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急诊规范治疗措施及效果论文_姜双艳,明中宜,李晓飞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急诊规范治疗措施及效果论文_姜双艳,明中宜,李晓飞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医院 152000

【摘 要】目的:探讨急诊内科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规范治疗方法和最佳治疗时机。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时机、家族病史及心血管疾病病史等基本信息进行划分,在对患者就诊时的临床症状进行仔细观察基础上,迅速做出诊断,并及时采取合理治疗措施。结果:全部患者中,痊愈15例(30%),好转:30例(60%),无效5例(10%),总有效率90%。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合理规范的溶栓和抗凝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痊愈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规范治疗;临床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tandard treatment methods and the best treatment time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emergency internal medicine.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50 cases of collecting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divided according to gender,age,treatment time,family history and histor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other basic information,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careful observation,make the diagnosis rapidly. Take timely and reasonable treatment measures. Results:in all patients,15 cases were cured (30%),the improvement:30 cases (60%),5 cases (10%),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 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a reasonable standard of thrombolytic and anticoagulant therapy,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improve the patient's recovery rate,it is worth to promote in clinical.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andard treatment;clinical observation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因十分严重且持续时间极长的心肌供血不足而导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据相关文献报道,因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达到55%,一般在发病5h以内接受冠脉溶栓,可以得到及时诊治,主要因为溶栓时间越早,冠脉再通率越高。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及预后主要与患者的临床特点、性别、年龄、入院的时间、梗塞面积大小及梗塞部位密切相关,一般临床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受阻以及直接反映心肌供血不足、过度损伤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的心电图发生变化。在临床治疗中,只有全面对影响临床治疗的因素进行综合诊断,减轻危险的因素,才能显著提高救治成活率。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急性心肌梗塞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与治疗方法,为日后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接诊的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常规、CT、心电图等检查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其结果与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和采纳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工作组关于心肌病定义一致[1]。在50例心肌梗塞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52.2±12.2)岁,其中60岁以上的患者有42例。患者病发时间与就诊时间相差不到2 h,最长相差时间不超过3.6 d,有10年吸烟史的患者有26例,高血压患者20例,糖尿病患者13例,冠心病患者12例,50例患者中部分患者患有以上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如上所述。 

1.2 临床症状 在患者就诊时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临床体现:26例患者有心脏以及附近器官的剧烈疼痛,20例患者出现了恶性呕吐的现象,2例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1例患者出现了心肌衰竭心脏供血不足的现象,1例出现休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治疗方法 患者进行诊断后,应在第一时间对患者采取治疗措施,积极有效的改变疾病带来的困扰,以挽救患者生命为己任。在治疗过程中,应合理采用多种治疗措施,以尽快缓解患者由于供血不足所导致的组织坏死及多种临床症状。主要的治疗措施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积极有效的进行溶栓和抗凝治疗。导致急性心肌梗塞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即为血栓,所以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二是密切观察,在一定时间内增加观察次数,尽快进行心电图、血压监测和心肌酶谱检测,通常来说,在头2 h应保持15 min监测一次,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的增减频率。三是适当进行镇痛治疗,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疼痛,以安抚患者的情绪。且不能忽视镇痛治疗的作用,剧烈疼痛会使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动,导致心律过快,产生高血压的现象,这种现象会使心肌耗氧量逐渐增加,不利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和康复。 

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过程中,静脉滴注尿激酶,150万IU溶于100 mL生理盐水,30 min内静脉滴入。再加上服用西南药业股份有效公司生产的盐酸吗啡缓释片,具体的用量是,首次服用20 mg,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可逐渐减半,2次/d;硝酸甘油片的口服用量是,首次0.5 g,每5 min1次,直到患者的疼痛得以缓解。

1.4 诊断标准 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心肌梗塞诊疗指南》,再细致入微的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再加上心电图及心肌损伤后标记酶逐渐升高,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急性心肌梗塞相关标准确诊[2]。

1.5 统计方法 该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c2检验。

2 结果

2.1 入选病例的梗塞部位情况统计患者心肌梗塞的具体部位中,心肌梗塞发生率最高的部分是在非ST段13例、下壁10和正后壁8例这三个位置,高侧壁2例,前壁4例,前间壁6例,右室2例,广泛前壁5例。

2.2 入选病例临床治疗效果统计 该组患者在发病后5 h之内都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合理进行溶栓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冠脉都恢复通畅,功能正常。全部患者中,痊愈15例(30%),好转:30例(60%),无效5例(10%),总有效率90%。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发病比较突然的,且十分危险的常见疾病,是造成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3]。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先兆主要体现在全身乏力、胸痛、心悸、烦躁等症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伴随着心绞痛或者原有心绞痛加重,在一定程度上,心绞痛与心肌梗塞是相互关联的,如心绞痛相较以前过于频繁,则硝酸甘油片也没有相应的药效[4]。一般来说,急性心肌梗塞的病发伴随着持续且剧烈的胸骨后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不齐、心功能衰竭、体温升高等症状,白细胞数量和血清心肌损伤后标记酶的持续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5],根据梗塞范围,心肌梗塞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透壁性心肌梗塞,另一种则是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而根据病发过程的不同,又分为急性心肌梗塞与陈旧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病发时,若治疗不及时或采用治疗方式不恰当,会引发严重后果。鉴于这一特殊性,应加强急性心肌梗塞的规范治疗和临床诊断,争取让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疗,提高治愈率。 

从该次就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整体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患者病发时间是在清晨,病发时其疼痛部位及性质与心绞痛是一致的,但是相较之下,急性心肌梗塞要比心绞痛更危险。它持续疼痛的时间较长,并十分剧烈,采取硝酸甘油或者休息的方式来处理是没有效果的。一部分患者在病发时伴发濒死感,更有甚者出现急性心衰、休克、心动过速、体温急剧升高、白细胞也相对升高的症状。临床诊断时,除了要采取CT、心电图等精密的检测技术进行检测之外,还应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患者的临床体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以便于综合诊断,以便于最后阶段的确诊。

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进行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法,这一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认可,并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尿激酶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把尿激酶通过纤溶酶原的作用转化成纤溶酶,使一些药物成分可以更加快速的渗透到血栓内,将血栓中的纤溶酶原充分激活从而达到彻底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的目的,使堵塞的血管迅速恢复通畅,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从而使心脏生理功能得到显著改善,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十分迅速,并且很容易引起多项并发症,导致病情更加严重,因此,应尽早做好相关诊断和相应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病发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吸烟人群、慢性全身性疾病以及老年人群等,针对这几类人群,应多关注自己的身体现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一旦发现有心肌梗塞并发症状的相关现象,一定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总体来说,争分夺秒进行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是患者被成功救治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肌炎心肌病对策专题组[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12(6):27-28.

[2] 任乐易.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9):189-223.

[3] 李立强.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与治疗体会[J].健康必读,2013,12(5中旬刊):144-190.

[4] 玄丽莹.急性心肌梗塞后的长期治疗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2(10):234-278.

[5] 王东方.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J].中外健康文摘,2012(33):89-139.

论文作者:姜双艳,明中宜,李晓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急诊规范治疗措施及效果论文_姜双艳,明中宜,李晓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