和脂血较为严重,能够对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产生影响。

2.3 采血后候查时间及温度不当的影响

在对患者采血后30 分钟内,对患者样本进行检测,PaC024.6~6.1 kPa,pH 值7.3~7.4,Sa02 12~14kPa 。在对患者采血后60分钟后对样本进行检测,PaC02 7.6~10.1 kPa,pH 值7.2~7.3,Sa0228~11kPa 。由结果可知,采血后等待的时间越长,那么检验结果所出现的偏差也会越大。

3. 讨论

生化检验即为借助生物或化学的方式来对人体进行检查,生化检查主要包含肝功能检查、血脂检查以及空腹血糖检查、肾功能检查、肌酸肌酶检查等等,对于人体各项身体功能的检验具有重要的影响[2-3]。

生化检验对于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影响,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临床常规检查的方式,受到各个医院的重视。但是当前很多医院存在生化检验结果不同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生化检验结果受到了标本混浊、溶血和采血后候查时间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在生化检验中,护士的工作不够细致,对正在输液的患者进行输液管侧样本抽取,则会使所采集的样本掺杂药物,使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使得患者的治疗工作出现了一定的误差。另外在对患者进行生化检验结束之后,样本的及时送达时间也会直接影响患者生化检验的结果,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生化检验方法和生化检验结果偏差问题的认识,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规范生化检验的方法和流程,提升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4-5]。

本次临床研究主要通过将同一位患者的两次检验标本化验结果进行比较的方式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采用KCI、10% 葡萄糖对患者进行输液,样本采集方法为异面采血或者同侧采血,采血的时间不能等同于检测等候的时间,将正常的标本和混浊的标本以及溶血的标本分别进行检验。结合本次生化检验结果异常问题分析可以看出,生化检验结果主要受到标本混浊的影响、标本溶血的影响和采血后候查时间及温度不当的影响。经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混浊的状态中,会增加肌钙蛋白对光的吸收程度,使生化检验结果出现异差。溶血标本和正常的标本溶血标本中黄疸、溶血和脂血较为严重,能够对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产生影响。在对患者采血后30 分钟内,对患者样本进行检测,PaC02 4.6~6.1kPa,pH 值7.3~7.4,Sa02 12~14kPa 。在对患者采血后60 分钟后对样本进行检测,PaC02 7.6~10.1 kPa,pH 值7.2~7.3,Sa02 28~11kPa。由结果可知,采血后等待的时间越长,那么检验结果所出现的偏差也会越大。

在本次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中,标本混浊、溶血和采血后候查时间等都会直接对患者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生化检验结果主要受到标本混浊、溶血和采血后候查时间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临床生化检验的过程当中,需要在明确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规范患者生化检验的样本采送,最大限度的减少其他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殷文正. 浅议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反应曲线发生异常的原因[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4):14-15.

[2] 陆杨光. 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4):507-508.

[3] 张立. 探讨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及处理对策[J]. 大家健康( 学术版),2014,8(21):61-62.

[4] 黄保荣, 王金松, 夏菁. 采血管质量问题导致生化检验结果高度异常的报道[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0):1343.

[5] 姚瑶, 车晓燕, 宋喜国, 陈学东, 张梅霞. 基于6Sigma 过程改进的缩短住院病人急诊生化检验报告时间研究[J]. 中国医院,2010,14(8):15-18.

论文作者:刘付湘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

标签:;  ;  ;  ;  ;  ;  ;  ;  

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论文_刘付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