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政府亚太军事“再平衡”分析_军事论文

奥巴马政府亚太军事“再平衡”分析_军事论文

奥巴马政府亚太军事“再平衡”剖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巴马论文,亚太论文,政府论文,军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军事从一开始就是“最高调、最切实的部分”①。2011年11月奥巴马在澳大利亚议会演讲时表示,随着阿富汗战事的结束,美军要把在亚太的存在和使命作为重中之重,并承诺美国防务支出的削减不会以亚太为代价。②以2012年1月发布的防务战略指南《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的国防优先事项》和同年6月防长帕内塔在香格里拉对话上的讲话为标志,美国亚太军事“再平衡”初具雏形。本文将对其动因、实施内容及面临的挑战等展开分析。

历史地看,美国2011年以来推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是继19世纪末叶和20世纪中叶的前两次亚太“转向”以来的第三次“转向”的一部分。在前两次亚太“转向”中,军事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第一次“转向”以美西战争为标志,结果是美国获得夏威夷并从战败的西班牙手中攫取了菲律宾和关岛;第二次“转向”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为标志,结果是美国打败日本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美国为轴心、以双边联盟为支柱的亚洲军事同盟体系。③第三次“转向”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1990、1992、1995、1998年美国老布什、克林顿政府先后推出四份《东亚战略报告》为显著标志,并为小布什政府所延续。作为第三次“转向”的新阶段,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全球力量格局变迁及美国战略反思与调整的结果,是在国际力量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美国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的大背景下,将相对有限的资源集中投放到对美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亚太地区。④

从军事维度看,奥巴马政府在亚太搞“再平衡”战略的主要动因有三:第一,亚太正在成为美国全球军事最重要又最具挑战性的地区。⑤一方面,亚太的全球军事重要性和影响持续上升。该地区拥有世界上10支最大常备军中的7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军和5个有核国家。美国7个条约盟友中的5个——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也位于该区域。⑥2012年,亚洲防务开支有望自现代以来首次超越欧洲。⑦另一方面,亚太地区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体带来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极其多样而复杂。海盗、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各种边界与领土争端、朝鲜半岛局势等使亚太安全局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在此背景下,美国对自身将失去在亚太地区军事优势和地区主导权的担忧加重,因而进一步把注意力聚焦亚太。

第二,对中国军事现代化进行对冲。在美国看来,虽然中国远距离投送军力的能力仍然有限,但中国军队继续发展和部署包括“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以及核、太空及网络战能力在内的破坏性军事技术,这不仅正在改变地区军事平衡,而且蕴含超越亚太地区的后果。⑧如何对中国军事现代化作出反应已经成为美国防务规划的一个关键问题。虽然美国亚太“再平衡”比单纯的军事或战略调整复杂得多,但其真正的动力是美国对中国军事与政治挑战感受日益强烈。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成为拉姆斯菲尔德炮制的所谓“太空珍珠港”的主要靶子,也是美国“施里弗”太空模拟战和“空海战”概念的主要假想敌。美国在东亚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言辞的焦点虽然是朝鲜,但其实也在为“屋子里的大象”——中国——作长远计。⑨可以说,美国虽然一直辩称其亚太安全和军事战略的调整并非针对中国,但其行动上的真实意图却显而易见。

第三,美国既往亚太军事态势的延续和升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以辐辏体系维持其在亚太的前沿存在,在亚太长期部署大量军队。虽然前南斯拉夫战事、“9·11事件”、伊拉克及阿富汗战事乃至更广泛的全球反恐战争曾暂时使美国把注意力转向东欧、中东,美国的军事力量却从未离开过亚太。至少从1997年以来,美军虽然把更多的资源投向亚太,但其试图将全球战略重点转向亚太的战略冲动未曾稍减:1997年,美国首次把一艘潜艇从欧洲调往关岛;1998年,美国《东亚战略报告》重申1995年《东亚战略报告》中关于美要继续在东亚地区维持10万前沿驻军的规定;⑩2001年3月,以第7舰队所属“小鹰”号航母靠泊新加坡樟宜码头为标志,美军获得了自1992年撤离菲律宾苏比克海军基地后重返东南亚的第一处航母驻泊基地;2005年和2006年,通过与日本签署《联盟转型与重组协定》和“路线图”协定,小布什政府开始了驻日美军的重组;2006年,美国《四年防务评估》建议在太平洋保持比大西洋更大的存在,包括至少把6艘航母和60%的潜艇部署到太平洋。(11)可以说,十年前美国就开启了其亚太前沿态势的重组,开始把更多的资源投向亚洲。从这个意义上讲,奥巴马亚太军事“再平衡”不过是此前“一再推迟”的向亚太战略转移的加速推进。无论是加快并扩展小布什政府在东南亚加强以轮流部署而非建设永久基地为主的政策,还是把强化美海军在亚太的存在从潜艇扩展到航空母舰和水面作战人员,奥巴马亚太军事“再平衡”在很多方面代表着美国政策的扩展而非转变,是在前几届美国政府政策基础上的加倍努力。

