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论文_汤燕华

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论文_汤燕华

富阳区银湖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浙江省富阳市 311400

摘要:科技发展促进了我国农业迅速发展,大棚种植是最显著的科技成果。黄瓜可以清热解渴、利水消肿,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是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蔬菜品种。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需要对黄瓜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进行研究,以提高绿色黄瓜的供应量。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情况,以供参阅。

关键词:大棚黄瓜;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引言:随着大棚黄瓜种植技术的提高,黄瓜的产量、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可以提高蔬菜产量以及控制大棚蔬菜上市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气候对黄瓜种植的制约,因此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虽然大棚黄瓜种植技术日渐成熟,但在实际生产中仍旧存在不少需要格外重视的现实问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病虫害同样严重影响着大棚黄瓜的产量和口感,是黄瓜产业的一个发展瓶颈。

1大棚黄瓜种植技术

1.1选种和播种

在种植黄瓜之前,要做好黄瓜的选种工作。选择优质的黄瓜种,使其具有一定抗病虫害能力和良好的耐性。优质的黄瓜种,不仅对温度的变化具有良好的耐力,而且具有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选种完成后,需要对黄瓜种进行催芽处理,通常使用温水浸泡方式进行催芽。在播种前,需要整理大棚内的土壤,采用翻地的方式,让土壤保持一定的透气性,并施加基肥,主要是施加有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1.2幼苗处理

对黄瓜幼苗及时采用化学药品进行适当处理是十分必要而且极其重要的。当黄瓜苗长出2片小叶子的时候,种植者要通过喷洒适当剂量的乙烯利来使黄瓜雌花数量不断增多,进而提升黄瓜产量。在黄瓜幼苗出现3个叶子的时候,种植者要对黄瓜幼苗进行移苗。移苗之后还要适当控制好温度,也就是说白天和晚上要温度稍高一点,当黄瓜幼苗的生长稳定之后,就可以进行适当的降温处理。

1.3整地与移栽

在幼苗移栽之前,种植户应将大棚内土地进行翻整,首先,每亩施洒腐熟有机肥5000kg、尿素20kg,过磷酸钙75kg,钾肥30kg作为底肥,提高土地肥力。其次,对土地进行翻整,将底肥翻进土壤中,避免肥力散失,保障土壤平整、土质细腻,便于移植,提高幼苗存活率。当幼苗在苗床中长到二叶一心之后,利用乙烯利处理幼苗,提高苗株雌花数量,提高黄瓜产量。当幼苗长到三叶一心时,选择晴朗天气,将黄瓜幼苗分为大、中、小三等,搬运至定值垄旁,小苗种植在温室大棚中央部位,大苗种植在温室前部与东西两边,中苗种植在两者中央,保障苗株未来的整齐度。苗株定植时,将幼苗依照规定株距种植在田垄上,之后逐沟浇水,塞土、围苗,促进黄瓜苗新根快速成长。

1.4定植和吊索

黄瓜定植是影响黄瓜幼苗生长和黄瓜产量的重要环节。在定植之前,提前做好土壤松土和施肥。当土壤的温度、松软度、肥力达到定植要求后,可以进行黄瓜定植工作。定植时,行距要保持在60cm左右,株距保持在33cm左右。定植后,注意大棚内温度的变化。当黄瓜生长到12cm时,需要进行黄瓜吊索,通常是在黄瓜苗一侧使用竹棍,在黄瓜苗上吊线,保证黄瓜苗向上生长。该阶段黄瓜处于快速生长期,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合理控制大棚的温度。

1.5温度、水肥控制

黄瓜生育期要求有一定的昼夜温差,白天温度可以控制在25~30℃,夜间温度可以控制在13~18℃,有利于抑制植株徒长和防止落花落果。定苗后667m2追施氮肥15~20kg,抽蔓期、开花结果期667m2重施磷钾肥20~25kg。除施肥外,还要注意浇水促长。播种和移栽初期重点注意水分管理,确保出苗或成活。根瓜采收前后应控制浇水,结合除草浅耕保墒,并注意排水防涝。

