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南皮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沧州 061500
摘要:输电线路作为电网系统中的重要构成,其安全运行的必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就现阶段其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种种外界干扰因素分析,应当通过建立智能化运维技术、研发自动检测检修设备以及构建一体化运维体系来保障其安全运行,并为我国电网系统的运行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主要对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引言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输电线路建设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影响线路运行安全稳定性,伴随社会建设稳步发展,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对电力需求量持续攀升,为此电力部门应从加强维护检修人员综合素养,做好防护输电线路宣传教育,加强输电线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健全检测系统等有效措施,控制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因素,提升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稳定性,保障人们在日常生活与生产过程中的用电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电力基石。
1输电线路的运行环境
我国面积广大、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解决十数亿人的用电问题,本身就是一件复杂的工程,在建国初期,我国年人均用电量不到0.08千瓦时,截止2017年,我国人均用电量达到5000千瓦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想要完整供应如此巨大的电力市场,其电网构架和布局必然要经过特殊设计,这对于输电线路的供应压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在广大乡镇地区,进行输电线路的供给又成为一件复杂的事情,加上多山、高原等恶劣的地理环境,为输电线路的布置和供给又增添了不少难度;在自然因素影响为,生物因素如鸟类排泄物对管线和电缆的腐蚀,以及第三方人为的破坏,都是当前我国输电线路运行环境中面临的潜在威胁,需要对这些影响安全的因素加以识别和防范。
2分析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因素
2.1人为因素
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人为因素是造成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指数下降的首要因素,其主要影响因素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非电力工作人员的消极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应输电线路保护意识差,作出有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行为;二是输电线路工作人员。输电线路工作人员作为对相关线路进行日常维护的重要人员,因维护意识差、养护技术低及线路保修设备配备不足等因素,造成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指数降低的现象屡见不鲜,间接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稳定性。
2.2自然因素
在自然界中狂风会增加输电线路运行故障形成跳闸现象,如若风力强劲,将刮断电线及其支撑杆,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暴雪在我国北方较为常见,这种自然现象会加重输电线路外在负荷,一旦出现冰冻现象,将极易损坏输电线路,降低其使用寿命,影响其安全稳定性。
2.3雷电因素
雷电已然成为影响线路安全稳定性的主导因素,在雷电频发地域,输电线路会受雷电侵袭干扰并且产生电火花,严重时会引发电起火,对附近居民与供电行业带来消极影响,一旦输电线路出现雷击,将出现雷电跳闸现象,影响系统运行稳定性,为提升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指数,技术人员在易受雷击线路上加置防雷装置,防雷设备安装不当,无法起到防雷作用,同时还会引发雷电故障,降低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其他因素
为了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用电需求,我国政府加强输电线路加设规划投入力度,输电线路架设面积广,线路复杂多变,进而满足不同地区用电需求,确保电力可深至我国各个地区,其中架设在森林地区的输电线路,容易受到森林大火的影响,出现影响运行安全的现象,在林中的飞鸟,会停歇在线路上,啄咬输电线路表皮,一旦绝缘皮被破坏,加之露水、雨雪、霜降等自然现象影响,将造成输电线路短路现象,影响其运行安全稳定性。
3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防治措施
3.1建立智能化运维技术
智能化运维技术主要应用于智能运维系统,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对输电线路进行警示装置的安装,并利用警示装置反应的声音、光线等现象对输电线路安全使用进行实时监测。智能化运维技术在输电线路发生事故时,会出现相应的报警信号,并且并通过报警信号刺激监测系统的末端,进而起到警示作用。这一技术的应用主要针对输电线路遭受外力而受到损坏的情况,因此其中涉及了一些关于功率计算的技术知识。在智能化运维技术设备安装时,应当考虑到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发生问题后可能出现的供电暂时性中断问题,并基于此选择太阳能供电系统作为取电、用电方式。
3.2研发自动检修设备
由于近年来我国居民用电需求不断增大,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数量等也在不断提升,因此输电线路安全运行需要建立在诸多电路同时正常使用的前提之下。而鉴于当前我国电力网络覆盖较广,而电力维修技术人员数量较少,应当研发一种自动检修设备用于对部分重要电路的应急检修。自动检修设备的研发与应用目的是为了缓解当前电力维修技术人员的巨大压力,因此,自动检修系统并非单纯关注“检”或“修”,而是要双管齐下,双效合一。目前,我国已经有电力项目正式开启了在线监测,但由于技术水平不足,这种监测起到的效用近乎微弱。基于这种现状,应当开发出更加稳定的电源、电子器件用于对输电线路的检修。
3.3构建一体化运维体系
在智能化运维技术与自动检修设备取得一定应用成绩后,技术人员应当将输电线路安全运行防治措施的重点放到一体化运维体系的建设中。这一体系应当既包含智能化运维技术的优势功能,又包含自动化检修设备的实用性功能,通过这两项的结合,实现输电线路的实时安全检测。而在系统的实际构建中,应当将无人机技术等加入巡检系统之中,以此构建出更加机械化且高效率的一体化运维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该体系首先需要通过实时监测找出受损的输电线路段,对其实时状态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与预警。该体系需要较为庞大的数据库用以储存输电线路受损、维护信息,并将此作为基础建立起颇具雏形的故障分析系统,进而通过多次故障处理积累经验,提升性能,促进输电线路系统恢复能力的提升。
3.4对输电线路进行合理设计与改造
勘察好线路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后,还要确保输电线路的射线长度控制在正常的范畴中,不能让城市建筑、园林绿化或其余项目同输电线路的架设产生冲突。然后,还需完善基础的设计工作,结合当地的地质情况,尽量采用桩基础的方式展开设计,在确保塔基质量的同时,还减少了开挖量。挑选杆塔的时候,需要选用机械强度较高的杆塔,否则其容易遭受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引发折断、坍塌等问题。如果是在地形条件复杂、土壤电阻率低的地方架设输电线路,则需要全面做好防雷工作,安装好避雷线、避雷器等,并优化线路的绝缘功能。而对于输电线路的改造,则应当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适时开展放电电压试验与绝缘电子试验,消除安全隐患。
结束语
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关系到社会发展秩序的稳定,由于自然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原因,使输电线路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对此,供电部门要正确认识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重要性,做好恶劣天气状况的应对措施,对电缆材料做好严格的质量把关,加强对电网环境的监控,避免人为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望本文研究内容得到相关单位及部门的重视,做好多种条件下的输电线路安全防治与质量控制,更多地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电力供应服务。
参考文献:
[1]杨雪城.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8(7):192.
[2]邓世杰.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6(4X):10050-10051.
[3]钟意诞.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6,34(21):191-192.
[4]任意.试析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石油石化,2017,42(9):058-060.
论文作者:刘海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线路论文; 因素论文; 电力论文; 防治措施论文; 现象论文; 技术论文; 我国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