随着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事的结束,美国防务战略开始“从强调今天的战争转向为未来挑战做准备”,(12)奥巴马政府着手从地理和能力两个维度推进亚太军事“再平衡”,以期“在合适的地点保持合适的(轮流部署加前沿驻扎)兵力”(13)。

地理上,奥巴马政府实施双重“再平衡”战略,即在全球层面“转向”亚太地区间“再平衡”,在区域层面“转向”亚太内部“再平衡”。地区间“再平衡”意味着美国从欧洲、中东撤军,以便释放新的能力,使之配置到亚太地区。就军力而言,2012年驻欧美军人数已从2001年的11.8万降到8万;2014年驻欧美军还将再撤出2个陆军旅和2个航空中队;到2017年,驻欧美军人数将只有7万。(14)在中东,驻伊美军(最多时达17.1万)已于2011年底“全部”撤离;到2014年2月驻阿美军将从目前的6万多削减到3.4万,并在同年4月阿富汗大选以后进入最后撤军阶段。(15)相应地,大量原来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及特种部队将回到亚太地区。就装备而言,通过把驻西班牙罗塔的驱逐舰从轮流部署改为永久部署,使原先需要10艘才能实现的弹道导弹防御任务现在4艘即可完成,从而释放6艘驱逐舰部署到亚太地区;通过以联合高速船(JHSV)、濒海战斗舰作为替代,原来在非洲、南美及欧洲执行安全合作及人道主义援助的驱逐舰和两栖舰船也将释放到亚太地区;而随着阿富汗战事的结束,MQ-9“死神”无人机、U-2侦察机及“全球鹰”无人侦察机(BAMS)等情报、监视与侦察资产以及B-1战略轰炸机等也将释放到亚太地区。(16)

区域层面上,为了实现亚太防务态势“地理上更分散、行动上更顽强、政治上更可持续”(17),美军力图从“亚太亚洲”(Asian-Pacific Asia)向“印度-太平洋亚洲”(Indo-Pacific Asia)扩展。(18)具体而言,首先,在东北亚同步深化美日、美韩军事同盟。与冷战结束以后美日、美韩军事同盟要么同时弱化、要么一强一弱的格局不同,2010年美日、美韩同盟首次出现同步强化之势。美日不仅就驻冲绳美军搬迁达成最终协议,而且双方在核联盟、东亚地区导弹防御系统、太空安全合作以及1998年《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修订等多个议题上相互协调并合作,美国政府还一再宣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的规定。2013年4月,日美还就困扰两国多年的驻冲绳美军部分设施和区域归还计划达成协议,迈出了执行2006年双方达成的《重组路线图》的关键一步。(19)与此同时,2010年10月美韩双方签署《战略同盟2015》、《国防合作指针》和《战略企划指针》(又称《作战计划2015》)等三份战略文件,不仅就2015年12月美国向韩国移交作战指挥权达成一致,而且开始深化双方全方位战略同盟和联合防卫态势。美国不仅承诺通过核保护伞、常规武器和导弹防御系统三大手段向韩国提供“延伸威慑”,在天安舰、延坪岛事件中给予韩国极大支持,2012年10月还同意将对韩国导弹射程的限制从300公里延长到800公里。(20)

其次,积极扩大在大洋洲、东南亚及南亚的军事存在。在大洋洲,美澳防务合作发展迅猛,2012年夏首批25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进驻澳大利亚达尔文港,2013年4月将开始第2批轮流部署(预计到2016年达2500名),澳方还同意美在澳部署C-波段大功率雷达和太空望远镜,强化双方太空合作。美国与新西兰的防务关系也得到修复,2012年9月帕内塔访问新西兰,是时隔30年首位访新的美国防长。在东南亚,美国的举措包括:强化与新加坡防务合作,2013年3月1日美军首艘“自由号”濒海战斗舰开赴新加坡,开始为期8个月的轮流部署(预计到2017年将达4艘);(21)通过武器销售、联合培训等强化与印度尼西亚的防务合作;通过港口访问、联合演习以及防务对话加强与越南的防务联系;强化美泰军事同盟;增加美国军队、飞机和舰船在菲律宾全境的轮流部署,帮助菲提升海军力量;强化美军与马来西亚、文莱的关系,恢复与缅甸的军事联系等。在南亚,美国与印度的防务合作被视为“美国亚太军事‘再平衡’战略的关键”(22),双方不仅武器贸易发展迅猛,过去7年美国还与印度举行了50多次联合军演,是与印度举行联合军演最多的国家。(23)

