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源整合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图书馆论文

数字资源整合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资源整合论文,现状及论文,数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数字资源的剧增,读者信息需求内容呈现高度专门化与综合化的趋势,信息用户需要得到内容全面、类型完整的数字资源。数字资源整合服务就是为适应读者的需求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信息服务,目前已成为图书信息服务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1 数字资源整合服务的概念、原则和意义

1.1 数字资源整合服务的概念

数字资源整合就是将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实现无缝链接进而产生一种新的知识组织方法。它是一种数字资源优化组合的存在状态,其整合程度直接关系到数字资源能否被高效吸收与利用。数字资源整合服务是对已有的数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各数字资源间的有机联系,以统一友好的界面向用户提供Multi Search-federated search(联邦检索/跨库检索)服务。

1.2 数字资源整合服务的原则

(1)用户至上原则。数字资源整合服务应以用户为中心,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在一个地方即可查到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文献信息,使用更方便快捷。

(2)整体性原则。要保持各信息资源对象、功能的完整性,整合后的资源系统应涵盖各子系统内部功能,反映数据对象间的内在关系。

(3)标准化原则。要实现包括数据格式、描述语言、通讯协议、数据管理软件等的标准化,以保证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4)优先原则。以用户需求量大、技术实现简单为先,分阶段开展数字资源整合服务。

1.3 数字资源整合服务的意义

(1)解决信息资源分散性与读者信息需求综合性的矛盾。图书馆收藏的数字资源来源广泛,包括数据商制作的电子资源、本地资源和网上资源,这些数字资源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果只以链接的方式列在主页上,用户只能分开获取,重复访问。读者信息需求却是具有综合性的,往往同一主题涉及到的文献类型多样,文献级别跨度大,要求图书馆能智能化地管理分布式大型信息数据库,及时更新信息,建立分布式的、大型的、开放的信息库群。

(2)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信息的增值服务。用户通过使用统一的查询界面、检索手段、显示界面,可以减少学习检索时间。

(3)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数字资源整合将为图书馆各种馆藏数字资源提供集成框架,建立统一的检索平台,并由馆藏资源服务延伸到馆际联盟间的共建共享。

2 数字资源整合服务的类型

2.1 数字资源服务商提供的数字资源整合服务

各出版和发行商提供的数字资源服务,其数字资源整合主要是采用跨库检索技术解决分布异构数据库的信息检索问题。还有的是利用SFX进行资源整合,提供动态的链接机制。这部分资源数量众多(如表1所列),构成了学术数字资源的主体。

从表1可以看出,出版和发行商的产品在数字资源整合方面主要特点是:

(1)一次文献与二次文献整合。如文摘数据库EI、ISI、CSA、OCLC、CCC等都提供链接到全文的OpenURL,图书馆同时购买文摘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就可实现无缝链接。

(2)数据库内收录不同文献类型的子库检索平台的整合。如ISI、OCLC、EI、Elsevier、Springer、清华同方等数据库收录了不同的文献类型,分为多个子数据库,用户在检索同一主题时只要登录同一个检索平台就可显示图书、期刊、专利、标准、网上资源等不同文献类型的检索结果,避免了用户逐个登录数据库、输入检索条件的麻烦,使用方便、快捷。

(3)资源与服务整合。如CALIS、OCLC等都可实现从书目信息、全文到馆际互借、文献传递、个性化服务、读者文献管理工具等资源与服务的一站式门户管理功能。

(4)通过文献知识单元链接和引文链接实现知识整合。如ISI、CSA、Elsevier、Springer、Blackwell、EBSCO、清华同方等都实现了引文链接,用户通过文献间的关联实现知识发现。

出版和发行商提供的数字资源整合服务内容不仅能覆盖自己的产品,还包括网上免费的数字资源,同时还提供数据库的接口,方便中间用户(如图书馆)连接其他数字资源,但出版和发行商的最终目的是推广产品,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在整合范围上还不能满足图书馆的读者需求,在技术上会有所保留和限制。

2.2 图书馆提供的数字资源整合服务

如何将图书馆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结合起来提供给读者使用,现有的技术还做不到真正的一站式服务,但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和自身的条件,采用不同层面的整合技术实现阶段性的数字资源整合服务。

(1)利用OPAC提供数字资源整合服务。OPAC(联机公共检索目录)是一种通过因特网对馆藏资源进行检索的工具,是网络环境下用户利用图书馆的入口。

对于本馆数字资源,可在传统OPAC的基础上,利用《国际标准书目著录》、《英美编目条例》中对连续性出版物、声像资料、电子出版物等的著录细则,在MARC记录中相应字段进行揭示或链接(比如USMARC中的007、530、776、856字段,CNMARC中的230、337、856等字段),实现OPAC书目信息与图书、期刊、光盘、音频、视频、图像、网络资源等多种形式资源之间的整合。同时,还可采用Z39.50协议完成本馆与其他馆OPAC系统之间的整合。如上海图书馆所采用的“Webpac检索系统”,将需要整合的图书馆书目系统映像成自己的专用模型,再根据本馆的要求建立统一的检索接口,从而将不同平台上的异构OPAC数据库聚合在一起,在统一检索界面上通过著者、题目、主题、关键词、标准书号等途径,检索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的OPAC书目信息,而不需要在各个图书馆的OPAC界面来回切换。这种整合方式只是一种叠加,不打乱各自的结构,不影响各自的检索结果。

