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分析论文_杜伟明,吴云雷

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分析论文_杜伟明,吴云雷

杜伟明 吴云雷

辽阳石油化纤有限公司建修公司 辽宁省辽阳市 111003

摘要:受限空间作业是石化行业检维修与技改项目中常见的作业类型。这类作业场所大都存在空间狭小、通风不畅、密闭、半封闭,且缺氧易聚集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情况。作业人员一旦遇险,救援难度大,施救不当又导致伤亡扩大。近年来受限空间作业发生的中毒、窒息等死亡事故屡见不鲜,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本文针对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受限空间;中毒窒息;防范措施;应急

引言:

受限空间作业是指在相对密闭、通风不良的有限空间进行的工作,其过程有可能发生窒息、中毒、火灾、爆炸等危险事件。其可分为三类,密闭设备作业、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地上有限空间作业,熔炼车间的艾萨炉、余热锅炉、电炉、转炉、沉降室、钟罩阀、烟管、水渣池及制氧站塔、罐、管,硫酸车间的各电收尘、塔、罐、管、污水池、浓缩池,以及各密闭或半密闭的水箱、化粪池、暗沟等。

1.受限空间内作业的事故类型及危害

1.1受限空间内作业环境

通常作业空间较为狭小,工作不便,通风不理想,聚积的有害气体无法扩散;另外作业空间可能存在危险化学品,处理不完全或者隔离措施不当也将引发危险,

有毒有害气体液体浓度过高,引发危险。此外,生产过程或者危险品储存也可能引发生化反应,其产生的有害气体挥发,在空气不流通的受限空间内形成高浓度有害气体。其中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其无味的性质会使工作人员忽略其危险,导致中毒。

1.2危险性大

作业空间内可能存在用电设备破损漏电或者相关设备并未进行挂牌标识,导致作业中触电或设备触发启动或者机械、坠物等都会造成危险。而作业人员中毒、窒息等危险事故发生突然,致命性较强,紧急救援依旧无法保障其安全性。

1.3 施救困境分析

因管理松懈及工作中养成的坏习惯,一些作业人员未将安全意识差放在第一位,一味以平常基础的受限空间作业为标准进行执行,在操作中忽略自己的操作规范,甚至缩减必要程序对环境的辨识及相关措施一味以以往经验进行套取处理,缺乏客观的判断。而受限空间以外的配套救援预案工作执行也模棱两可,仅提出问题却缺乏实际的措施准备。部分作业人员一旦意外发生对自己的应急和自救、互救能力相对较弱,致使不能有效配合救援或自救,而造成伤亡扩大。

2.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原因分析

因受限空间作业环境复杂,危险性较大,安全事故频发,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安全教育不到位,作业人员对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意识差,对受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缺乏认识和了解 ;2)未制定、落实安全措施 ;3)未制定、落实受限空间作业许可制,未执行审批制度;4)检测、安全确认、监护措施不到位;5)应急措施缺乏有效执行。

3.受限空间安全管理措施

3.1受限空间作业规范

履行好作业规章制度及相关流程,并拟定相应计划,确认各项安全措施是否到位,需要具体落实到人,保证参与受限空间工作人员对整个工作流程及规范的知晓,落实作业人员、作业负责人的分工与互助职责。在作业中,需要对环境、作业方案和防护设施及作业器材进行分析确认,在受限空间及周围突发意外,应停止作业;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好内外联络方法。

3.2监护人员的职责

1)监护人员必须预设作业在人员现场的危险状况,并作好相应防范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出现的异常行为应及时给以警告提醒并作出相应决策。2)与作业人员保持通畅的联系和交流,密切注意作业人员情况。3)作业出现异常时,应及时根据情况撤离作业人员,并作好应急救援准备。

3.3受限空间作业人员职责及注意事项

1)作业人员作业前应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包含操作技巧、紧急方案等,并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所防范。2)检查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3)遵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4)保障自用通讯设备与监护人员的有效沟通进。5)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并如实反映作业空间的情况,不得未经批准擅自执行计划之外的作业【1】。

4.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辨识及防范处理

4.1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辨识

1)检查分析作业空间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液体、粉尘等;2)检查作业空间是否有毒或缺氧;3)检查作业空间的环境情况,如温度、湿滑、地域松散等物理危害条件的存在;4)检查是否具有腐蚀性化学品、带电等可能危害作业人员工作的物品。

4.2受限空间作业前的危险防范处理

4.2.1安全隔离措施。1)对作业空间与可能危及到周围系统的环境、器物,如管道等采用盲板进行有效隔离,避免破坏。2)对与作业空间相连通的可其他孔、洞应进行严密封堵。3)作业空间有电设备的,应切断电源,并对相关设施设置保护罩等。

4.2.2对受限空间严格清洗或置换。作业前,应对受限空间原有介质的特性进行了解并处理,或清洗或置换、调节。如:氧含量为19.8%~ 23.5%。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 2.1—2007的规定等。

4.2.3采取有效通风。打开检修门、排风扇等与外界相通的设施进行强行通风或自然通风。通风前应充分考虑作业的需求和环境以及风源等情况。

4.2.4作业前、作业中严密监测。作业前30min内,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合格后方能进入,为防止意外尽量采取其他措施处理相应气体(如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可通风处理),以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4.2.5受限空间作业前工具准备。检查照明设备对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缺氧及可能存在有毒气体的空间作业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拴安全绳或救生绳。涉及易燃爆物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等工具。当在处理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及配套防护品。保持通讯设备与工作场外监护人员间能正常交流。

4.3作业中的具体风险防控措施——以有毒性有害性气体为例

作业中有毒有害气体常见有SO2、H2S、CO、CO2,同时存在缺氧风险,因此在作业中要进行有效辨识,保障安全作业。作业前安全措施准备。1)受限空间进入前须保证通风,一般打开人孔及检修孔自然通风时间应不低于4小时,强制通风不低于2小时 ;2)个体防护设施:SO2、SO3、H2S等酸性气体均可佩戴3M防毒口罩加以防范,但CO须确保浓度不高于30mg/m3 ;较危险的受限空间内作业时人员须佩戴救生绳;3)应急设施:空气呼吸器,氧气袋,防坠落制动器,安全带。4)严格控制受限空间作业人数不超过2人。5)严格执行受限空间工作许可制度。6)严格规范作业人员及其监护人员在场的行为规范(如禁止作业人员作业时因疲惫摘下防毒面具或松开救生绳等),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4.3.3紧急救援应准备。实施受限空间作业前,相关人员应在危险辨识、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在作业之前针对本次作业制订严密的、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计划,明确紧急情况下作业人员的逃生、自救、互救方法。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确保万一发生事故时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援【2】。

结语:

总之,对于受限空间作业事故,要重点关注:气体检测合格、能量隔离措施到位、劳动防护用品齐全有效等,做好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建立健全受限空间等危险作业管理办法、操作规程等,预防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周延.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分析及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视界,2013(33):152-153.

论文作者:杜伟明,吴云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2

标签:;  ;  ;  ;  ;  ;  ;  ;  

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分析论文_杜伟明,吴云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