再次,强化关岛(及临近岛屿)、夏威夷、阿拉斯加的美军力量。对于美军而言,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南端的关岛是“第二岛链”的中心。为了把关岛建设为西太平洋美军的“战略轮毂”、改善美国应对亚太地区一系列紧急事态的能力,(24)美国斥巨资扩建关岛北部安德森空军基地设施以及西南部阿普拉海军基地,并以轮流驻扎的方式扩大战略轰炸机在安德森空军基地的存在,同时还准备接纳从冲绳搬迁来的4700-4800名海军陆战队员。(25)美军还将在临近的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夸贾林环礁建首个“太空篱笆”雷达站(预计2017年具备初始运行能力),并强化北马里亚纳群岛罗塔、天宁以及塞班的基础设施。(26)夏威夷群岛作为“第三岛链”中心、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总部所在地,是“整个亚太地区行动的关键中心”(27)。美军不仅启用了“太平洋战争中心”、打造“珍珠港-希卡姆”大型离岸基地,而且把“夏威夷”号核动力攻击潜艇、F-22战斗机等部署到夏威夷。位于北美、亚洲大陆结合部的阿拉斯加更是被视为美国太平洋战略的重要资产,通过建设“艾尔门多夫-理查森堡”联合基地,加速作战资源整合等,美军力图把它打造为亚太地区又一个重要战略据点。2013年3月,为应对所谓朝鲜导弹威胁,五角大楼宣布将斥资10亿美元在阿拉斯加格里利堡再部署14部导弹拦截装置,使得部署在阿拉斯加的导弹拦截装置总数达40部。(28)

总之,美国通过创新与亚太国家的准入协定(轮流部署)、增加联合演习及军售等多种方式从军事上深度介入从“宝莱坞到好莱坞”的广阔区域。与冷战时期建立永久军事基地方式不同,为了不刺激驻在国和国际社会,美国转而谋求以“轮流部署”的方式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目前主要集中在新加坡、澳大利亚、菲律宾,以后还可能进一步扩大。仅2011年美军在亚太地区就参与了172次演习,涉及24个国家。(29)未来几年美国还将提高军事演习的数量和规模,同时把军事演习向更多国家开放,并扩大港口访问的数量和地域。2012财年美国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任务区国家的军售协议总额达137亿美元,较上年增加了5.4个百分点。(30)

能力上,奥巴马亚太军事“再平衡”体现在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即增加美军在亚太地区的驻军规模并保持美军在亚太的绝对技术优势。就前者而言,根据规划,到2020年美国60%的海军力量将集中到亚太地区,太平洋地区日常执勤舰只数目也将增加20%,从目前的50艘增加到60艘;(31)美国空军近60%的F-22战斗机也将部署在亚太地区;(32)美国陆军将部署7万士兵到亚太地区,包括在阿富汗战事结束之后划归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部序列的美国陆军王牌部队第1军及更多的特种兵;(33)未来亚太地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也将从目前的2万人(驻日本1.2万人,驻夏威夷8000人)增加到3.1万人,其中2.2万名海军陆战队将部署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分布于日本、关岛、澳大利亚、韩国等地。(34)就后者而言,美军拟把最新型、最先进的武器部署到印度-太平洋区域,如联合高速船、濒海战斗舰、“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舰、“弗吉尼亚”级进攻性核动力潜艇、F-22“猛禽”战斗机、MV-22“鱼鹰”运输机、F-35联合攻击机、西科斯基MH-60直升机、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波音P-8A海上巡逻机以及海军版的“全球鹰”无人侦察机、新的电子战和通信技术、最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和巡航导弹等。(35)美国国防部还计划发展一系列“效费比高且有利于发挥美军‘非接触’作战优势”的新锐项目,包括能够从关岛、澳大利亚、夏威夷乃至美国本土发射的携带常规弹头的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新型隐形轰炸机、远程无人机、M-60直升机、KC-46A空中加油机和进攻性网络武器,并升级雷达、电子防护、太空及电子战能力。(36)亚太地区俨然成为美国最先进武器的展示台和试验场。

另外,为提高作战能力,美军还不断探索适用于亚太地区的新作战概念和样式。在“联合行动介入概念”(JOAC)及“联合行动最高概念”(CCJO)引领下,美国空军与海军提出了“空海一体战”概念(ASBC),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提出了“夺取并维持通路方案”(GMAC),海军陆战队与海军提出了“单一海战”(Single Naval Battle)。以“跨领域集成”为主题的“联合行动介入概念”从行动层面罗列了美军为打败敌方“反介入/区域拒止”障碍所必需的30种特定能力以及概念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10个风险。(37)“联合行动最高概念”力求全球部署的联军顺利实现自己与跨领域、编队、地理界线、机构堡垒的任务伙伴的能力的一体化。(38)“空海一体战”概念的核心是实现了一体化的美国海陆空联军利用网络化、一体化和纵深攻击干扰、摧毁和打败(NIA-D3)对手;(39)“夺取并维持通路方案”以执行对敌方的介入行动为背景,旨在通过人员互动、濒海运作及陆上力量实现强行介入;(40)“单一海战”则旨在把海洋控制与海权投送的全部要素整合为一个紧密的整体,实现海军陆战队与海军无缝化联合作战,使两军集结为更加强大的海上力量并提升其战略价值。(41)美军的探索没有止步于纸上谈兵,而是积极通过实战以及模拟演习加以验证和改进。2012年3月,美国情报界、太平洋司令部与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举行“印度-太平洋模拟战争2012”演习;(42)2013年2月,在朝鲜进行第3次核试验之际,美国陆军以朝鲜政府垮台、应对核武威胁为场景开展了“统一探索模拟战”,以强化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能力。(43)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Martin E.Dempsey)表示,2012年美军向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区域的“再平衡”是当年年初发布的防务战略指南的产物,是实现从当前到2020年的安全蓝图的第一步和重要的一步;美军亚太军事“再平衡”也只是采取了最初的步骤,之后还有第二波、第三波行动。(44)可见,奥巴马亚太军事“再平衡”目前仍处于布局、奠基阶段。考虑到内部博弈不止、外部反应不一以及奥巴马连任后诸多政治变数,奥巴马政府亚太军事“再平衡”面临多重挑战,前途未卜。

