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渗透论文_刘力萍

——《条形统计图(1)》教学案例分析

刘力萍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园路小学 730010

新课标将数学思想方法纳入课程内容,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思想方法是学习数学的精髓,是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重视数学知识结果的情况下,更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在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本月,我承担了“张茂君名师工作室”以“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为主题的课例教学,现将《条形统计图(1)》中关于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归结如下:

一、引领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片段1】: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学生汇报:

方法1:用统计表表示数据。

天气晴阴多云阵雨 雷阵雨

天数9 6  9 5  2

方法2:用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师:观察数据,思考:两种统计方法把数据表示清楚了吗?

生1:统计表能很容易看出各种数据的大小。

生2:象形统计图能比较出各种数据的大小,但无法直观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

师:能不能绘制一种既能体现数据多少,又能直观形象地比较出各种数据的大小的统计图呢?

生1:给象形统计图上标上数据。

生2:标在下面,给晴天标上9……

生3:下面是天气类型,会混淆,可以标在上面。

生4:还是标在左边,没有阻挡。

师:这位同学和老师想到一起去了,我们给象形统计图的左面标上数据,用方格来表示天数,就变成了右上这个图:

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一年级已经认识了统计表、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组织学生经历收集各种天气类型数据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收集数据的结果。在对比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两种数据表示方法的特点的基础上引发认知冲突,引出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而条形统计图的引入是学生在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建议修改下产生的。学生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了统计的必要性,也体会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二、创设联系生活的问题情境,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片段2】:生日联欢会中的数学问题

师:班级要为同学们举办一场生日联欢会,我们需要收集哪些数据?

生:同学们的生日。

师:现在我们来调查全班同学出生的月份。

……

师: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你认为在哪个月份举行生日联欢会比较好?

生:9月,因为9月出生的人最多。

分析:这个问题情境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借此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教学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入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也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渗透了分类计数、统计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统计的价值。

三、注重课堂生成性资源,及时渗透数学习惯培养的教育

【片段3】调查数据结果和实际数据有差异

师:参与调查的共多少人?

生1:通过计算是57人。

生2:我们班一共58人啊。

生3:肯定是刚才有同学忘记举手了。

生4:也可能是数错了。

师:对,调查数据结果一定要真实、有效,说明刚才我们粗心了,以后同学们调查数据一定要每一步都仔细一点。

师:你觉得这个同学的生日最有可能在几月份?

生:9月,因为9月份过生日的人最多,所以他的生日最有可能在9月。

师:那他的生日还有可能是别的月份吗?

生:每一个月都有可能,但9月的可能性最大。

分析:课堂中很多情况是教师无法预设的,作为教师要学会善于把握教学契机,并借此进行其他相关数学知识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化险为夷”,才能为这节课锦上添花。在这个片段中学生算得的参与调查总人数和班级实际人数有误差,如果教师没有预设,或来不及反应,那么这将是这节课的一个瑕疵。而教师针对这个课堂生成的资源,及时进行了认真、仔细等数学学习习惯的思想渗透,又反问了“你觉得这个同学的生日最有可能在几月份?”进行了可能性的思想方法渗透,发展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让这一生成性资源成为课堂的亮点和精彩之笔,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更有价值。

新课程的内容、目标和教材的呈现方式多呈开放性,解决的问题又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作为一线教师,更该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建构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上要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为目的,让课改下的新课程得以切实实施。

论文作者:刘力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月总第2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  ;  ;  ;  ;  ;  ;  ;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渗透论文_刘力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