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俊生运用金匮肾气丸治疗肾病医案举隅论文_孙蓓蓓1 孙云松2 王荣2 于俊生指导2

于俊生运用金匮肾气丸治疗肾病医案举隅论文_孙蓓蓓1 孙云松2 王荣2 于俊生指导2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014;2.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青岛260000)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于俊生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名中医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在治疗肾脏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尤善用经方[1],笔者有幸跟师侍诊,管窥一二,获益匪浅,现将导师运用金匮肾气丸治疗肾脏病的验案例举如下。

1 糖尿病肾病案陈某,男, 61岁, 2014年7月29日初诊。患者“糖尿病”病史10余年,血糖控制不佳,近半年来双下肢浮肿明显,小便泡沫多,伴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双下肢麻木,乏力,时有胸闷、憋气,纳眠可,舌质淡黯, 苔薄腻, 脉沉细无力。辅助检查:血压135/85mmHg; 尿常规:蛋白3+,潜血2+,24小时尿蛋白定量3.9g;肾功能:尿素氮:5.3 mmol/L、肌酐:85 μmol/L;空腹血糖:9.2mmol/L。眼底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西医诊断: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诊断:水肿病,正水(肾阳阳两虚,湿浊内蕴证)。证因消渴病日久,气阴亏虚,阴损及阳,导致肾阴阳俱虚,水液代谢失常而发为水肿, 治以金匮肾气丸加味:桂枝9g,制附子12g(先煎),熟地15g, 山药 15g, 山茱萸 12g,丹皮12g,茯苓30g,泽泻12g,白术15g,车前子30g(包煎),桑白皮15g, 黄芪15g,芡实30g,葫芦巴15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14剂后,患者水肿逐渐消退,畏寒肢冷减轻,双下肢麻木,无胸闷憋气,舌脉同前,查尿常规:蛋白2+,潜血1+;空腹血糖:7.2 mmol/L。予上方去葫芦巴、桑白皮、车前子,加积雪草30g,鸡血藤30g,葛根15g。继服14剂。

三诊:服上方28剂,患者水肿消退,疲乏改善,双下肢麻木亦减,舌质淡黯,苔薄白,复查尿常规:蛋白1+,潜血1+,24小时尿蛋白定量1.2g;肾功能:尿素氮:6.0 mmol/L、肌酐:62μmol/L;空腹血糖6.1mmol/L。患者病情好转,坚持服药,继续门诊巩固治疗。

【按】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由于消渴病迁延而致,病之早期,其病机以气阴两虚为主,病情发展必损及肾阴肾阳,肾失封藏,精微外泄,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脾肾亏虚,温运失职,水湿泛滥,则见高度浮肿,腹部胀大,尿少;甚则肾元虚衰,水湿浊毒瘀阻,重则凌心射肺,出现心衰,呼吸困难等。导师认为,糖尿病肾病发展到水肿、肾衰阶段,其病证特点与《金匮要略》所述正水相似,其病位主要在肾、脾,并可迁延至肺、心等诸脏,病机特点为脾肾阳虚为主,兼夹水湿、瘀血、浊毒为害。故按正水论治,以温补肾脾之阴阳为求本之大法,方以金匮肾气丸加减。本案初诊水肿、蛋白尿明显,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故用金匮肾气丸以温补肾气,加葫芦巴以温肾利水,桑白皮宣肺行水,白术健脾行水,车前子淡渗利水;黄芪补气固元,芡实收涩蛋白。水肿减轻后酌加积雪草化瘀祛湿以消蛋白;鸡血藤、葛根养血润燥通络以治肢体麻木。方药对证,守方加减,则获效明显。

2 肾病综合征案方某,女,58岁,2014年3月9日初诊。患者1年前出现双下肢水肿,伴有蛋白尿、镜下血尿,诊为“肾病综合征”,肾穿刺病理为“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硬化”,因有“乙型肝炎”,不同意使用“激素”治疗,求治于中医。现症见双下肢水肿明显,腰酸,乏力,畏寒,大便稀,日3~4次,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沉。辅助检查:尿常规:蛋白3+,潜血+;24小时蛋白定量6.3g;肾功能:白蛋白:16g/L,尿素氮5.2mmol/L,肌酐31μmol/L。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中医诊断:水肿病(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治法:健脾益肾,行气利水。处方:防已茯苓汤合肾气丸加减。药用汉防已15g,黄芪30g,茯苓15g,炙甘草6g,桂枝9g,制附子9g,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2g,丹皮12g,苏叶15g,槟榔15g,龙葵草30g,丹参15g。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上方10剂,水肿减轻,大便稀,每日1~2次,舌淡,苔腻,脉沉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四君子汤合肾气丸加减:党参15g,白术15g,茯苓30g,炙甘草9g,肉桂6g,王不留行15g,肉豆蔻15g,干姜9g,制附子6g,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2g,丹皮12g,苏叶15g,黄芪30g。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上方服10剂,水肿明显减轻,尿常规:蛋白+,潜血+;24小时尿蛋白定量2.1g;肾功能:白蛋白:30g/L,尿素氮5.2mmol/L,肌酐53umol/L。继续服丸剂善后。

