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书馆的认识误区及图书馆服务新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误区论文,方式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它为全体师生的学习、教学和科研提供最权威、最有用、最快捷的专业信息。电子资源的出版和技术的进步使图书馆不论实体图书馆开放或关闭均可提供全天候的服务。这些虚拟图书馆不但为师生提供新资源,也为他们的检索提供新的方法。做研究的教师还可利用现有的网上格式与传统之间的区别不大的资料:电子图书、数据库和电子期刊。而大多数图书馆都已为他们的网上资源设立远程访问,让用户从校园办公室、实验室、校外办公室的电脑使用网上资源。而且信息资源也越来越便携——能迅速地把内容下载。可发电子邮件或储存在电脑及PDA上,甚至可以将信息从一个PDA发送到另一个。由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如此迅速,方式如此之多,用户可能低估了图书馆现有的服务和资源,同时也对众多信息的范围和种类会觉得不知所措,不确定哪些资源在其专业领域最有用。可能也不清楚过去图书馆都藏有哪些用户所熟悉的印刷版期刊、标准教科书和索引。如何使用户能高效、正确地使用图书馆或者网络上新的数据库,熟悉各种信息格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信息的海洋中自由驾驭而不迷航不是简单的事。即使是有经验的研究者或者图书馆员在检索或者说对网络信息资源(包含图书馆付费购买和网上免费或用户网上自行付费购买的资源)进行学科导航都曾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困难。图书馆如何更好地支持用户的教学和研究,需要澄清用户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认识的误区,加强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宣传图书馆资源及网络资源,指导用户应用新技术,使用户更好地检索、利用和管理个性化的信息。
1 网络图书馆认识误区
1.1 网上信息包罗万象
虽然数字化图书馆已初见端倪,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完全意义的数字图书馆。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目录和索引都形成了网上数据库,许多期刊论文也都上了网。在我国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虽然现在大多数都已有电子版,但是均由数据库供应商制作发行,需要付费购买方可使用,而有些刊物杂志社是禁止商家上网的。那么这些资源就不可能通过网络获取。对于外文期刊而言,虽然上网是发展的趋势,但为了印本的发行,还是有些期刊不在网上发行或者滞后发行。此外,绝大多数的早期期刊是没有电子版的,特别是外文期刊,1995年前的电子版比2000年后的少得多。只有少数数据库供应商能将期刊全文回溯到比较早的时候,比如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回溯到了1979年,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回溯到1989年,Science回溯到1880年第一卷的电子版,American Heart Journal网络版回溯到1925年的第一卷。随着提供商将期刊回溯成数字化形式的加快,以电子方式提供期刊内容的数量将继续增加。而大量的印刷版馆藏没有数字化上网,用户还需从图书馆的印刷版期刊中得到较老期刊的全文。
对于图书方面,虽然出版商争着将经典图书和教材上网,但多数的专业图书在网上还没有,加上知识产权保护的考虑,上网的电子书将越来越受到限制,而要在网上免费下载整本书将很难实现。所以说,网上并不是什么都有,而网上的免费资源更是有限的。
1.2 网上信息并非都是免费的
图书馆给用户提供的权威、事实信息,很少是免费的,并且学术数据库、期刊和图书的费用在逐年增加。图书馆必须为用户获取这些资源支付印刷版和电子版信息的费用。特别是外文期刊每年的费用都在增加,如果加上电子版的,在有些馆(如医学院校图书馆)中占图书购置费高达70%。
在图书馆或用户对期刊成本上升已不堪重负的时候,在欧美国家出现了开放存取这样一种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和出版机制,用户可以及时、免费、不受任何限制地通过网络获取各类文献,包括经过同行评议过的期刊文章、参考文献、技术报告、学位论文等全文信息,用于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动。如美国的arXiv电子印本文档库(http:www.arXiv.org)它涉及物理学、数学、非线性科学、计算机科学和一化生物等五个学科领域。又如Hig Wire Press(http://intl.highwire.org)是全球最大的免费提供全文的学术文献出版商,涉及生命科学、医学、物理学及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而PubMed Central(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http://www.plos.org)也免费提供一小部分专家评审的医学文献;Medline/PubMed(http://www.pubmed.gov),免费提供一小部分馆藏的电子图书。