1.6田间管理

在定植之后,种植户应严格控制大棚温度,早晨温度保持在30℃左右,下午棚内温度保持在20-25℃左右,上半夜棚内温度维持在16-17℃之间,下半夜棚内温度在11-13℃即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温度调节可利用自然通风进行温度调节,提高大棚内的氧气含量。在黄瓜苗株长到2-4叶之后,进行第一次中耕管理,5-6次即可,耕深在20-25cm之间,促进黄瓜苗株深层根的形成,保障黄瓜高产、稳产。在大棚黄瓜苗株长到4-6叶时,进行第二次中耕管理,耕深在10-15cm即可,促进黄瓜苗株中层根的形成。在黄瓜苗株长到8-12叶时,停止中耕,以此保障黄瓜苗株深、中、表层根俱全,提高黄瓜苗株粗壮度,提高黄瓜产量。此时,可对黄瓜苗株进行吊蔓,在厢侧间隔1.5-2.0m插入竹棍,每颗苗株间隔10cm,沿垄方向拉上一条直线,在每颗黄瓜秧上侧吊一根线,吊蔓期间,动作要轻,摘除下部病叶、黄叶、雄花、畸形瓜、病瓜等,保障黄瓜质量。

2病虫害防治

在黄瓜种植之前,就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土壤进行消毒,除去土壤中的有害病菌。黄瓜的快速生长期,也是黄瓜病虫害的高发期,在此期间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黄瓜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等。通常选择具有抗病害能力强的优质种子,可以有效控制黄瓜病害;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防治病害,需要控制农药的用量,用量过大会造成污染,同时损害幼苗。在黄瓜生长时,做好虫害的防治。白粉虱是最为常见的黄瓜虫害,对于白粉虱的防治,可以使用黄板诱杀其成虫;也可以使用生物控制,引入丽蚜小蜂,实现对白粉虱的控制,减少药物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节约成本。对于蚜虫的控制,可以在初期将损害严重的叶片摘除,同时保证黄瓜的通风。如果蚜虫虫害比较严重,则需要进行药剂控制。

2.1对症下药

大棚黄瓜病虫害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防治方法。针对霜霉病物理防治方法可以采用高温焖棚的办法,主要是在晴天中午给黄瓜植株浇透水后把大棚密闭,增加大棚温度达46℃左右约2个小时,再进行通风降温。针对霜霉病化学防治方法一般是用百菌清烟剂进行熏棚;针对角斑病的防治主要是对种子进行处理,黄瓜种子在种植前要用70℃恒温灭菌72小时,之后再用清水冲洗并催芽。如果黄瓜进行连种则需要选择没有发病的黄瓜植株来留种。要加强田间管理,对于染病植株要及时清理,降低大棚内湿度。针对灰霉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进行植株喷洒,同时要密切关注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加强肥和水的管理,及时将染病植株清理掉。针对枯萎病可以通过嫁接方法预防,或使用药剂进行灭菌;针对根结线虫病可以对种植地块进行深翻,同时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增加施肥量。

2.2综合防治对于综合防治

一是要做好预防。在先进技术种植的基础上做好病虫害的预防是比较重要的。黄瓜播种前或定植后可以用硫酸铜杀菌剂对土壤进行杀菌处理,同时还要定期喷洒安全的消毒药液,如高锰酸钾消毒液等。二是注意生态防治。黄瓜比较喜欢潮湿的地块,不仅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水分,空气中也要有足够水分,同时利用薄膜保护的措施,对地面进行地膜覆盖,这样也可以阻止水分蒸发。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导致一些病虫害的发生,主要是白粉病等的发生。大棚内高温度和高湿度是病虫害最容易发生的环境,应该利用高温高湿条件,因势利导,预防高温高湿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保证大棚黄瓜高产高质。三是要少使用农药,农药的少量使用可以减少污染。按照蔬菜的生产要求,低污染、低残留的无公害黄瓜是比较受欢迎的,所以在黄瓜感染病虫害时,要选用一药多用的药剂,尽量能一种农药达到杀灭多种病菌的作用,以减少黄瓜的污染。

结束语:黄瓜是大众乐于接受,喜爱的蔬菜,随着北京周边蔬菜市场对黄瓜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廊坊市作为蔬菜输出大市,对于黄瓜的种植十分重视,运用科学的大棚黄瓜的种植管理技术,不断促进黄瓜的增产、增质,有效防止虫害,消除了大众对于黄瓜品质的顾虑,真正做到绿色无公害的健康蔬菜,目前已经可以满足北京周边蔬菜市场及其他各地对黄瓜的需求,同时加快了廊坊市的蔬菜种植基地的建设的进度。

参考文献:

[1]兰德岭.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18(26)

[2]孙喜.浅谈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意[J].农民致富之友.2016(09)

[3]赵强.大棚黄瓜种植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7(02)

论文作者:汤燕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论文_汤燕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