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争取成功的心理品质——体育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不可忽视论文,体育教学论文,环节论文,心理品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教学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体育教学已经从单纯的生物观逐渐向注重人的思想和意志品质、智力和能力、完善人格等的全面教育观转化。“发现教学、合作教学、个性教学、成功教学”等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面对时代的发展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人人获得成功,符合教育必须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原因,表现不一样,有的身体素质好,各项成绩都好。有的某类成绩好,某类成绩差,特别是各项成绩都差的学生,经常遭受失败,久而久之意志消沉,造成恶性循环,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产生了消极影响。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获得的主要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缺乏成功和愉悦的情感体验。实践证明,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激发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如何培养学生争取成功的心理品质是值得我们体育教师关注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信心
所谓信心就是一种对成功的期待心理。虽然每个人有先天差异,但只要肯下工夫,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就一定能学好,一定能成功。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性格内向、知难而退的学生,他们即使在不得不做动作时,也忘不了要说一声“我肯定不行”,表现出极度的缺乏自信。如果我们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语言启迪、期望暗示、从众心理等手段,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并给予科学的指导,使学生亲自感受自己确有获得成功的潜力,那么,他的学习信心就必将增强。有了学习的信心,必将努力去争取学习上的成功。
二、重视学生的情感状态
人的情感每时每刻都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身体素质、体育能力较好的学生能轻轻松松、信心百倍地投入学习,相反,体育素质较差的学生,对上体育课顾虑重重,紧张焦虑。而过度的焦虑却会使学生产生虚弱、无力、不适等身体反应,对自尊的丧失感使他们不能把注意力集中于解决学习问题,而指向个人所担心的事,导致对新事物的逃避和退缩或抑制原有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对体育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状态,对培养学生个性有积极的意义,并能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程度,进一步萌发学习的欲望,逐渐形成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进取精神等个性心理特征。如:学生在学习自己的弱项体育内容时,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通过自己顽强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发现自己的进步,由此增强意志的控制力,并产生进一步学习与掌握该项体育活动的欲望。教师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指导,使学生获得高层次的心理体验,学生就能在锻炼中激发情感,获得愉快、满意的体验。因此,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状态能推动和诱导学生产生积极的、喜爱和接近的态度,唤醒主体内部沉睡的潜能。
三、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好奇心的唤起,在此基础上学习者能对新知识作出积极的反应。兴趣是动机的主要构成部分,通常,我们把动机和兴趣分开来看,动机是由外在奖赏或惩罚而引起指向目标的积极反应,而由内在好奇心引起的则称之为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乐于学习。变“要我练”为“我要练”。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此,教师要让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感知和领悟体育魅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引”字上下工夫、“精讲”上动脑筋,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心态之中,使学生因为对体育学习感兴趣而成为自主、愉快的学习者。
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习者的态度显然影响着体育学习的动机和效果,态度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体育学习和技能掌握起着促进作用,而学习上的成功体验又进一步强化积极态度。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敢于正视自己性格上和意志上存在的弱点。例如,以我为中心、我行我素、贪图安逸、怕苦怕累、畏惧困难,经不起挫折和失败等等。教师应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态度对学习、对事业、对前途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努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与顽强拼搏克服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在良性循环中稳步前进。
五、确立良好的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倾向。一般认为,学习风格可分为场依赖型和非场依赖型两种。场依赖型的学习者知觉很容易受错综复杂的背景影响。非场依赖型的学习者知觉比较稳固,不易为背景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因为它可以让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自觉去调节自己的行为,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而体育的实践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自制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确立良好的学习风格,鼓励学生朝着自己制订的目标奋勇直前,拼搏进取,去争取学习上的成功。
六、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动机因素在体育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会付出更大的努力,并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动机因素可分为“工具型”和“综合型”。所谓工具型动机是指学习者把学习体育和参加锻炼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如:应付考试、获得奖学金、评为三好生等。综合型动机是指对体育本身感兴趣,以体育活动作为自身的需要,以锻炼身体和愉悦身心为目的,并把体育活动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活动中能充分享受到运动的乐趣,能够积极、自觉地加入到锻炼行列中去。研究表明,有着综合型动机的学习者比工具型动机学习者更能积极地去争取成功,并享受成功的乐趣。虽然工具型动机也能去争取成功,但只针对考核项目而言。因此,教师必须从理论上阐明体育对人类身体的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实际教育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
七、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使学习更成功、更自主、更愉快而采取的行为和措施。研究表明成功的学习者能更频繁地使用各种学习策略,如:“迁移、想象、重复、质疑、联想”等,在学习动作技术时往往会举一反三,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并努力去争取更大的成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示范动作,使其感知动作形象,了解动作的结构、程序、要领、方法,明确动作的时间、空间关系,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尝试中,开拓思路,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悟出学习的奥妙,培养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提高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灵活选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能力。
八、结语
实践证明,培养学生争取成功的心理品质,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实现由被动体育向主动体育转化,对培养学生个性、情感、兴趣和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标签:动机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