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论文

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论文

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刘 会

摘 要: 高校武术教学和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高校通过广泛开展武术教学,能促进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播。本文主要从武术的发展情况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入手,重点介绍了高校武术教学能够很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并提出了一些在开展高校武术教学中发扬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以期能为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高校武术教学;传统文化;内在联系

1 前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华武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它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带着明显的传统文化烙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家等哲学思想对武术理论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将武术教学积极引进当前高校教学活动中,在强健学生体魄,提升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更好地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2 武术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2.1 中国武术的发展情况

中国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原始社会时期武术开始产生,主要体现在原始人开始用弓箭并自觉用格斗形式来狩猎上;夏、商、周时期是武术的雏形阶段,商周时期,“武舞”的出现,使武术由支离破碎向系统化方面演进,出现了武术套路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武术开始初兴,由于战事原因,出现了“角抵”,这一时期,由于剑的广泛应用,促使剑术理论的发展。在秦汉时期我国武术得到一些发展,出现了有关武艺的理论著作,如《汉书·艺文志》中就收藏了199篇武术理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武术得到了丰富,这一时期出现了“武术”一词,武术套路形式也开始形成;隋唐、五代时期迎来了我国武术的繁荣发展,唐代实行的武举制,极大地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宋元明清时期武术开始成熟,明清时期,人们开始运用古典哲学思想来不断丰富武术理论,创立了许多拳种,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近现代时期我国武术得到了完善,武术开始进入学校体育课程,并且逐渐形成了科学的体系。从武术发展的各个时期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武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文化特征,它既有其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受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2 我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文明演化和汇聚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我国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在历史长河中融会了中华大地上的多民族文化,这些文化以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为基础。其中,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注重培养“文武兼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仁”人;道家主张“致虚极,守静笃”,由此而发展出了道家的主静的养生体系[1];佛家主张明心见性,重在顿悟。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团结互助、尊老爱幼、有爱国主义精神、知行合一观、注重自生修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方面。

2.3 武术和传统文化内在联系

从武术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难看出:一方面,传统文化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思想基础。武术萌生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它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必然带着传统文化的烙印。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道家和佛家为哲学基础,这些哲学思想蕴含在武术技击理论和实践运用中,同时也形成了历代武术大家的思想基础。例如,儒家的以礼制心,注重内心修养与社会实践;道家的柔静,凝神静气,提倡人与天的和谐;佛家讲究调心、调身、调息,主张明心见性等。通过武术教学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武术教学中通过“仁、义、礼、信、勇”等“武德”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爱国、爱民、尊师重道、讲理守信等高尚品德。另外,学生在学习武术时,需要经历持续不断的锻炼,良好克服一些不良的环境,保持着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够充分掌握武术技能,获取武术涵养。

每日优鲜的前置仓基本在100平米左右,在SKU的选择上采取精选模式,每日优鲜只精选不到1000个商品,大型超市的SKU数量在2万左右,天猫、京东的生鲜数量也能在4000个左右,所以每日优鲜SKU的数量还不足超市的1/20。因为分散的小面积前置仓容纳不下太多的商品数量,超过数量的SKU在小仓中是分拣不出来的,这样一来顾客可供选择的余地太小了。缩减SKU,在短期内可以提高流通效率,但从长期来看,其实是将用户推向拥有更丰富选择的竞争对手。

3 高校武术教学能够很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3.1 通过高校武术教学可以很好地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竞争力

中国武术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备较强的经济性、文化性和政治性,对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民族的凝聚力、竞争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积极意义。“文治国,武安邦”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治理国家重要理念,表现出了国家在武术方面的重视,中国古代人民学习武术的目的大多在于保家卫国。众多仁人志士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苦练武术,强身健体,磨炼思想意志,以高度的民族荣誉感奉献自身的生命[2]。历史上众多具备武术才能的人,都拥有一颗精忠报国之心,并真正为之奋斗终身,那些征战沙场的战士,抵抗外敌的将士们,成为一段段流传佳话。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武术技术教学的同时,结合武术的历史使命和爱国英雄事迹介绍,可以更加生动地表现出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有利于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感[3]。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是祖国的未来。在高校设置武术教学课程,可以在培养学生基础武术动作的同时,更多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保持着健康向上的发展状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提升未来人才的总体竞争力。

对照组患儿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除基础治疗外,需要给患儿喂服茵栀黄口服液(北京华润高科天然药物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1020607,10 ml/支),5 ml/次,3次/d;观察组患儿喂服茵栀黄口服液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104,2g/包),1 g/次,3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1周[4-7]。

3.2 通过高校武术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习武修身一直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内容,通过武术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的思想认识,并积极投入到武术锻炼活动中,增强自我身体素质,强化精神意志,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播[4]。武术运动中的回环、跳跃、平衡、翻腾、跌、扑等动作对练习者的反应速度、力量、灵巧和耐力等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武术练习时,特别是在追求技艺提高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鼓励引导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也是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通过高校武术教学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持续更新和进步,人们获取外部信息的渠道越加广泛,西方价值观念的输出情况越来越明显,高校大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建立的重要时期,学校有组织的开展武术教学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全面正确的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教师在武术教学中结合一代宗师霍元甲等英雄事迹的介绍,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习霍元甲等英雄的高尚情怀,充分发挥伟人的力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各种思想诱惑,并且自觉抵制负面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从心底里肯定和认同武术的精神内涵。

4 结语

中国武术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高校武术教学能够很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在高校武术教学中,要把习武与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这对习武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在武术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尊师重道、文明礼貌、修身养性、遵纪守法等优秀品质,对培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一般来说,板腔体戏曲音乐拖腔的音乐材料都来自于该唱调的调式、板式基本调。这类拖腔往往有一个相对固定的音调,最终往往在一个程式化的落音上结束。而过腔既没有固定的音调,也没有程式化的落音,如前所述,其音乐材料一是本唱调音阶中的任一级音,二是昆曲的剧种主调。昆曲的主调虽然可以作为过腔的音乐材料,但却不具明显的程式性特征。

参考文献:

[1] 谭华,刘春燕.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 向宝国,罗伟伟.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互动关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9):00125-00126.

[3] 魏胜辉.高校武术教学与武术训练关系探索——评《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9).

[4] 程元.新时期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协同关系探究[J].运动,2018(3):107-108.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Wushu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u Hui

Abstract: There is a close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Wushu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extensive Wushu teaching, colleges will be able to promote the good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article mainly star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and its internal connection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 focuses on the role of college Wushu teaching in inheri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uts forward some teaching methods to spread traditional cultur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The purpose is to promot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college Wushu teach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trinsic connection

中图分类号: G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256( 2019) 08-0128-2

doi: 10.19379/ j.cnki.issn.1005-0256.2019.08.056

作者简介: 刘会(1985-),女,河南周口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Modern Technology College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Shanxi, China.

标签:;  ;  ;  ;  

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