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的压力分析及减压探讨周晓玲论文_周晓玲

周晓玲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 甘肃庆阳 745000

【摘 要】目的 分析助产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并总结有效的减压措施,以为产妇提供高质量的助产服务。方法 分别选取本院助产士30名及普通护士30名进行调查分析,对比分析助产士与普通护士的压力指数评分。结果 助产士的压力指数评分明显高于普通护士,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助产士处于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其心理压力要比其他科室的护士高。因此,需要对助产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减压措施,以保持自身的健康,从而为孕妇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助产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减压措施

母婴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这就使得产妇自身及社会对助产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产房相对于其他病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助产士的工作压力,严重的会对身心健康造成损伤,降低了工作质量。因此,助产士应在掌握专业助产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心理压力承受能力,并能够自己减压,从而为孕妇提供高质量的助产服务。本研究选取了本院助产士和普通护士进行调查,以分析助产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减压措施,现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助产士30名,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普通护士30名,将其设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均在23-38岁之间,且均没有内分泌、心理障碍及其他重大疾病,在过去一年里没有发生重大的生活遭遇。两组研究对象除了工作环境不同,其他方面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调查对比价值。

1.2方法

对两组研究对象由6名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问卷调查,共设有30个问题,发放30份问卷,回收30份,回收率为100%。并使用压力指数评分表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助产专业及工作本身的问题,工作时间及工作量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问题等。共分0-30分,得分越高则说明压力越大。

1.3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使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心理压力源记为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心理压力指数评分比较

研究组的压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两组各心理压力源评分比较

在高风险的工作问题、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问题、超负荷的工作量、管理及人际关系问题、不良的工作环境问题上,研究组的得分明显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3.1助产士高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

3.1.1工作环境风险大

妊娠分娩的特殊性决定了产房助产士的工作性质不同于其他科室的护士。产妇在待产过程中情况变化复杂,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较大。助产士工作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1]。同时,人们对于产科职业的高风险认识不到位,片面地认为分娩不会出现并发症,而一旦在产程中发生异常将不能接受,便把责任推到医护人员的身上,增加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3.1.2工作性质特殊,工作量大

产房工作性质极为特殊,急诊人员多,工作量大,而工作人员相对短缺,超负荷的工作量使得助产士心理压力增加。产房助产士在提高助产技术的同时,要给产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助产士要认真仔细地给每一个孕产妇做好产前检查,严密监测胎心、宫缩和产程进展情况,还要做好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产房助产士上班时总是思想高度紧张。工作时间的特殊导致助产士身心疲惫,再加上工作与家庭间的冲突,从而增加了其心理压力。

3.1.3助产士应对职业压力的心理素质不佳

随着经济的发展,陪产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孕妇的不良情绪及家属对新生儿的高期望都转嫁到助产士身上,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助产士的心理压力。产房助产士普遍是助产专业毕业,但心理学知识较为缺乏,很少进行专门的心理知识培训,有压力也不会进行自我调节,容易发生心理障碍,严重的影响身心健康[2]。

3.1.5缺乏社会支持,职业危机感强

长时间以来,助产士工作得不到社会的支持,使得其内心的期望与现实发生了冲突,心理得不到平衡,从而无法找到职业归属感。同时竞争机制增加了助产士的职业压力,增加了助产士的职业危机感。尤其是女性担负着各种角色,各方面的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3.2减压措施

3.2.1创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机制

在产科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助产士实施人性化管理,一切从人出发,不断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工作中,并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应建立在非权利与权利管理二者相结合的基础上,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内在动力,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3.2.2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举行多种娱乐活动

根据实际情况改善产房的工作环境,营造出融洽的工作氛围。可在产房内播放一些轻音乐,有利于舒缓护士的心理,对于缓解工作疲劳大有益处;同时,可在科室内举行一些娱乐活动,能够有效地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作为一种良好的发泄方式可起到积极作用。

3.2.3加强心理素质的培训,提升助产士的角色适应能力

定期对助产士进行心理素质培训,让助产士摆正自己的位置,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以及在工作中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心态,以良好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中[3]。

总之,助产士工作环境具有高风险性,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多关注助产士的工作状态,实施人性化管理,了解其更多的需要,使其能够增强自身的职业感。同时,助产士在掌握专业的分娩助产知识外,还要加强心理知识学习,不断调整自身的心理,能够以一种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从而为孕妇提供高质量的助产服务。

参考文献:

[1]常洪湘.助产士心理压力分析及减压方法探讨[J].人人健康,2016(23):4-5.

[2]胡娟.产房助产士的心理压力分析和方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297-297.

[3]刘杨.探讨助产士压力产生及减压方法[J].中外女性健康月刊,2013(4):32-32.

论文作者:周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9

标签:;  ;  ;  ;  ;  ;  ;  ;  

助产士的压力分析及减压探讨周晓玲论文_周晓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