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分析论文_鲁倩1, 李峙屹1,张冬冬2

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分析论文_鲁倩1, 李峙屹1,张冬冬2

1.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山东滨州 256600;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目的:分析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重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患者。患者入院证实诊断后即给予积极治疗与悉心护理,观察本组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本组54例患者中88.89%于2周内康复出院,治疗期间仅1例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结论:重视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增加自我防范意识,有效控制血糖,是患者预后的保障。

【关键词】颌面部 间隙感染 糖尿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90-01

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治疗难度增加,治疗周期明显延长,导致此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应提高[1]。本文重点分析了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重点,旨在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病情符合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病历资料完整且均伴有Ⅱ型糖尿病。③患者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④患者无精神、意识障碍,知情去、同意参加本次研究且能够配合治疗。其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57.8±5.1)岁本组患者入院时临床表现多为颌面部热痛、红肿,张口、吞咽、呼吸困难等。

1.2方法

本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积极治疗。包括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控制血糖,应用支持等对症治疗;本组患者均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1护理方法 ①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负责热情接待,协助进行检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掌握病情严重程度,并根据多方面检查及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并随时根据医生或患者反馈加以调整,保证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持续性;将患者安排在舒适、温馨的病房内治疗,保持病房内干净、整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提高患者舒适感,并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休息以睡眠。②患者开始治疗后开展健康教育,避免患者认知受限,对疾病产生错误判断而影响治疗。根据患者文化程度以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法、治疗流程及治疗要点等,提高患者配合度;告知患者注意口腔内的卫生与清洁,禁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放健康手册,主要内容为饮食常识、血糖控制常识等,嘱咐患者阅读,提高患者自我防范能力;主治医生定期寻视患者,帮助患者解答治疗期间产生的疑问,纠正不良生活习惯。③部分患者口底舌根位置肿胀症状明显,容易造成护理困难,严重者甚至以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病情与生命体征的观察。增加对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频率,必要时予以吸氧治疗,若发现异常,立即联系医生处理;若患者存在高热表现,需增加监测体温的频率,遵医嘱应用降温药物并进行物理降温,嘱咐患者多饮水,以促进促进体内毒素排出,观察并记录患者尿量,利于预防中毒性休克。④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需在创口放置水胶体油纱以引流脓液,护理人员应每天帮助患者更换敷料,并使用生理盐水与甲硝唑注射液混合后对脓腔实施冲洗,此过程注意吸引与冲洗同步进行,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期间注意观察创口局部情况,保证敷料干燥清洁及引流通畅,同时注意保护创口周围的皮肤,避免发生皮炎。⑤做好血糖监测帮助患者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血糖控制计划,遵医嘱应用胰岛素,并对患者三餐前与餐后2h的血糖进行监测并记录,根据血糖水平变化调整胰岛素剂量;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及四肢情况,防止低血糖症状出现,如出现异常及时采取应对措施。⑥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1)继发感染,颌面部的血循环复杂,若患者伴有糖尿病,化脓型的感染症状容易发生扩散引发脓毒血症,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此外由于面部静脉瓣膜的缺少,颅内海绵窦容易被细菌感染进入引起颅内感染,增加治疗难度。尤其是咽旁间隙或口底多间隙发生感染时,还容易引起颅内、心包、纵隔的并发症。护理人员需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并根据临床体征、表现与患者主诉判定存在与潜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2)患者发生较严重感染时,机体反激反应导致方向调节的激素过度增加,影响机体对脂肪分解与酮症酸中毒的抑制作用,引发酮症酸中毒。护理人员应当予以重视,有效控制血糖,积极补液,救治电解质平衡。

2结果

本组54例患者经有效治疗与悉心护理,感染情况与血糖水平均得到控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引流情况与创口愈合良好,其中15例(27.78%)患者于1周内出院;33例(61.11%)患者于1~2周内出院;余下6例(11.11%)患者于2~4周内均以出院;期间1例患者并发酮症酸中毒,经综合治疗后血糖得以控制,创口愈合后出院。

3讨论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多发病, 若就诊及时且治疗方法得当, 多数患者在1周内可治愈。但随着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逐年增加,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以成为患者就诊时医护人员需格外重视的问题。颌面部感染也是糖尿病较常见的并发症,相关统计显示,糖尿病患者颌面部感染的发生率为血糖正常人员的5~10 倍,而治愈周期也远高于血糖正常患者且发症的发生率更高[2]。主要原因为患者体内的体内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杀伤作用因高血糖受到影响而明显降低,使得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几率明显升高。因此,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患者一经证实诊断,应立即给予积极治疗,控制血糖与感染扩散。在此期间,给予患者悉心护理,保证各项治疗手段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减少并发症发生是促进患者恢复的关键[3]。

本文在患者接受治疗后,通过制定护理计划、健康教育、增强基础护理、重视血糖控制等方面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与护理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54例患者中88.89%于2周内康复出院,治疗期间仅1例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研究结果肯定了我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成果。充分说明,重视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增加自我防范意识,有效控制血糖,对于保障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凌永昌,刘瑞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28 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32(52):155-157.

[2]郑凌艳,张志愿,周龙女,等.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10(6):473-477.

[3]刘志勇.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6):67-68.

论文作者:鲁倩1, 李峙屹1,张冬冬2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  ;  ;  ;  ;  ;  ;  ;  

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分析论文_鲁倩1, 李峙屹1,张冬冬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