第一,如何统一美国大战略。美国大战略应该“拉回”还是“前倾”?(45)是放弃海外军事存在、采取离岸平衡战略还是继续维持现有全球前沿存在?美国国内对此争论不休。一些人主张采取离岸平衡战略——美回撤其在亚太地区的前沿部署部队并把维持区域均衡的责任转移给亚太国家;(46)另一些人则强调,美在关键地区的持续军事存在确保了全球稳定,加强了许多伙伴国家的武装力量,捍卫美当前以及未来利益也需要长期战略性前沿接触;(47)还有人认为与冷战时期的静态部署不同,为保证“战略灵活性”,美军应该向远征模式转变:在最能够影响战略环境的时间及地点利用其全球到达投送力量,然后让其返回美国本上基地以备下一次部署。(48)

第二,如何协调亚太军事“再平衡”策略。在此问题上五角大楼有强化派和分散派之分。前者主张现有基地应该得到加强以使它们足以承受攻击并迅速恢复到持续作战,包括扩建关岛基地的跑道,获得在设施遭受攻击以后迅速修复的能力,建造地堡以及其他能够停放B-1、B-2轰炸机以及F-15、F-16、F-22和F-35战斗机的坚固设施。后者则相信打败中国最好的办法是把资产和人员分散在亚太地区诸多基地或临时地点,通过分散到越南、新加坡、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等伙伴国,让美军及其资产远离伤害,代价更小,且在中国真正成为对手之时,美军在整个地区更多、更小地点的存在可以发挥更有效的战略作用。(49)目前美军在关岛、夏威夷的大规模军事基础设施改建和新建体现了前一思路,而“分散的舰队”(fleet-in-dispersal)战略则反映了后一思路。

第三,如何协调各军种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来自海军和空军的将领主导着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的政策制定与落实,而“空海一体战”概念的提出更令外界普遍猜测五角大楼资源将进一步向空军、海军倾斜。美国各军种为亚太地区战式战法及资源分配的主导权展开了激烈争夺。美国海军作战司令格林纳(Jonathan Greenert)公开宣称,亚太地区本质上是一个海洋区域;(50)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弗朗西斯·维辛斯基(Francis J.Wiercinski)则争辩说,哪怕海洋的重要性占99%,陆地只占1%,美国陆军对亚太地区来说仍然不可或缺。(51)他强调,世界上7支最大的陆军在太平洋,在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的任务区内28个拥有军队的国家中,27个国家是陆军主导的,21个国家的防务首领由陆军将领担任。(52)

第四,如何回应外部关切。美国亚太盟友及伙伴国对美国亚太军事“再平衡”既表示欢迎又有所保留。一方面,它们欢迎美国加大对亚太地区的关注以及对中国的牵制,韩国、日本正在进行的国防转型、菲律宾的国防现代化等都显示出与美国亚太军事“再平衡”的相互呼应、相互配合。另一方面,它们对美军推卸责任和转嫁成本的要求和做法很抵触。此前美日就驻冲绳美军搬迁费用问题进行了十分艰苦的谈判,目前韩国对美国提出的把2.85万驻韩美军维持经费的韩国份额从42%提高到50%也并不情愿。(53)况且,对于许多亚太国家而言,中国是其最大贸易伙伴,美国是其最重要的安全伙伴,它们并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或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而对印度这样的大国而言,虽然总体上欢迎美国牵制中国,但经济考量加上“战略自主”的传统也决定了它在强化与美合作的同时将避免激怒中国并提升自身在亚洲的独立姿态。(54)

对中国而言,几十年来,包括日本基地群、韩国基地群、关岛以及夏威夷基地等在内的200多个美军基地环绕中国周边,而且到2017年美军还将完成3种主力隐形飞机——F-22、B-2以及海军陆战队的F-35——在中国邻近地区的部署,把中国置于美国空军的打击范围以内。(55)尽管美国一直强调“重返亚太”不针对中国、美不遏制中国的崛起,然而其持续保持对华高压军事态势以及在南海、钓鱼岛争端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与这种说辞大相径庭,显然不能消除中方疑虑。

