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高等教育投入的市场定位_大学论文

西方高等教育投入的市场定位_大学论文

西方一些国家高教投入的市场导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教论文,市场导向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导言

当今西方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大都实现市场经济。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在社会各项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切生产要素及各种产品都进入统一的开放市场。市场运用竞争机制、价格杠杆调节供求关系,进而将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部门中去。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运行方式的核心是竞争,主要是劳动力竞争、财力竞争和物质产品竞争。现代西方社会竞争渗透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教育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波击。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复杂劳动力和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在其运行过程中的每一阶段,包括各种资源的投入、人才的培养和最终产品形成,无不随着外部环境和市场行情的涨落而不断作出相应的反应。可以说,高等教育与市场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西方许多国家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市场的适应性。例如,高教经费中除政府拨款外的多渠道筹集部分会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高校之间为争夺生源,以获取更多的学费收入,必然要展开激烈的生源大战;高校为获取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的捐赠与资助,必然会在学校质量、教学管理等方面展开竞争。其实,即使在政府的拨款方面,竞争又何尝不存在呢?此外,高校教师队伍、毕业生分配也会受到人才市场的影响:办学所需要的物资也要通过市场来配置等等。总的说来,高校面向市场是多方面的,如生源市场、人才劳务市场、技术市场、资金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物质产品市场等等。本文旨对西方一些国家高等教育投入与市场的关系作些初步探讨与分析,以便为确定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政策获取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二、与高教投入有关的几类市场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的投入涉及人、财、物三个方面。人力投入主要指教师与学生的投入,与之相关的是教师市场和生源市场:财即指高教经费,与之相关的是金融市场;物即指的是办学所需要的物质,与之相关的有房地产市场、物质产品市场等。

教师市场。西方发达国家,教师行业有严格的资格评审制度,必须通过政府举办的教师资格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书才能任教。例如法国国民教育部对教授和讲师均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对申请者的条件亦有明确规定:教授应获得国家博士学衔,至少从事两年以上主课教学工作;能以本身的研究项目带动科研,领导某个“培养与研究单位;的工作;能担任博士论文答辩评审委员会主席职务,指导博士研究生和其他教师的进修。讲师应当能够担任辅导课和实践课的教学,进修某项科学研究;文、理科的讲师一般应有第三阶段博士学衔;法律、政治、经济管理等学科的讲师应获得国家博士学衔;所有讲师都必须在高校任教两年以上。严格的资格评审制度促进了师资市场的激烈竞争,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改善。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教师流动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政府鼓励教师在不损害学校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自由流动。在师资市场上,决定人才流向的很重要的机制是工资待遇,而工资待遇又随人才的供求变化而涨落,优秀学者和人才将供不应求,工资待遇高的部门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大,因此,为挽留和吸引本校优秀教师及他校最优秀的教授,各校纷纷采取多种优急措施,如提高薪资,解决职称、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等。流动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人才成长提供新环境;使各种人才都找到最适合发挥自己才干的工作从而人尽其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就在于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高校人才流动,一方面带动了学术思想的交流和沟通,吐故纳新,实现师资队伍优化配置,推进了科研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教师流动,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有助于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条件的改善。

生源市场。在社会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个人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教育需求的重要杠杆,学生对于要不要上大学、上哪所大学及学习什么专业都有充分的选择权。高校的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吸引足够的学生,在校学生越多,高校获得的政府拨款收入与学费收入也就越多。例如,美国的州立院校从州政府获得的经费数额主要取决于所能吸引的学生的数量,学生越多,州政府的拨款额越多;而数目众多的私立院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费收入,因此,高校为争取更多的学生采取了种种措施,相互之间竞争十分激烈。为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在美国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高等院校,有小型学院,也有巨型大学;有教会院校;也有世俗院校;有男女分校,也有男女合校;有公立院校也有私立院校;有职业院校也有文科院校等等。高校的专业设置也是学生择校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为学生提供了千变万化的专业设置计划,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学习。生源市场的竞争促进了美国多样化高教机构的建立和灵活的课程计划的设置。

资金市场。西方发达国家因各国高教管理体制的不同,所以对高校经费的配置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配制模式:

政府控制模式。这是大多数发达国家采取的主要模式。以德国、法国和英国为代表。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分配资源的方式。具体又可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就是中央政府直接规定高教经费的定额、配置重点和方向,德国是突出代表。德国大部分高校属国立,学生上学免费,只有极少数是私立的,如教会办的神学院。所以,高校的教育经费几乎全部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各州政府主管各州的高校,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拨款建设高等学校。政府十分重视高教投入,随着经济发展,用于教育的经费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1965~1986年的22年间,社会总产值增长了4.3倍,教育总经费增长了5.6倍,高教经费增长了6.3倍,〔1〕从70年代后期至今,高校经费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目前,高校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1/4,占财政总支出的3.6%,占社会生产总值的1.2%,〔2〕德国政府通过对高校的大量投入,加强对高校的影响。

