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论文_李 燕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论文_李 燕

李 燕 济南市长清区乐天中学 250300

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发现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如下问题:或是空话连篇,或是假腔假调,或是缺乏想象力、创造力。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学生脱离生活、为作文而作文则是主要原因。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让学生写出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作品。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呢?下面略谈一下我的几点浅见:

一、通过阅读、欣赏,去感知生活、触摸生活

语文教学的阅读、欣赏过程,实际就是作文指导和写作意识的渗透过程。

首先,使学生能透过阅读感知生活。

我们要在阅读指导中帮助学生撩去那些文学巨匠们的神秘面纱,将作品中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拉近,使他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巨人的视野感知生活。

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生活感知的直观性。

在指导阅读时,教师要自觉地运用录像、幻灯、图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对生活感悟的潜在力。

如在《三峡》的讲解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把诗中的图画与现实生活的图景重合,把诗中的意境更直观地传导给学生,我播放了长江三峡的录像带。一下子,课文中的“绝崦”、“悬泉”、“秋猿”变成了视觉体验,增强了直观性;同时,再加上播音员配合画面那深情的诵读,更使学生深深体味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又请美术教师把长江三峡风景照挂在黑板上,请学生先思考后口头作文,要求学生从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出发,任意想象。学生们思维异常活跃,兴趣高涨,一节课有二十几名学生作了口头作文。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感知生活——包括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才能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通过观察、积累,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

人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和创造力,都是生活磨炼所赋予的。生活每天都给人以启迪,如何捕捉并且留住它们?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注意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

我班学生曾有一篇名为《邻里情》的习作发表在一个刊物上。《邻里情》的创作便是她多年日记积累、观察生活的结果。她在介绍写这篇习作过程时说:“我日记中有两个生活小片断,一个取材于我邻居家孩子爱养宠物狗却不顾及别人反感的故事,另一个是邻居突然发病众人齐伸援手的事。我把它们放在一个矛盾统一体中,反映了我对生活的理解与思索。”这正说明,生活的积累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上的重要性:积累是创作的前提,创作是积累的必然结果。

积累,不可缺少,但对生活的观察更重要。作文教学要求我们指导学生不断地观察生活,去体验生活的真谛。我班有一位平时很喜欢诗歌的女生,在我们学完“当代诗歌”这一单元之后,她也试着写了一首名为《水中花》的诗。诗的语言优美流畅,节奏富于韵律美,从文字形式上看不可谓不优美,但思想内容上却有所欠缺。为此,我引导她到自然中向生活讨教、寻求答案:在公园,她细心观察了荷花、水波、水草、人群,并把这些景物都细致而生动地进行了描绘。由于有了细致的观察,她的诗生动了许多,但景物与感情之间却还留有很大的断层。我又指导她回忆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引导她联想景与情的关系,激起了她对生活在美好社会中的激情。于是再修改时,她把景物融入欢乐幸福的情感中,诗中的景、人、物、情都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审美意识。

三、通过讨论、交流,去探究生活、表现生活

学生的生活积累是有限的,但每个学生对生活的某个侧面还是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为提高学生对生活有较深刻、完整的认识,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批评、争鸣,以便他们取长补短。

我把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美”的事物作为作文讲解的突破点和落脚点。在《我的一家》这个命题作文中,有一位新生写他们家人怀着欣喜的心情把她送到我们学校,但我所掌握的情况却是她没有工作的父母为她能进这所重点中学借了别人许多的钱,且怄了一肚子气。我指出:作文只有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才会发现“善”,才会产生真情实感。后来她在重写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我离家的时候父亲在家喝醉了酒,嚎啕大哭。只有奶奶和妈妈、小妹默默地送我到村口的小桥边。微风吹拂着奶奶的白发,夕阳映着母亲那忧郁的双眼,只有不经世的小妹面带笑容与我轻轻挥手。当我即将走上大道的时候,回眸远望无垠的阡陌中孤零零的三个身影,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我将这两篇文章让学生们去品评、比较:一个假腔假调,一个感情厚重。这篇作文的讲评使学生在理解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深刻地懂得了作文要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

宋朝著名诗人严羽曾经在《沧浪诗话》中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真正要学写诗,必须在诗外下功夫,也就是需要生活实践。学诗如此,写作何尝不是?

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有把握了这个大方向,学生才能写出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作文。

论文作者:李 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6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6

标签:;  ;  ;  ;  ;  ;  ;  ;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论文_李 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