奥巴马亚太军事“再平衡”还引发了美国中东、欧洲盟友的担忧。虽然美国宣称其把军事重心转向亚太不会以中东、欧洲盟友为代价,试图安抚并打消它们的战略疑虑乃至赢得其对美军亚太军事“再平衡”的理解和支持,但收效甚微。美国的中东(及北非)、欧洲盟友都认为美国已经“擅离职守”,唯一的问题是这种离开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56)在欧洲债务危机加深、欧洲防务支出削减以及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的背景下,美国的东欧盟国怀有的不安全感尤其有所强化。

第五,如何应对资源方面的捉襟见肘。一方面,美军大手大脚、“不差钱”的时代已经结束。根据2011年的《预算控制法案》,未来10年五角大楼面临削减4870亿美元军费的巨大压力。(57)事实上,2012年美国国防开支在连续增长14年之后出现了首次下降,2013年延续了这一态势。更令美军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国会民主与共和两党相持不下,美国参议院自从2009年4月以来一直未通过政府年度预算决议,美国联邦政府一直按临时预算决议运行。2013年3月1日,总额1万亿美元(包括5000亿美元防务预算)的自动减支机制正式启动,而目前的临时决议也于3月27日到期,美未来防务预算前景极不确定。(58)财政紧缩给美国亚太军事“再平衡”罩上了浓重阴影。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尔(Samuel J.Locklear III)警告说,自动减支将产生太平洋司令部训练频率大幅降低、战区轮流部署力量削减、设施维护不足、文职人员被迫休假等消极影响,其完成指派任务、危机反应以及战区支援能力将会下降。(59)另一方面,为了打造更小、更“苗条”的21世纪军队,美国提出了大规模军队瘦身计划。未来美国陆军将从57万人削减到49万人,空军将削减到32.9万人(与1947年空军成为独立军种时的规模相当),海军陆战队将从20.2万人削减到18.2万人。(60)军队削减加上长期战事消耗,处于行动频率高位的美军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以海军为例,美国海军现有285艘舰船,为1917年以来最低水平,而要实现1艘舰船在美国本土以外的前沿部署必须另外配备3艘舰船:一艘返回,一艘出发,另一艘深度保养,为此海军舰只执勤周期常常不得不从6个月延长到7个月、7个半月。已有国会议员发出警告,美军“转身”亚太战略的实现要靠投入而非言语,现有及规划中的海军资产不足以实现这一目标,事实上2020年以前太平洋舰队将不会增加1艘核动力攻击潜艇或核动力航母。(61)缺钱、缺人手给奥巴马亚太军事“再平衡”的可靠性、可持续性打上了个大问号。

结语

就亚太地区而言,奥巴马亚太军事“再平衡”面临经典的“金发带问题”(Goldilocks problem):美国对亚太的承诺要把握好火候,既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如果太热——美国过于咄咄逼人,将不必要地加剧中国的不安全感并降低中美合作的可能性,且一个过于积极的美国政策将鼓励美国的盟友胡作非为;如果太冷——美国为其他事务分心或对亚太地区的关切没有足够上心,某些亚洲伙伴将开始考虑其他选择。(62)有评论称,奥巴马继续在亚太追求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已经造成了恶性循环,中美双方都不断误读对方的战略意图,做出对方不乐见的举动或者提出对方不可能接受的要求。(63)随着希拉里、坎贝尔的离任,外界普遍预期奥巴马第二任期将对亚太“再平衡”战略进行微调,从过度强调军事姿态向更多强调参与和主导亚太经济政策制定的方向调整。对此,美新任国务卿克里已有表示。他宣称美扩大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并非特别要紧,要“深思熟虑地”推进亚太“再平衡”。(64)

就全球而言,如何从中东泥潭抽身是美国的当务之急,但巴以争端、伊拉克局势、“阿拉伯之春”、叙利亚内战以及伊朗核问题使得美国欲罢不能,短时期内难以脱身。有评论甚至称在奥巴马向亚洲“调头”之前,必须先再次“转身”中东。(65)而随着奥巴马政府宣布将于2013年启动美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欧洲成为克里出任国务卿后到访的第一站,诸如“忘掉亚洲,转身欧洲”、“即将到来的大西洋世纪”(66)的讨论也随之多了起来。

总之,美国亚太“再平衡”既非始于奥巴马政府,也不会止于奥巴马政府。2013年3月以来,奥巴马的白宫安全班底和五角大楼继续频频发出亚太“再平衡”将继续并将获得更大动力的声音。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多尼隆(Thomas Donilon)表示,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并非权宜之举,而是以真正对全球层面上美国的存在和孰先孰后的战略评估为基础,未来亚太仍旧是美国战略优先考虑的地区之一。(67)副国防部长卡特(Ashton B.Carter)也一再坚称即便在自动减支的情况下,“再平衡”也未处于危险之中:目前美国的防务支出大于排在美国之后的前16个防务大国防务支出之和,而且未来几年这种格局仍将持续,美国拥有完成“再平衡”所需的资源。(68)但如其前任政府一样,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与国内政治形势以及众多的国际与国内议题,奥巴马政府也不得不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由于缺钱、缺人,再加上华盛顿政治风向的改变,短期内美国亚太军事“再平衡”能否有进展、有多大进展还是一个未定之数。如果处理不当,奥巴马亚太军事“再平衡”既可能伤人,也可能自伤。

注释:

①Mark E.Manyin et al.,Pivot to the Pacific?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Rebalancing" Toward Asia,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March 28,2012,p.10.