间接控制是由国家委托一种特别机构管理高教经费,例如英国的大学拨款委员会,它介于政府和高校之间,既对中央政府负责,同时又对高校负责,避免了政府对高校的过多行政干预,赋予高校一定的自主权。在英国,教育被认为是政府的事业,教育开支被视作一种投资,1963年《罗宾斯报告》的作者曾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假如一连串的核爆炸只摧毁了世界上的物质财富而保留下了受过教育的公民的话,无需多久就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但是,如果被消失的是受到教育的公民的话,那么即使建筑物和机器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要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则可能要比欧洲中世纪更长的时间。”〔3〕因此,“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把教育开支看作是一种投资。将资源用于青年人的培训可看作是与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投资一样的投资方式。仅从提高未来的生产率这一点来考虑,一个忽视教育的社会正如一个忽视物质积累的社会同样愚昧。古典经济学家——他们是教育的伟大支持者——在发明‘人力资本’一词时完全考虑了这一点。”〔4〕《罗宾斯报告》的发表揭开了战后英国高教大发展的序幕。据1964~1965年资料统计,全英42所大学和高级技术学院共有学生156,000人,经费开支和学生津贴共1.4亿英镑,平均每个学生需花900英镑。〔5〕英国政府的资助大大推动了高教事业的发展。80年代以来,随着受教育人数的增多和高教成本的不断提高,仅靠政府拨款已不足以维持高校的生存,迫切要求高校多渠道筹集资金。1981年“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在法国召开的“80年代国际高等教育会议”中提出未来世界各国将更施加压力使学生负担较多的教育成本,缴费上学已成为许多国家高教发展的共同趋势。为配合这一措施的施行,许多国家的政府都积极采取系列辅助政策,如设立奖学金,制定学生助学贷款计划及实施细则等等。1971年德国通过“联邦教育促进法”,开始时,教育资助只作为补贴。1974年,教育资助改为一部分是补贴,一部分是要偿还的贷款。1983年全部改为要偿还的贷款。1990年,改为50%是补贴,50%是要偿还的贷款,教育资助的对象除了大学生外,还有某些专科学校,各种夜校和成人中学的学生。据1990年统计,约有29万多名大学生和14万多名其他学生得到教育资助。〔6〕贷学金由银行执行,奖学金由政府、 企业或个人捐助设立,由学校执行,今后,高校将会逐步涉足资金市场,拓宽经费来源。

与企业合作,争取企业的资助,这也已成为80年代以来高教投资的又一重要源头。不久前,法国教育部在一份题为《为适应21世纪的世界而改革高等教育》的报告中指出,“在失业现象严重,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大学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与经济界紧密合作。“高等教育只有打开大门,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并与经济、企业界密切合作,才能跟上社会不断发展的深刻变化。真正满足社会的需要。”〔7〕德国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充分反映了这一发展趋势。德国高校的科研经费有三个来源:一是自给资金,即高校作为社团,有自己的财源,包括科研单位、教学医院等的收入,以及房产、地产和证券等方面的收入,但这笔钱数量有限;二是高校每年从国家预算中得到高等教育经费,又称“基本经费”。这笔钱主要用于教学,只有一小部分用于科研,包括科研的基础装备,仪器购置和人员工资等;三是所谓的“第三资金”,是指为了促进科研的发展以及资助培养科学新生力量,作为对高等教育的追加预算。“第三资金”来自许多方面,主要有联邦研究与技术部和其他有关的联邦专业部、经济界、各基金会以及其他来源。“第三基金”对高校的科研来说十分重要,“第三资金”的多少,往往被看作是衡量一个学校科研成绩的标志。因此,在各高校之间以及校内与校外研究机构之间经常为争取“第三资金”开展激烈的竞争。为了增强竞争机制,近年来,国家正逐步减少基本经费,促使各高校积极与经济界和其他社会机构合作,获取更多的“第三基金”。

市场调节模式。此类模式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美国是个崇尚市场经济的国家。自由、平等、竞争是美国人的信念,也是他们行为的准则。由于高校所得到的政府拨款十分有限,据统计,1984—1985年度美国公立高校政府的拨款数额仅占其经费总额的39%,〔8〕,私立院校政府的资助更少,高校大部分经费来自其他渠道,如学生的学费、企事业团体的捐赠、私人赞助以及学校校产收入等。近几年来,由于教育质量普遍下降,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1983年4月,美国全国教育质量委员会在对美国教育质量下降作了广泛的调查后,发表了《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仅就增加教育经费一项来看,1989—1990年度美国政府经费达到创记录的3,530亿美元,比同年度国防预算开支高出500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8%,〔9〕高教经费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政府拨款数额的增加还远远不能满足日益膨胀的高教需求,资金市场对美国高校的影响比欧美其他发达国家更为强烈。高校在资金市场上是否处于有利地位,一方面取决于学校自身的声誉,学校的声誉高,其所获得的赞助和捐赠自然多,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应当建立一套灵活适应市场变动的机制。美国的许多大学都设立了校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基本由校外人士组成,各高校董事会对校外各界人士的选择并无统一标准,主要考虑其社会影响以及能否为学校争取经费,这就从组织上保证和加强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增强了高校参与基金市场竞争的能力。此外,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合作教育”又在美国悄然兴起,高校与企业合作,通过人才的共同培养与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推广和应用等一系列手段,增加高校的资金投入。1983年4月,由企业家和教育家共同发表了《美国的竞争性挑战,——全国应作出反应》的报告,着重论述了高教界与企业界相互合作的可能性、迫切性、必要性,反映了两者的共同利益,使得一直急需科学技术的企业界和若干资金匮乏、生源不足和师资超编的高校均感“柳暗花明”,开始携手合作,企业为高校提供资助,高校为企业搞科研承包、技术咨询,并合作进行科研,联合办学,共建科学园。由于高校与企业界互相受益的吸引力,使得“合作教育”充满了活力,大大缓解了高校在资金、师资方面的压力。