开放存取机制也正逐步引入我国。中国开放存取文档库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http://prep.istic.ac.cn/eprint/index.jsp)、奇迹文库(http://www.qiji.cn/)。
但这也只是期刊网络出版业的冰山一角,也是有作者本身的充足科研经费或者某些科研资助机构的支持才能实现。而大部分的网上信息只能通过付费才能得以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费用通常是以所属人员及学生的数量为基础的(这可从CALLS引进数据库团购费用的分摊中体现)。由于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只局限于有效用户,在校外的用户必须通过图书馆网站,要设专门的身份认证系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才能访问图书馆资源。而这个身份认证也不简单,要有服务器支持。
可见网上信息并非都是免费的。
1.3 数据库使用很难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后台技术变得更为复杂,检索界面也越来越友好,检索速度越来越加快,检索结果越来越精确。许多数据库均设有很人性化的检索方式,如初级检索、高级检索、专业检索、单库检索、跨库检索等,供用户自行选择使用。有些数据库还设有自动词语匹配(ATM)的功能,输入的检索词若不用限定的字段,系统则到后台所附的规范词表中进行词语的核对、转换和检索,使系统能够实现自然语言检索。而这一切用户并无觉察,ATM寻找检索式中的单词或词组的同义词,然后用特殊的规则用匹配的词表扩大检索。如重庆维普提供的同义词查询,用户通过找到检索词的同义或近似的词,选择同义词以获得更多的检索结果。对于全文显示格式用户可选择下载PDF格式或者其他的格式,还可发Email到自己的电子邮箱或者发给朋友。大多数的结果还包括文摘、引文等重要信息,通过引文链接到更多期刊文献的全文。
外文数据库还具有词语拼写检查的功能,当用户不小心输入错误的字母时会自动辨认纠正,以得到正确的检索结果。如PubMed的自动词语匹配(ATM)、词语拼写检查、LinkOut(外部链接)。尤其是LinkOut(外部链接)功能,通过它可以从MEDLINE数据库链接到很多期刊文献的全文,而其中的Free LinkOut Journals提供了一部分供免费使用的电子期刊全文链接,这类期刊至少有两种类型:PMC中的免费电子期刊和网上免费电子期刊,在PubMed文摘格式的记录中有这些期刊的全文链接。
可见数据库的使用并不复杂,非常好用,可以减少查阅文献的时间,提高查全率和查次率。
1.4 搜索引擎能取代商用数据库
虽然网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搜索引擎对于人们获取一般的信息提供了比较快捷的检索途径,Google、百度、Yahoo等是当今网友查找信息的首选,而它们确实是有价值的工具,但当人们需要深层次的专业信息时,它们不能取代由公司提供的商业数据库;而且在检索界面上更远远比不上商业数据库友好。下面以Google为例说明“搜索引擎能取代商用数据库”的错误性。
Google(http://www.google.com)是当今互联网上最热门的通用搜索引擎,快速且易于使用。它擅长并定位于新闻发布,极易查到机构组织或用户倡导团体的名称。Google也链接到一些全文,开放式访问期刊文章,并已开始与一些商业数据库联结,如pubmed中的MEDLINE引文。但是,作为查找专业信息的检索工具,Google有几个缺陷。
首先,Google搜索结果通常包含赞助链接的商业网站,其搜索结果通常包括促销关注焦点的商业网站。因此,用户可能会发现前几页的信息与他们的检索无关。如我们在google上搜索“Community Psychology”得到的结果前三屏几乎都是书店、出版社、杂志社和一些专业网站、会议信息等,真正提供论文、图书全文的不到5%,有全文的也不知道是否经过同行评审,不能保证质量;又如搜索“外伤性脑损伤”,在检索结果中甚至出现几家医疗行为不当的网站。
用Google检索信息资源的另一个缺点是Google在World Wide Web搜索,而WWW是一个质量良莠不齐的信息海洋。虽然现在出现的Google学术搜索(http://www.scholar.google.com),正在与学术出版商合作,把这种海洋限制在研究学科的著作中,但Google Schola学术搜索不能确定它覆盖了哪些出版商。此外,Google学术搜索的纪录,从已知的来源如pubmed来看往往也并非完整。Google和Google学术搜索的检索结果按惯例把很多与结果有链接的网站放在结果的最前面,主要是出版物或者说出版机构,这种排序规则适合查找经典文章——经常被其他学者引用的,或是一篇引发公众评论的热点话题文章。但是,最近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图书就有可能被埋在Google搜索结果的深处。用户很难依靠Google来确定最新、权威的信息来支持他们的研究。
2 新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变化
2.1 快速提供数据库的全文链接