②"Barack Obama,Remarks Delivered to the Australian Parliament,November 19,2011",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1/11/17/remarks-president-obama-australian-parliament.(上网时间:2013年1月5日)

③Douglas Stuart,"San Francisco 2.0:Military Aspects of the U.S.Pivot toward Asia",Asian Affairs :An American Review,Vol.39,No.4,2012,pp.204-205.

④倪峰:“美国亚太战略新看点”,《人民日报》,2013年1月18日。

⑤Thomas Fargo,"The Military Side of Strategic Rebalancing",Asia Policy,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No.14,July 2012,p.26.

⑥Samuel J.Locklear III,Commander U.S.Pacific Command,"The Asia Pacific 'Patchwork Quilt'",Remarks Delivered at Asia Society,December 6,2012,http://asiasociety.org/policy/strategic-challenges/us-asia/admiral-samuel-j-locklear-iii-asia-pacific-patchwork-quilt.(上网时间:2013年1月25日)

⑦"Asia Defense Spending May Surpass Europe's This Year",Defense News,March 7,2012.

⑧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9,March 24,2009,p.1.

⑨Adam Entous & Julian E.Barnes,"U.S.Plans New Asia Missile Defenses",Wall Street Journal,August 23,2012.

⑩U.S.Department of Defense,United States 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East Asia-Pacific Region,1998,p.10.

(11)U.S.Department of Defense,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February 2006,p.47.

(12)U.S.Department of Defense,Sustaining U.S.Global Leadership: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January 2012,p.1.

(13)Sergei DeSilva-Ranasinghe,"The Interview:Admiral Samuel J.Locklear",The Diplomat,January 13,2013,http://thediplomat.com/2013/01/13/the-interview-admiral-samuel-j-locklear/? all=true.(上网时间:2013年1月15日)

(14)Karen Parrish,"Panetta Outlines U.S.Troop Changes in Europe",American Forces Press Service,February 16,2012,http://www.defense.gov/news/newsarticle.aspx? id=67232.(上网时间:2013年1月7日)

(15)Karen Parrish,"Panetta:Final Drawdown to Begin after Afghan Elections",American Forces Press Service,February 22,2013,http://www.defense.gov/News/NewsArticle.aspx? ID=119357.(上网时间:2013年2月28日)

(16)Ashton B.Carter,Deputy Secretary of Defense,"The U.S.Defense Rebalance to Asia",prepared remarks for delivery at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Washington,D.C.,April 8,2013,http://www.defense.gov/speeches/speech.aspx? speechid=1765.(上网时间:2013年4月10日)

(17)"Robert M.Gates,Secretary of Defense,Remarks Delivered at Shangri-La Hotel,Singapore",June 5,2010,http://www.defense.gov/Speeches/Speech.aspx? SpeechID=1483(上网时间:2013年1月16日)。盖茨的这一表述后来反复出现在希拉里、帕内塔的演讲中。

(18)David Scott,"The 'Indo-Pacific'—New Regional Formulations and New Maritime Frameworks for US-India Strategic Convergence",Asia-Pacific Review,Vol.19,No.2,2012,pp.88-91.

(19)Consolidation Plan for Facilities and Areas in Okinawa,April 2013,http://www.defense.gov/news/Okinawa% 20Consolidation%20Plan.pdf.(上网时间:2013年4月9日)

(20)Jung Ha-Won,"U.S.OKs Longer-Range Missiles for South Korea",Defense News,October 7,2012.

(21)Sydney J.Freedberg Jr.,"Navy Littoral Combat Ship Sails for Singapore with New Camo Paint",AOL Defense,February 27,2013,http://defense.aol.com/2013/02/27/navy-littoral-combat-ship-sails-for-singapore-with-new-camo-pain/.(上网时间:2013年3月8日)

(22)"Leon Panetta,Secretary of Defense,Remarks Delivered at the Shangri-La Dialogue in Singapore",June 2,2012,http://www.defense.gov/transcripts/transcript.aspx? transcriptid=5049.(上网时间:2013年1月15日)

(23)Ninan Koshy,"India:Linchpin of Asia Pivot?-Analysis",September 23,2012,http://www.eurasiareview.corn/23092012-india-linchpin-of-asia-pivot-analysis/.(上网时间:2013年1月20日)

(24)"Leon Panetta,Secretary of Defense,Remarks Delivered at the Shangri-La Dialogue in Singapore",June 2,2012,http://www.defense.gov/transcripts/transcript.aspx? transcriptid=5049.(上网时间:2013年1月15日)

(25)William Cole,"Marine Corps to Increase Numbers in Hawaii",The Honolulu Star-Advertiser,January 14,2013.

