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模板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问题探讨论文_樊修飞 1, 殷永梅2

建筑工程模板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问题探讨论文_樊修飞 1, 殷永梅2

摘要:模板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关键的环节,保证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对降低工程成本、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探讨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最后提出模板工程质量管理措施,以供建筑工程模板施工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施工;质量管理

1导言

建筑模板技术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技术形式,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把握模板施工技术特点,对模板结构体系进行有效的分析,才能不断促进模板施工技术发展,为建筑行业进步提供帮助。

2建筑模板施工技术特点分析

模板设计过程中,其尺寸设计需要以混凝土结构、构件尺寸为依据,通过混凝土结构等参数进行确定。因此,在模板选择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构件、建筑物等尺寸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由于模板不仅需要承受施工负荷,同时还需要承担自身以及混凝土的重量。在充分考虑尺寸因素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模板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强度要求,避免在混凝土作业过程中,由于振捣导致失衡引起的危险问题。

模板施工结构简单,操作十分便捷。在明确模板工程结构受力要求后,其更加适合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只有满足相关要求,才能进一步做到节约材料,提升生产效率。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多层建筑、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基于模板工程灵活多变的特点,实现工期缩短、提升效率的效果。

3模板施工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3.1模板支撑体系变形或下沉

一旦发现混凝土构件底部出现坍塌、弯曲或者不均匀问题时,必须立即进行返工处理,否则将会给后续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与此同时,这种变形会引起钢筋内部混凝土的位移,与此同时,钢筋间距和锚固性能会对钢筋骨架的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构件的承载力。

3.2模板质量引起的混凝土缺陷

模板工程质量问题不仅包括气孔、施工缝渗漏和孔洞,而且还包括开裂、跑模以及蜂窝麻面等。在施工过程中,针对上述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切实保证施工质量。大多数情况下,施工方会通过修补、剔凿以及再浇灌混凝土的处理方式,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会对混凝土构件造成危害:(1)如果凿太多,混凝土厚度会出现不足,甚至会暴露出箍筋和主筋;(2)在剔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多微裂纹,将威胁到粗集料表面的保护作用。(3)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处,发生不同程度的剥落现象,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和耐久性。

3.3模板拆除方法不当,影响混凝土构件质量

为了节省模板等材料,加快模板周转速度,一些工程在混凝土浇注到上层之前会先行拆除模板和支架。因此,严重破坏了模板支撑系统的受力平衡状态,此外,在进行上部荷载重新分配时,没有按照原设计要求执行,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当后浇带发生时,悬臂构件将形成,这将导致构件开裂。在模板拆除过程中,当构件受到冲击和荷载集中时,混凝土构件会出现裂缝。

4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4.1基本技术要求

安全是模板工程首要考虑的问题,在建筑模板施工过程中,必须将安全问题摆到首要的位置上。保证混凝土结构稳固,同时为了避免工程成本过高,必须注重规避成本,为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打好基础。在保证质量、安全前提下,必须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从整体出发,在设计之初必须对上述问题加以考虑。在考虑好上述问题后,实行模版的安装,但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保证模板构件尺寸、位置等符合图纸要求,避免发生误差而影响质量与安全;第二,确保模板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保证其能够承受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由于模板需要进行拆除,这就需要避免模板结构过于复杂,影响拆除;第三,对模板接缝处进行有效的处理,保证两块相邻模板之间能够紧密连接,若发现模板不严情况,则必须及时处理,避免混凝土施工时发生漏浆问题。

4.2模板配制技术

在配制模板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有关规定,依据施工图纸尺寸进行设置。对于造型结构简单的模板,在配制过程中,可以直接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切忌不能出现偏差。当然,还必须重点注意横档、模板、楞木断面问题,做好支撑系统、间距比例等配制工作。对于那些结构较为复杂的模板构件,在配制过程中也会相对繁琐,还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程序,逐步实施,如果遇到交叉施工,则需要妥善安排,避免影响模板工程施工质量。

4.3模板施工工艺

第一,底模板以及基础梁安装。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依据以下流程:底板砖胎膜砌筑、胎膜抹灰施工、防水工程、防水保护层施工、基础梁钢筋绑扎、基础梁模板、基础梁支撑加固、模板验收。这些步骤在模板施工中缺一不可,必须按照施工图纸严格执行。

第二,柱模板、墙体安装。对于墙体的安装,从放线到验收,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安装工艺,而柱模板安装,根据墙柱与独立柱不同,采用相应的安装流程,为后期模板拆除等处理提供便利。

第三,顶梁板模板安装。该模板位于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主要流程包括放线——支撑安装——梁底模安装、绑扎梁钢筋、支梁侧模以及顶板——绑扎顶板钢筋——隐蔽工程——模板验收。

4.4模板拆除施工

拆除模板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步骤。模板工程安装完毕后,施工人员需要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之后还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及养护工作。当养护一段时间,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一定的要求时即可拆除模板。对于侧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板、梁、拱、壳的模板拆除时要根据构件的跨度及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来拆模,而梁底模板拆除过程中,需要注意跨度≤8m时强度为≥75%,当跨度>8m时强度为≥100%。同时在拆除后,还需要采用反顶碗扣式支撑。模板的修护以及保养是模板拆除工程最后一个步骤,也是最为关键的步骤,能够为今后工程施工安全奠定基础。

5建筑工程模板施工质量管理

对模板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由于模板工程中大部分为钢材、扣件,必须对所有材料认真检查,保证钢材表面平整、光滑,不能使用变形、锈蚀钢材。扣件进场时,必须对产品合格证、许可证等进行检查,控制扣件滑丝问题,必要时进行防锈处理。

第一,安装质量控制。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安装步骤,保证模板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安装时也需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则需要及时的进行调整。

第二,模板拆除质量控制。在模板拆除过程中,首先要控制好模板的拆除时间,保证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之后再进行拆模;其次保证合理的运用工具,避免使用撬棍等工具直接拆除,以免能够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损伤;最后在拆模后必须对模板进行合理的清理和管理,保证模板持续利用,同时对于多层楼板拆模,切忌不能在上层浇筑时将下层模板拆除,避免对整体稳定性造成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模板施工技术是符合现代房屋建筑施工要求的先进技术形式。模板施工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优点,能够有效的提升施工质量。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必须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对模板体系、结构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理模板,做好模板配制,把握关键的施工节点,保证模板施工能够发挥提升工程经济效益、安全效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少平.建筑工程中建筑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J].江西建材,2017(24):77+82.

[2]徐根铜.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52):29.

[3]王江玉,汤彦朵.房建工程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52):49-50.

[4]吴继兰.论房建施工技术的关键点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205.

论文作者:樊修飞 1, 殷永梅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模板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问题探讨论文_樊修飞 1, 殷永梅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