基于OPAC系统进行的资源整合,对资源的链接都是静态的,常规链接由来源数据库控制,上下文不相关联,无法实现机构端的本地化控制,一旦目标资源发生了变化,链接点就要进行更新维护,因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多无效链接。另外,馆外整合实现的是不同图书馆检索界面的整合,但是馆内购买的不同来源的数据库之间在数据格式及通信协议方面也都存在着差异,而简单的OPAC界面整合对此是无能为力的。

(2)建立数字资源导航的整合。通过数字资源的URL建立数字资源的导航系统,从学科、数据库、文献类型方面进行分类、描述,提供链接和检索等相关服务。将各数据库包括的文献分离重组,按照学科、主题、字顺等再次序化,组成多种导航方式;或者将数据库按照收录的文献类型分为全文、文摘、学位论文、会议录等不同类型,提供用户浏览使用。如武汉大学图书馆的中西文电子期刊导航系统,读者可按刊名、ISSN号检索期刊,也可按期刊刊名、学科、出版商/数据库浏览期刊。

资源导航将分类组织方法引入电子资源的管理,成功地将由于数据库本身各种差异带来的不便屏蔽掉,同时,经过结构化的资源列表更便于用户快速检索到自己所需的相关主题,尤其适用于那些对所要查找的内容没有明确概念的用户。当然,为了获得这样的效果,类目的设置(类别和标引的深度)就变得非常重要。

(3)利用SFX提供数字资源整合服务。SFX即Special Effects的缩写,是Ex Libris公司的基于开放的统一资源定位器(OpenURL)标准的上下文相关(Context-Sensi-tive)参考链接系统。SFX可以把不同来源和不同通信协议的信息完全融合,使不同类型、不同格式的数字资源实现无缝链接。它为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灵活性和可选择性。图书馆可从数据库提供商那里选择合适的内容,根据需要来实现这些内容的互连,并且为最终用户链接到合适的服务。在动态的链接环境中,SFX是在用户提交请求的过程中创建的。而其强大的计算法则可确定链接资源的可获得性。对于参与SFX框架的每个服务提供商,在SFX内都有一个单独的全局模板,如果其站点有所变化,该全局模板随之改变,这样,即使地址发生改变,分布式的全局链接模板也能识别,并在使用SFX的团体内进行信息更新。通过SFX的强大链接功能,可实现不同Web学术信息资源的动态链接,这些资源包括:全文电子资源、题录和文摘数据库,引文数据库、图书馆在线书目系统及其他Web资源。目前,SFX在全球已经拥有近800个用户,分布在32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在SFX应用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文献类型单一,缺少学位论文、标准、专利等。SFX-CKB中的中文数据不包括没有ISSN的期刊数据;中文期刊、中文图书、会议论文集等数据也不齐全,需要补充完善,并自建按学科/主题的导航;中文应用环境还待改善,如中文期刊只能拼音检索就不符合中国读者习惯。

3 数字资源整合服务的发展趋势

数字资源整合服务提供了二次文献与一次文献的链接,提供了纸本期刊与电子期刊的整合和链接,图书馆在此基础上可开展用户个性化的信息定制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资源整合服务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3.1 各层面数字资源整合服务并存

数字资源出版、发行商和文献信息机构正根据自身的服务对象、服务能力制定信息资源规划方案,不断推出适应用户需求的数字资源整合新产品和新的服务手段。文献信息机构应规范数字资源引进与开发的审核制度,购买和开发适用的数字资源。出版和发行商则应开发符合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数字资源整合产品,以提高信息资源共享能力。

3.2 实现个人数字资源整合服务

在最终用户层次实现数字资源整合是数字资源整合服务的目标。目前有多个文献信息机构提供了整合商业资源、自建资源、免费资源的信息门户,用户可在此基础上定制个人数字资源,实现个性化的数字资源检索与利用。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个人空间,用户可以通过资源门户检索文献,并根据需要选择若干数据库(不超过25个)进行整合检索,从SFX菜单获得全文链接;如果图书馆没有订购电子版文献,用户可以直接查看本馆或其它图书馆是否订购了印刷版文献,也可以在“扩展服务”中选择用搜索引擎查找文献。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信息门户采用的是Ex Libris公司开发的MetaLib系统,将电子资源导航、整合检索、个性化服务等功能集成在一个门户中,避免了多系统带来的使用麻烦。

3.3 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机构的机制整合成为数字资源整合服务的基础

单一的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机构的数字资源整合已不能适应用户的需求,需要众多的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机构联合起来,成立文献资源共享联盟,从制度上保证数字资源整合服务。目前我国较成功的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CALIS将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在数字资源整合服务方面建立的统一检索平台,针对CALIS中心、各个图书馆和数据库商中的近100个国内外电子资源数据库进行整合,采用了新型的基于元数据的检索技术,能够对分布在本地和异地的各种异构资源提供统一的检索界面和检索语言。系统可检索的资源类型包括原文、图片、引文、文摘、馆藏、相关文献等,并为用户提供“我的学科”、“我的资源”、“我的收藏夹”、“我的检索历史”等个性化检索服务。CAUS统一检索系统还实现了与CAUS其他各种应用系统(如资源调度、统一用户管理、馆际互借等)的无缝集成,可以使读者更方便地访问国内外文献资源。

标签:;  ;  

数字资源整合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