其他市场。高校要进行科研就必需具有校舍、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基本条件。这就不可避免的要参与房地产市场和物质产品市场。这类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涨落会对高校的需求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高校的成本核算和教学、科研的质量。因此,这类市场也是影响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容忽视。高校应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房地产市场和物质产品市场,促进物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市场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

以上分析了与高教投入有关的几类市场。的确,市场在高教运行机制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对稀缺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引导高校发展的方向。

市场竞争机制对高校发展的正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市场竞争机制促成了高教体系的多样化和专业设置的灵活性。由于社会不同阶层对高教有着各不相同的需求,需要高校及时了解市场供求状况,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以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竞争也必然会导致高教体系的多样化。例如在美国,既有象哈佛和斯坦福这样被人称为一流的大学,也有象威廉——玛利、威里斯利等四年制的学院,规模宏大的州立大学也以其学费的低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吸引了大批学生,即使是两年制的社区学院近年来也发展很快,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必不可少的大量的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吸引了美国将近1/3的大学生。如此多样化的高教机构必定能够适应社会和经济形势的变化,满足社会的需求。

第二,市场竞争机制使得高校充满活力,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通过竞争,高校拓宽经费筹集渠道,增强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师资市场的建立为有志于教育且具备教师资格的人求职、就业及学校招聘教师提供了专门的场所和机会,同时为师资培养机构提供办学信息,以便及时调整专业、层次结构和办学规模,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同时,通过教师流动,高校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提高了教学和科研质量;另外,“合作教育”的兴起,使得企业界可以不断用新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高校也可以不断地用生产实践中的新发明和新经验来充实教学,高校和企业互促互补、共同发展。因此,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中,一些高校不断完善、发展壮大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先进的大学,而有一些高校因为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需求,逐渐衰退乃至消失。与此同时,又不断地有新的学校建立,适应新的市场需要。这样,高校就处于一种永恒不断的动态发展之中,适应着社会发展的要求。

尽管如此,由于市场自身的缺陷,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短期效应,对高校的发展会产生负面效应,其主要表现为:

首先,在资金和生源短缺时期,过激竞争会降低高校办学质量,影响学生求学。高校参与资金市场,并不意味着政府什么都不管,而任由学校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波峰浪谷中拚个你死我活,那样,必定会伤害学校的元气,尤其是一些竞争力量较弱但又为国家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学科、人文学科。这些学校和学科国家仍给予一定程度的扶持,将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促进高教事业的均衡发展。在入学适龄人口数量减少、生源短缺的时候,市场竞争的弊病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招收更多的学生,很多学校降低了入学标准,采取咄咄逼人的销售技巧,有的学院开设空洞无物的花架子课程,有的发动宣传攻势,吹嘘本校,贬低它校,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影响学生求学。

其次,即使是公平竞争,也可能导致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由于没有中央政府的统一规划,完全依靠市场来调节专业和课程设置,致使各大学专业重复设置,降低资源的利用率。另外,在竞争中,高校领导和教授花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科学家们用将近10—20%的时间准备捐款申请、接受视察或参加专家评审小组审议其他调研者的建议,他们越来越多地把本应用于教学和科研的时间与精力转移到筹集款项,和校友谈话或与未来学生会面,这实在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最后,竞争有可能会使高校过于商业化。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高校必须自谋生路,越来越多的高校纷纷提高学费水平,私立院校尤其如此。但是,与较高的生均成本相对应的却是教学质量的下降,学校变成盈利性机构。此外,为了能从企业界获取经费资助,大学不得不允许企业干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管理,企业往往会对大学施加压力,迫使学校同意推迟科研成果的发表,以使企业能赢得时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并从中谋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大学自主办学的权力。

总之,在高等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仅仅依赖市场单方面的调节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政府的宏观调控。目前,西方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高教运行体制正由单体单向逐步向多体多向发展,即由原来单一的政府控制模式或市场调节模式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通过立法、拨款、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形成国家、社会团体、市场和高校自身四体共同参与的模式,促使高校永葆活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1〕、〔2〕、〔6〕《当今德国教育概览》,李昌芳、梁翠英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2月第1版

〔3〕《Robbing Report》P205

〔4〕《Robbing Report》P204

〔5〕《战后英国教育研究》,王承绪、徐辉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

〔7〕《光明日报》1991年9月6日

〔8〕、〔9〕:《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王英杰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年第1版

标签:;  ;  ;  

西方高等教育投入的市场定位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