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的住宅建筑设计分析论文_马瑞芳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的住宅建筑设计分析论文_马瑞芳

中钢石家庄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且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明显。如何增强对社会上老年人的关注和重视并解决他们的实际需要,成为了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以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的住宅建筑为切入口进行阐述和分析,保证老年人住宅设计更加合理和人性化,提升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感和舒适度。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住宅建筑;设计分析

前言:目前,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老年人的生活和居住的舒适性同时也是国家养老政策的价值体现。因而要充分考虑老年人住宅安全性和舒适性,设计出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休闲宜居的住宅。尽可能地让老年人可以多参与社会活动,发挥自身余热,保证独立生活能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一、老龄化社会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目前很多家庭都存在着一对夫妇赡养四位老人的现象,而且年轻夫妇还要进行平时的工作和生活,还要负担自己的下一代,出现很多矛盾问题,使一些年轻人受到生活的压力,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老年人养老模式大致分为:社会养老与居家养老。社会养老就是老年人到服务机构进行居住和养老。居家养老就是以家庭居住进行养老。但是较多的老年人由于受长期传统观念影响都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模式,这使得老年居住宅设计要满足居家养老住宅的设计,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更加人性化的对住宅进行专业的、人性化的设计,保证老年人居住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二、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1、老年人住宅建筑的设计原则是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人无法适应环境的情况下应改变环境适应人,将老年人的需求置于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老年住宅设计符合老年人实际行动需求,做到便利、安全、舒适的原则,使具备自主行动能力的老人可以实现长时间的生活自理,使行动较为不便的老人对别人的依赖变小,使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更方便被别人照顾。

2、设计时要考虑老年人在心理、生理与社会方面需求,由于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出现了老化问题,在心理上通常承受能力不强、敏感、易出现被抛弃的消极心理与孤独感;身体机能上也呈现出体力变差、机能衰退;并且对环境、亲人、专门的设施和服务的依赖性变强;感觉功能变得迟缓等。因而在设计本着温馨舒适、实用安全的原则。

三、住宅建筑外部环境设施设计

1、绿地环境系统

1.1环境可识别性。因记忆力与视力逐步下降,老年人迷失方向的几率越来越高,所以要不断提高环境的可识别性,可考虑通过一些醒目的标志来提高老年人对环境的辨识度。

1.3休闲活动场所。老年活动场地要满足为老人提供下棋、晒太阳以及聊天等活动,借助长廊、大树荫、花架等确保夏季有充分遮阴,冬季阳光充足。

1.2植物配置。在配置植物时应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尽可能的选择种植深秋红叶、紫荆、紫薇等,以引起老人联想,提高生命活力。

2、道路系统

2.1步行道路。在整个步行道路上进行无障碍设计,比如说尽可能的采取坡道的方式处理地面高差问题,从而满足那些需使用轮椅的老人的需要。同时,在坡道表面实施防滑处理,将防跌落的保护设施等安装在坡道上。

2.2车行道路。在设计车行道路时,应确保外部救援过程中无延迟、无阻碍,比如说,道路宽度应全程确保救护车与消防车通行无阻,将手控红绿灯与减速带等安装在机动车道路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地面铺装。应采用防滑性能好、具有弹性、难脱落受损、清扫容易的材料,确保粗糙度满足要求,以便于让轮椅的拐杖、轮子等可以与地面贴牢。为防止雨天打滑,应设置优质的排水系统。

3、公共服务设施

3.1体育设施。在社区内应当安设若干便于老年人活动的体育设施,比方说压腿杠等,从而迎合老年人的锻炼需要。

3.2公共厕所。在设计时应重点顾及老年人上厕所的便捷性,在室外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段、绿化区以及组团绿地上科学布局必要的洗手间与公厕。

3.3医疗门诊。确保老年人身强体健,就必须要建设好医疗服务设施与紧急急救设施,同时配备在老年常见病患诊治方面有丰富经验与较高能力的专业医护人员。

3.4文化设施。在精神层面老年人有着巨大的需求,所以有必要设计展示栏、宣传栏等文化设计,积极宣传老年人保健知识与科普知识等。

四、住宅建筑内部的细节设计

1、公用部分设计

对于共用部分的小环境设计,应保持风险低、方便,为此要确保有关设施一环紧扣一环,联合成整体,建立起保护系统。例如,在出入口安装声控照明设施;电梯厅净宽应超过180cm,以确保轮椅顺利回转;确保出入口平台的高度与宽度无障碍;出入口实施人车分流;户门、公共走廊与电梯轿厢尺寸可以允许急救担架进入等。

2、楼层选择

在选择楼层时,老年人选择的住宅应尽可能满足如下要求:其一,方便护理人员协助往返、外出、老人独自往返、外出;其二,碰到有急病求医的时候可以依靠担架外出;其三,碰到电梯故障与停电的时候,麻烦少;其四,一旦有紧急事故发生,对紧急疏散有利。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发现,老龄住宅的楼层应尽可能的低。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住宅应首选一层不超过三层;而行动方便的老人九层以下楼层。

3、套内空间设计

3.1卧室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活动能力在逐步下降,在卧室待的时间愈来愈多,渐渐的卧室会变成其全天候使用的生活空间。所以,做好老龄住宅卧室设计工作是十分重要。老人卧室应当向阳设置,必须确保视野开阔、日照充足、通风性好,窗外五米范围内不应当有树冠遮住。同时,卧室到户门的路程应确保担架水平通过,卧室内的电视、开关、电源等插座位置应当适合床位变更,在床头应当安设紧急呼救的固定按键等。

3.2餐厅与起居室

由于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几乎全部时间都是在家里,所以有必要设计出一个令老年人满意的休闲空间,便于休息。起居室的规模至少要超过15平方米,电视墙应尽可能的避免与采光口针对,便于白天看电视;餐厅和起居室应尽可能的集中或者靠近,同时应在进餐处预留轮椅的位置。

3.3卫生间

卫生间是老年人发生意外频率最高的区域,因此必须要重视卫生间救助问题,要注意卫生间门宽应超过80cm,厕位靠墙一端应安装安全抓杆;浴位不应与窗户相邻;抓杆上方应安装呼叫器;地面使用防滑性能较好的材料;坐便器应较正常人使用的坐便器高,大概高20cm;洗漱盆的高度应控制在70至78cm的范围内等。

3.4厨房

厨房是弱势居民与正常居民使用差别最显著的地方,残障者与高龄人对狭小空间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利用率都较低,所以在进行老龄住宅厨房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下面几点:操作台与洗池的高度应处于77cm至80cm的范围内;地面不存在高差;灶具应当是电热方式,防止可燃气体;通道应有轮椅与助行器经过的空间等。

3.5阳台

为确保轮椅回转方便,阳台深度宜控制在12至15cm范围内。同时,最好设置扶手与竖向栏杆,以确保老年人安全。

五、结束语

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情,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赡养,解决老年人住宅设计的合理性势在必行,可以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舒适、方便、安全、快乐、幸福的感观。又做到了“以人为本,不忘初心”,同时降低子女对老年人的担忧,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矛盾,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华实.既有住区适应老年人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2.

[2]熊菲.老年住宅的便利性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2

[2]张弘.老年住宅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 2008

论文作者:马瑞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5

标签:;  ;  ;  ;  ;  ;  ;  ;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的住宅建筑设计分析论文_马瑞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