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机电设备在现代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设备的运行费用也越来越高。机电设备运行中发生的故障或失效不仅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设备或者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极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要更为注重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检修工作的开展,坚持实事求是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的工作理念,全面分析与梳理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类型,并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优化机电设备维修方案与技术,构建完善的机电设备安全维修体系,切实提高机电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的作用力与实用性。
关键词: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维修技术
1 引起机械故障原因
1.1 磨损
磨损是任何物体在变化过程中出现损耗的一种情况,其本质是物质的流失,是摩擦的必然结果。磨损因其作用的效果与影响部位可以分为多种方面,具体如下:(1)物体滑动过程中所容易产生的磨损为粘着类的磨损。对这两种磨损有影响的要素是:载荷、加工质量以及安装质量、摩擦面上的温度、表面硬度、润滑状况、相对运动速度、摩擦副材料的匹配。(2)在表面的疲劳磨损。对它有影响的要素是:载荷是以循环和表面加工质量、安装质量、润滑、材料硬度。(3)腐蚀磨损。对它有影响的、经常发生的状况有两种:一是润滑油酸值超过了标准值或者是由于添加剂而导致的腐蚀;二是忽略了对相对运动关系不大的或者是没有时常产生相对运动的部位的润滑,致使这些表面和大气接触而氧化,导致了腐蚀磨损。实际的磨损是不同机理磨损合成的结果。
1.2 变形
这里的变形是指塑性变形,分别是整体变形、表面局部的变形、表面的塑性流动。而在工作中零件最经常见到的整体变形是弯曲,它包括了受弯矩的作用以及因为轴向压力而引起的弯曲;接着是扭转,大部分是出现在较长的轴与花键轴中。在外力冲击的过程中,当载荷超过一定值,将会在物体的表面产生一系列的作用。这些作用将会使得其表面变形。这种变形会导致物质表面受到的冲击更为巨大。
1.3 断裂
断裂是零件在使用中的一种最危险的而且可能是无法补救的失效形式。
(1)脆性断裂。其大多是因冲击性过载突然产生,断裂前几乎不能发现明显的塑性变形。除了冲击是因磨损后间隙太大所导致的之外,普遍没有先兆,无法进行预测。如零件表层有应力汇集区或内部有冶金缺憾时,断口常常会经过这些薄弱部位。
(2)疲劳断裂。疲劳断裂是指零件在经历反复多次的交变应力或能量负荷循环作用后才发生的断裂现象。
1.4 腐蚀
一般机械中零件的腐蚀原因是:金属表面与大气接触,吸附了潮湿空气中的水分或与水接触而被腐蚀,由不良的润滑引起的腐蚀;矿井中的酸性水也能对金属产生腐蚀。
1.5 材料老化
塑料等有机物材料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会随时间的增长而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老化。温度越高,材料的老化速度越快。当材料老化,其有关性能低过允许时限,其构成零件将会失效,应予更换。
2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分析
2.1 振动诊断技术
振动诊断技术是当前用于检修机电设备的常用技术,检测准确性相对较高、操作相对简单、程序也并不复杂,同时也能够有效检测机电设备运行中可能隐藏的安全威胁,大大降低机电设备发生安全故障的几率。振动诊断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机电设备与计算机系统相连,并通过计算机系统展示机电设备的相关信息,维修人员可以根据振动监测的结果判断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另外,当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计算机系统能够对机电设备振动诊断数据进行自主化、自动化分析,相对于人为分析,这种分析更为精确、快速,是今后机电设备检修技术的发展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温度诊断技术
温度变化是影响机电设备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机电设备的温度检测也是机电设备维修与检修工作的重点。首先,工作人员要将机电设备与计算机系统相连,使机电设备的温度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显示出来,这样一来,工作人员就可以时时比对机电设备温度与设备温度许可范围,发现机电设备温度过高或者远远超出温度许可范围时,要马上启动降温方案或者直接暂停使用。其次,工作人员还可以用润滑油作来检测机电设备的温度,温度越高,润滑油分解速度越快,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润滑油分解速度判定机电设备温度是否过高,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同样可以达到控制机电设备运行温度的目的。
2.3 红外线诊断技术
机电设备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一般的诊断技术可能很难精确检测机电设备的内部情况,红外线诊断技术以温度检测为手段,通过测定机电设备各个部位的温度来判定机电设备的安全状况,同时也可以较为精确地指出引发机电设备温度过高的原因(一般来说,机电设备液压系统性能差、发动机排烟管堵塞等等都会使得机电设备内部温度较高),弥补一般温度检测对机电设备某些性能,诸如材料的整体质量、油料的优劣等等无法进行有效监控的不足,确保温度检测的全面性与精确性。
2.4 铁谱诊断技术
铁谱诊断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机电设备诊断技术,同样拥有诊断结果精准、诊断速度较快的优势,成为当前工作人员常用的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铁谱诊断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借助一个高梯度、高强度的磁场产生的磁场力从机械的润滑油中往出分离铁磁性磨霄,让分离出来的铁磁磨霄沉淀在基片上,形成谱片[2],工作人员通过观察谱片上磨霄颗粒的大小等等,分析与判定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铁谱诊断技术本是用于诊断煤矿机电设备的一种技术,由于其检测范围较广、成本较低、效果较好,被广泛用于各类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中,成为当前使用较为普遍的诊断技术之一。
3 预防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有效的措施
3.1 加强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培训
加强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机电设备维修操作能力,为煤矿企业生产提供有力的保证,这也是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因此说,在煤矿企业管理中,要重视机电技术人员、设备操作维护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只有提高了他们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和设备的操作水平,才能为矿井机电设备的全面发展,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高可靠的保障。
3.2 加强机电设备的日常维修工作
机电设备的日常维修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作,容不得半点的忽视。这就要求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根据生产需要安排相关人员检测维护机电设备,一旦发现故障,及时处理,把隐患掐死在萌芽阶段。做好机电设备的日常维修工作,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保证。
3.3 加入机电设备的资金投入
煤矿企业一般是重视煤矿的开采效率,而轻视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这是一个错误的管理理念,要想保证煤矿企业的和谐安全发展,必须重视机电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机电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会给煤矿企业带来严重的威胁,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会影响企业的社会效益,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为了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发展,必须加大对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及时更换报销的配件,对于那些带病运转的设备及时维修,及时更新报废国家明文规定已经淘汰的设备,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设备在整个煤矿企业的开采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一些机电设备十分昂贵,如若出现故障,不仅对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而且还会造成维修成本的额外增加。因此,煤矿企业需要对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其中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进行明确,从而达到机电设备常见故障排除时间的显著缩短,实现机电设备故障对企业在经济损失方面的最大程度降低。
参考文献:
[1]周善法.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处理[J].科技与企业,2012(12):159.
[2]张宏国,张波,邱铁.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维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75.
[3]王罡.浅谈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故障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4):95-96.
论文作者:赵林,褚书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机电设备论文; 煤矿论文; 温度论文; 技术论文; 磨损论文; 企业论文; 机电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