【按】《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云:“水病者,由肾脾俱虚故也。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入皮肤,流遍四肢,所以通身肿也”。 “水气”是肾病发展变化的主要致病因素,亦是慢性肾病的主要病理产物,脾肾阳虚,化气行水之职失司,水湿内停,发为水肿,故温肾助阳,健脾利水为水肿病的基本治疗方法。本案初诊水肿明显,行气利水为主,水肿减轻后以扶正为主,以肾气丸为基本方,健脾益肾不离经旨,妙在加用肉豆蔻、苏叶以升发阳气,以滋春生之和。导师认为,对于慢性肾脏病长期不愈的水肿,无明显热象,温补脾肾效果不佳者,当责之风气不足,相火不升。予当以温风药宣通气化,加强振奋疏泄通达之力,水复其道[3]。如《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言:“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

3 慢性肾衰竭案崔某,男,56 岁。2014年 7月 1日初诊。患者蛋白尿20余年,现症见:双下肢水肿,面色萎黄,乏力、腰酸、纳差,夜尿6~7次,小便2000ml左右,大便溏,日3~4次。舌淡红,苔白腻,脉沉滑。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3+;肾功能检查:尿素氮:9.8mmol/L,肌酐:132μmol/L,尿酸:609μmol/L。西医诊断:慢性肾衰竭(代偿期)。中医诊断:水肿病(脾肾阳虚,浊毒内蕴证),治以温补脾肾,泄浊排毒,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药用桂枝9g,制附子9g,熟地15g,山药12g,山茱萸15g,丹皮15g,土茯苓30g,白术15g,六月雪30g,水蛭9g,砂仁6g,丹参15g,黄芪30g,芡实30g,柴胡12g,黄芩15g,仙灵脾3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二诊:服上药21剂,患者水肿减轻,夜尿3~4次,舌淡,苔薄微腻,服药无明显不适,复查尿蛋白:2+,肾功能:尿素氮6.4mmol/L,肌酐94μmol/L,尿酸555μmol/L。方药切中病机,继用上方加减:予桂枝9g,制附子6g,熟地15g,山药12g,山茱萸12g,丹皮12g,土茯苓30g,白术15g,萆薢15g,威灵仙30g,百合15g,乌药9g,肉豆蔻15g,冬葵子15g,黄芪30g,车前草30g。随后依据此方随证加减巩固治疗,半年后随访,患者肾功能各项指标比较稳定,嘱其定期复查。

【按】慢性肾衰竭病程迁延日久,肾脏虚损,肾阳衰微,火不生土,脾阳受损,渐致脾肾阳衰,分清泌浊失司,水湿之邪留蓄, 水道不通,瘀血阻滞,最终导致各种代谢产物蓄积而产生浊毒。导师提出从“痰(湿)瘀毒相关”来认识“浊毒” [3],肾虚与浊毒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兼夹为患,促使疾病发生、发展,肾功能逐渐恶化,形成恶性循环。针对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浊毒留蓄的病机特点,导师从温肾泄浊予以论治,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以桂枝、制附子温经暖肾,总督诸阳,振奋阳气,以助膀胱气化;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滋养肾肝脾而益精血;再以丹皮活血散瘀并清泻肾中伏火[4];用丹参活血化瘀,以改善循环,增加肾脏血流量,保护肾功能;水蛭具有破血逐瘀、通利水道之功,是破血消痰水而不伤阴之良药,砂仁气味芳香能化湿和胃,温中行气,导师临证善用水蛭、砂仁对药,砂仁助水蛭破血逐瘀,通利水道,兼以化浊,并能祛除水蛭之腥味,使药物口感适宜,顾护脾胃;土茯苓能解毒除湿,《本草正义》称其:“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六月雪具有疏风解表, 清热利湿, 舒经活络的功效,二药气味相和,协同增效,利湿泄浊解毒能力显著增强而不耗伤正气。诸药合用,寓温补脾肾、痰瘀毒同治之法于一体,对慢性肾衰竭确有效验。

参考文献

[1] 于俊生.肾脏病经方论治[ M ]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

[2]王强,王中民,修暖暖,等.于俊生教授运用风药治疗肾病的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1):2261-2263

[3]于俊生.痰瘀相关学说与疑难病治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9-44

[4] 于俊生,于惠青.《金匮要略》方证解析与应用[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0

收稿日期:2015-11-15

论文作者:孙蓓蓓1 孙云松2 王荣2 于俊生指导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于俊生运用金匮肾气丸治疗肾病医案举隅论文_孙蓓蓓1 孙云松2 王荣2 于俊生指导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