(26)"U.S.Picks Kwajalein Atoll for First Space Fence Radar",Space News,October 1,2012.

(27)"Leon Panetta,Secretary of Defense,Remarks Delivered at Camp Smith,Hawaii",May 31,2012,http://www.defense.gov/transcripts/transcript.aspx? transcriptid=5045.(上网时间:2013年1月15日)

(28)U.S.Department of Defense,"DoD News Briefing on Missile Defense from the Pentagon",March 15,2013,http://www.defense.gov/transcripts/transcript.aspx? transcriptid=5205.(上网时间:2013年4月9日)

(29)"Ashton B.Carter,Deputy Secretary of Defense,Remarks Delivered at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October 3,2012,http://www.defense.gov/transcripts/transcript.aspx? transcriptid=5130.(上网时间:2013年1月30日)

(30)Jim Wolf,"Analysis:U.S.Arms Sales to Asia Set to Boom on Pacific 'Pivot'",Reuters,January 1,2013,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3/01/01/us-usa-asia-arms-sales-idUS-BRE90005D20130101.(上网时间:2013年1月30日)

(31)Jonathan Greenert,"Sea Change:The Navy Pivots to Asia",Foreign Policy,November 14,2012,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2/11/14/sea_change? page=full.(上网时间:2013年1月8日)

(32)Michael B.Donley,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Air Force Today and the Asia-Pacific Rebalance",Remarks Delivered at Air Force Association Global Warfare Symposium,November 16,2012,www.af.mil/shared/media/document/AFD-121120-017.pdf.( 上网时间:2013年1月25日)

(33)"Ashton B.Carter,Deputy Secretary of Defense,Remarks Delivered at Duke University",November 29,2012,http://www.defense.gov/transcripts/transcript.aspx? transcriptid=5158.(上网时间:2013年1月28日)

(34)Sergei DeSilva-Ranasinghe,"The U.S.Marine Corps Surges to the Asia-Pacific",The Diplomat,December 11,2012,http://the-diplomat.com/2012/12/11/our-institutional-dna-the-us-marine-corps-surges-to-the-asia-pacific/.(上网时间:2013年1月15日)

(35)"Ashton B.Carter,Deputy Secretary of Defense,Remarks Delivered at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October 3,2012,http://www.defense.gov/transcripts/transcript.aspx? transcriptid=5130.(上网时间:2013年1月30日)

(36)Ashton B.Carter,Deputy Secretary of Defense,"Towards a Joint Vision for U.S.-India Defense Cooperation",Remarks Delivered at New Delhi,India,July 23,2012,http://www.defense.gov/speeches/speech.aspx? speechid=1710.(上网时间:2013年1月25日)

(37)U.S.Department of Defense,Joint Operational Access Concept,January 17,2012,pp.33-38.

(38)U.S.Joint Chiefs of Staff,Capstone Concept for Joint Operations:Joint Force 2020,September 10,2012,p.16.

(39)Ronahl O'Rourke,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Implications for U.S.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December 10,2012,p.83.

(40)U.S.Army Capabilities Integration Center anti Marine Corps Combat Development Command,Gaining and Maintaining Access:An Army-Marine Corps Concept,March 2012,p.6.

(41)Marine Corps Ellis Group,U.S.Amphibious Forces:Indispensible Elements of American Seapower,August 2012,pp.6-8.

(42)"Indo-Pacific War Game 2012",http://www.usnwc.edu/getattachment/9d65cb9a-0c81-4b3b-bcb9-94d41dec4e7a/Indo-Pacific_Admin_Letter.pdf.(上网时间:2013年1月25日)

(43)Sydney J.Freedberg Jr.,"North Korean Nuclear Threat Drives Army Wargame; Service Shifts to Rebuild WMD Skills",AOL Defense,February 14,2013,http://defense.aol.com/2013/02/14/north-korean-nuclear-threat-drives-army-counter-wmd-wargame/.(上网时间:2013年3月3日)

(44)Jim Garamone,"Official:Asian Leaders Begin to Believe in U.S.Shift to Region",American Forces Press Service,December 19,2012,http://www.defense.gov/News/NewsArticle.aspx? ID=118840.(上网时间:2013年2月1日)

(45)See Barry Posen,"Pull Back:The Case for a Less Activist Foreign Policy",Foreign Affairs,Vol.92,No.1 ,2013,pp.116-128; Stephen Brooks,John Ikenberry & William Wohlforth,"Lean Forward:In Detense of American Engagement",Foreign Affairs,Vol.92,No.1,2013,pp.130-142.