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最热门的新服务就是期刊无缝全文链接。全文链接采用的软件允许用户从一个资源库无缝链接到另一个资源库。当实施时,用户在数据库中查到某一篇期刊论文时,即可实施这篇文章的链接服务,而同时也可以看到该篇文章的引文,如果用户需要也可直接链接下载到这篇引文,而无需进入到相关数据库或者系统查找。用户不仅可以从全文数据库系统中直接下载全文,也可从二次文献中无缝链接到这些文献。
比如CNKI的知网节功能,将与用户检索到的某篇文献相关的文献进行链接,使文献按内容相关性链接为知识网络型数据库,用户可以直接获取相关文献的全文。
又如,假如可以使用MEDLINE数据库,那么从ISI Web of Science or PsyINFO找到的期刊引文即可直接链接下载到引文全文;检索图书馆的OPAC即可获取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也可下载到这些文献的电子版;或自动通过网上借书系统由图书馆送书上门(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有网上借还系统:http://210.36.69.4/search/login-borr.asp),或向馆际互借系统请求借阅该图书。
一些二次文献的数据库也正在提供他们自己的期刊全文网上链接。PubMed's LinkOut服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LinkOut允许用户从PubMed参考文献中直接链接到很多全文期刊文献。
此外,借助Web2.0技术,用户可向图书馆(数据库)定制自己所需的最新信息,一些重要的数据库甚至可以根据用户的研究方向、以往检索的特点为用户推送最新的相关信息,省掉了用户检索的时间。
2.2 网上馆际互借服务
很多图书馆用网上馆际互借系统取代了传统的馆际互借服务。现在高校教师对当地馆藏没有的图书或期刊全文提出请求不必离开办公室,所请求的材料经常是通过电子方式传递到馆员的桌面上。电子传递文献的周转时间通常小于纸质馆际纸本的互借,技术的更新能减少更多的借阅时间。如CASHL就可以提供许多中小型图书馆所无法拥有的资源,如果图书馆加入了这个系统,那么,用户只需在其提供的检索系统中进行检索,只要系统存有信息,用户经注册并被图书馆验证后,存入少量的资金(多数馆由图书馆提供启动金)即可向系统请求文献传递,只需输入本人的Email,1-2日即可获取全文。虽然目前对大多数的图书馆只能提供期刊的全文传递,而只对极少数馆提供图书的全文传递,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所有成员馆提供所有的服务将成为可能。
2.3 书目管理
手写的说明卡片和用打字机打印书目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利用Web2.0技术、系统的书目管理程序为研究者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像CNKI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和EndNote、Reference Manager、RefWorks服务,现在通过很多高校图书馆可以得到。这些工具允许用户组织他们的研究,从网上数据库引进参考文献,自动地产生书目和引文并插入文章中。书目管理程序也有利于作者之间的合作,通过允许多作者为享有一个账号的文章提供参考文献。
这些程序的优势各不相同。EndNote允许用户把图形,包括表和图表嵌入参考文献并链接到文件。Reference Manager允许研究人员在网上发布他们的数据库。RefWorks提供在线书目服务,允许研究人员从Internet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检索他们的个人数据库,并通过图书馆直接链接到提供的全文文献。
2.4 虚拟参考和教学服务
教师们越来越多地发现要利用图书馆服务和其资源,其实不用去物理图书馆,他们利用图书馆的有关问题在墙外也可以解决。为了支持图书馆用户,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正在利用网上参考服务来补充图书馆内的参考服务。馆员在提供传统的电话咨询和本人面对面咨询的基础之上增加了电子邮件、即时信息咨询和聊天服务。电子邮件参考允许馆员为教师提出的问题提供充分研究和详细解答。即时信息咨询和聊天服务,就像电话咨询和本人互动一样,给用户即时的反馈。所有形式的虚拟参考各有优点,馆员提供额外的引证文件(检索结果样本、PDF格式的期刊全文或网上参考)作为给他们答复的补充。这些都是图书馆在Web2.0技术支持下的用户服务新方式。
用户也在注意图书馆的网站可能已经有了他们提出的关于怎样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问题的答案,如果不知道,馆员就有必要对此进行宣传。当前越来越多的馆员正在用网络版的辅导和信息指南补充课堂教育和参考服务台的宣传手册。使图书馆网站不仅是它的电子资源门户,也是参考和教育服务的门户。从一个图书馆的主页,链接参考服务、FAQ'S,经常会得到其他图书馆的信息。
图书馆的参考咨询社区甚至为用户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使用户和咨询馆员都可以参与讨论重大问题。
收稿日期:2008-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