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教学媒体在生物教学中作用的实验研究_教学媒体论文

生物学教学中两类教学媒体效果的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物学论文,两类论文,实验研究论文,效果论文,媒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件编号:1003-7586(2009)04-0012-02

1 问题提出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硬件条件的逐步改善,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不断地充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来。电视机、录音机、VCD(或DVD)、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幻灯机、投影机(或投影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等不同媒体逐步在学校普及,很多学校相继建成了多媒体教室,常见的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电化教室等。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使教育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具体、形象和生动,深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提出了质疑。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运用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否有显著的影响,多媒体技术能否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该方面的实验研究。该实验研究旨在用实证法说明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在生物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2 实验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采用教育研究中的实验法进行。被试者为五年制师范二年级小学教育专业班学生,首先建立对照班和实验班,根据上学期期末学习总成绩和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反映,把每两个成绩等其他方面相同的学生配成一对,这样将80名学生配成40对,然后从每对中任抽一人(共40人)组成实验班,剩余的另一人(共40人)组成对照班,即采用配对法组成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之间总体智力水平相当,以备在实验结束后进行效果比较。

教学内容为《生物学》中“细胞的分裂”一节,教材为山东省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统编教材,教案由测试组共同制定,由同一个教师执教,上课时间为45 min,测试时间为8 min。

实验过程是在实验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教学,选用了计算机多媒体、61寸投影电视、视频展示台、电视录像等先进教学设备及相应配套软件。主要教学过程是用计算机多媒体展示细胞周期的概念图,视频展示台展示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模型与模式图,计算机多媒体模拟植物细胞和动细胞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动态)、突出显示各个时期的主要变化特点(尤其是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总结展现各期主要特点、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点,观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录像片,计算机多媒体模拟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动态)、归纳本节内容、进行学生练习等。而对照班只采用传统的教学媒体,即选用挂图、模型等。主要过程是展示细胞周期概念挂图、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模型与挂图、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模式图和模型、细胞无丝分裂过程模式图、归纳本节主要内容、进行学生练习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均采用诱思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一连串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并注意及时归纳总结和讲解。一节课后采用同一套试题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测试。

3 实验结果

实验后学生测试成绩对比,如表1。

以上结果说明,实验班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2个班学生成绩有极其显著性差异(t=3.366,P<0.01)。

4 实验结果分析

4.1 结论

根据两个班学生学习成绩的比较,特别是对两个班学生学习成绩效果的统计检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生物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教学极显著地优于传统媒体教学。

4.2 实验效果差别的原因分析

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形成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多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增加信息流的频率,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共同刺激,还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牢固掌握知识,增加记忆容量减少遗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如计算机多媒体、录像等能以直观的图像、声音、动作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出重点、难点,利于学生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而传统教学媒体,如挂图、模型等都是静止的,并且没有声音,不能突出某一部位,各部分干扰又比较大,容易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比较差。

多媒体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主动、积极的感知所学知识,认真观察和积极思考,牢牢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学习过程始终受到兴趣的影响,多媒体直观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思维活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不容易遗忘,教学效果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好。

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传统的教学媒体展现给学生的是一个静止的“画面”,而现代教学技术媒体使得教育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形象、直观。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事物动态的连续变化过程,更能刺激学生大脑产生兴奋,使大脑皮层形成更深刻的表象,这样对所学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学习效果会更好。特别是对于生物学教学本身,很多教学内容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该说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对教学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5 建议与展望

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只有与教学内容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反之会流于形式,看上去热热闹闹,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当前专门为师范生物学教学制作的录像片和计算机软件很少,绝大部分是针对中学或者是农、林、医等大专院校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使用这些软件时进行适当的处理,不适合的内容应适当删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事先把一节课将会用到的录像和计算机软件按照先后顺序刻录到一张光盘上,必要时亦可配音解说,这样使教学过程更具针对性,使用更为方便,效果也会更好。

教师要熟练掌握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特性及使用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维修,即便是课堂上出现某些小故障,也能及时排除,避免影响教学进程,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按时完成当堂教学任务。

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制作适合的教学录像片、投影片和电子计算机软件。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有计划的翻录和制作生物教学内容的录像片、投影片和电子计算机软件,建立健全生物学教学的录像、投影和电子计算机“教材库”,积累丰富的现代教学媒体的软件材料,满足教学日常的需要。

正确处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教学的关系,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优势,并使其充分互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进行生物学教学固然有许多优点,但也不能全盘否定传统媒体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花费资金较大,软件制作费时费力,操作使用有一定的难度,容易出问题;传统教学媒体花费资金较小,制作简单,操作使用简便,不容易出问题。

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与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恰当选择、合理组合、科学运用及传统教学媒体的紧密配合是分不开的,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获得最佳效果。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在媒体的选择和组合上,必须符合最优化原则,即在同等效果的前提下,以选择简单、省事、方便、实用的媒体予以合理的组合,决不能厚此薄彼。

总之,要本着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恰当的选择教学媒体,既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优势,又使它与传统教学媒体得到互补,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

标签:;  ;  ;  

两种教学媒体在生物教学中作用的实验研究_教学媒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