(46)Christopher Layne,"The (Almost) Triumph of Offshore Balancing",The National Interest,January 27,2012,http://nationalinterest.org/commentary/almost-triumph-offshore-balancing-6405? page=show.(上网时间:2013年2月1日)

(47)Michèle Flournoy & Janine Davidson,"Obama's New Global Posture:The Logic of U.S.Foreign Deployments",Foreign Affairs,Vol.91,No.4,2012,p.63.

(48)Barry M.Blechman et al.,A New US Defense Strategy for a New Era:Military Superiority,Agility,and Efficiency,Stimson Center,November 2012,pp.28-63.

(49)Gordon Lubohl,"The Battle for Resiliency in Asia:It's the Hardeners Venus the Dispersers",Foreign Policy,October 31,2012,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2/10/31/the_battle_for_resiliency_in_asia_it_s_the_hardeners_versus_the_dispersers.(上网时间:2013年2月1日)

(50)Jonathan Greenert,"Sea Change:The Navy Pivots to Asia",Foreign Policy,November 14,2012,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2/11/14/sea_change? page=full.(上网时间:2013年2月5日)

(51)李可璐:“美国陆军重心转向亚太”,《中国国防报》,2012年10月30日。

(52)Kevin Baron,"Army:The Asia Pivot Is about Us Too",Foreign Policy,October 23,2012,http://e-ring.foreignpolicy.com/posts/2012/10/23/army_the_asia_pivot_is_about_us_too.(上网时间:2013年2月5日)

(53)Son Sang-ho,"Allies Face Tough Negotiations on Burden Sharing",The Korea Herald,March 5,2013.

(54)C.Raja Mohan,"India:Between 'Strategic Autonomy' and 'Geopolitical Opportunity'",Asia Policy,No.15,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January 2013,pp.23-25.

(55)David Axe,"Pentagon Preps Stealth Strike Force to Counter China",Wired,December 26,2012,http://www.wired.com/dangerroom/2012/12/pentagon-preps-stealth-force/.(上网时间:2013年2月5日)

(56)Robert Kagan,"United States Can't Pivot Away from Middle East",The Washington Post,November 20,2012.

(57)Robert J.Samuelson,"Budget Sequestration? Would Be a Dagger to Defense",The Washington Post,March 4,2012.

(58)John T.Bennett,"Sequestration Draws Near",Defense News,February 28,2013.

(59)Samuel J.Locklear III,Commander U.S.Pacific Command,statement before the Hous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 on U.S.Pacific Command Posture,5 March 2013,http://docs.house.gov/meetings/AS/AS00/20130305/100393/HHRG-113-AS00-Wstate-LocklearUS-NA-20130305.pdf.(上网时间:2013年3月8日)

(60)Kate Brannen,"Panetta:Military Will Be Smaller,but 'Cutting Edge'",Defense News,January 26,2012.

(61)J.Randy Forbes,"Rebalancing the Rhetoric",Proceedings,U.S.Naval Institute,Vol.138,No.10,October 2012,pp.19-21.

(62)Stephen M.Walt,"The 'Goldilocks Problem' in East Asia",Foreign Policy,September 3,2012,http://walt.foreignpolicy.com/posts/2012/09/03/the_goldilocks_problem_in_east_asia.(上网时间:2013年2月6日)

(63)Lanxin Xiang,"China and the 'Pivot'",Survival,Vol.54,No.5,2012,p.117.

(64)"John F.Kerry,Statement before the Senate Committee on Foreign Relations",January 24,2013,http://www.foreign.senate.gov/imo/media/doc/John%20F%20Kerry%20Testimony.pdf.(上网时间:2013年2月5日)

(65)Martin Indyk,"The Re-Pivot",Foreign Policy,November 20,2012,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2/11/20/re_pivot_to_the_middle_east? page=full.(上网时间:2013年2月5日)

(66)Robert A.Manning,"Forget Asia-Time to Pivot to Europe",The National Interest,February 1,2013,http://nationalinterest.org/commentary/forget-asia-%E2%80%93-time-pivot-europe-8048? page=show; Anne-Marie Slaughter,"The Coming Atlantic Century",Project Syndicate,February 21,2013,http://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europe-and-america-come-roaring-back-by-anne-marie-slaughter.(上网时间:2013年3月3日)

(67)Thomas Donilon,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 to President Obama,"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sia-Pacific in 2013",prepared remarks for delivery at Asia Society,New York,March 11,2013; 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3/03/11/remarks-tom-donilon-national-security-advisory-president-united-states-a.(上网时间:2013年4月9日)

(68)Ashton B.Carter,Deputy Secretary of Defense,"The U.S.Defense Rebalance to Asia",prepared remarks for delivery at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Washington,D.C.,April 8,2013,http://www.defense.gov/speeches/speech.aspx? speechid=1765.(上网时间:2013年4月10日)

标签:;  ;  ;  ;  ;  ;  ;  ;  ;  ;  

奥巴马政府亚太军事“再平衡”分析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