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影响研究:学术期刊的同质化与学术期刊的影响_学术期刊论文

学术期刊影响研究:学术期刊的同质化与学术期刊的影响_学术期刊论文

专题研讨:学术期刊影响力研究——学术期刊同质化与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术期刊论文,影响力论文,同质论文,化与论文,专题研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学术期刊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学术期刊的数量、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多样、编排规范、印刷精致的格局,并在传播学术思想、提倡理论创新、引领学术方向、促进学科建设、指导社会实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

但是,在学术期刊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同质化就是其中之一。

一、学术期刊同质化的弊端

所谓期刊的同质化,就是众多的学术期刊栏目设置基本相同,内容选题相互重复,内涵取向相近,质量价值相差甚小,传播方式及服务运作极为相似。综合类学术期刊和专业类学术期刊都存在这种现象,其中综合类学术期刊较为明显一些。

通过分析,我把学术期刊同质化的弊端概括为四个方面:1、学术期刊众刊一面,千篇一律,面孔相似,没有个性,不能被学术界和读者所关注。2、内容和形式模仿、雷同、盲目跟进,使得读者无从选择。3、自身资源贫乏,定位不准,目标市场模糊,传播和发行渠道狭窄,缺乏市场竞争实力(包括学术市场、期刊市场和发行市场)。4、学术影响力普遍低下,竞争力较弱,公信力较差,有些学术期刊甚至存在着难以生存和发展的严重问题。

二、学术期刊同质化的成因

学术期刊同质化是伴随着学术期刊的发展,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形成的,其形成是有着深层次原因的。

1.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行政化的单位制办刊模式。这种模式使得每所大学、每个研究单位都要有一个自己主办的刊物,而且大部分是综合类的。全国的各个大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单位大多拥有这类期刊。这种模式的办刊主旨大体上是一致的,加上缺乏创新精神和办刊理念,使得这类期刊的风格基本上是相同的。

2.长期形成的传统化的内向式办刊模式。这种模式使得期刊的主体内容受到一定限制,多数期刊只是应付本单位(以大学学报最为明显)人员的评职称、拿学位,忽视了外向较大学术范围优质稿件的刊发。

3.失范的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1)制度设计问题。缺乏统一、规范的学术制度设计,各学术单位各自为政,互相攀比论文发表数量与层次,不重视学术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术期刊的生态环境。要求研究生在相关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就是一个例证。(2)制度执行问题。有些制度设计也许是好的,但实际执行起来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有些地方和单位也有一些好的关于学术规范的制度,但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往往执行不力,或者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3)脱离实际的考核办法和要求。许多地方和单位硬性的、追逐发表论文数量的、脱离实际的考核管理办法和要求,是大量低质量论文发表的一个重要因素。

4.期刊的“马太效应”比较突出。由于期刊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少数名刊越来越好,大多数一般性刊物出现不断萎缩的现象,甚至连一篇像样的稿子都得不到,作者也没有投稿意向,使这些本已发展困难的期刊难以改变现状。

5.期刊主帅创新能力匮乏,编辑队伍素质欠佳。

三、如何避免同质化,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是一个综合概念,涉及到学术期刊及论文的有关评价指标(如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影响广度、影响时间长短等等),还有被学术界的关注程度、读者的多少、期刊所载文章的转载率高低等等。

避免同质化,就是提升学术期刊的这些指标,使其在更大范围内受到关注,增加读者面,提高转载率,这是提升期刊影响力、竞争力和公信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期刊品牌战略的重要环节。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解决期刊的同质化问题。

第一,制定学术期刊的品牌发展战略体系。分为宏观发展战略、中观发展战略和微观发展战略。

宏观发展战略:是主导性的,管长远,管大局,在全国各高等院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及大范围都有用,在较长的时限内有效。

中观发展战略:是区域性的,管一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或一个特定的区域。在区域内是具有全局指导性的,在一定时限内有效。

微观发展战略:是小范围的,如一个大学、一个研究单位或一个杂志社和一个编辑部主办的期刊,是具体战略措施。目前,各学术期刊采用的顶多是微观发展战略。

全国学术期刊众多,其质量的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必须要有宏观发展战略的指导。

这个战略体系应明确期刊发展的重点。作为一项宏大的学术和文化建设工程,应全面、协调、可持续、重点发展。全国学术期刊众多,一下子消除同质化、发展成品牌可能性不大,应分批实施,全面推进,不断提升。

这个战略体系还应驱动期刊的发展动力。这个发展动力主要是期刊人才的发展。做好学术期刊,必须以人为本,应打好基础,立足人才的长远建设。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好期刊人才,使用好期刊人才,稳定优秀期刊人才,反哺优秀期刊人才,引进优秀期刊人才,管理好期刊人才,注重期刊智库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第二,办刊者要善于创新。包括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期刊定位、策划、约稿、编稿、栏目设置和内容安排等方面,都要有一套全新的方法来应对。比如办刊人应以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观念指导和支配期刊的创新行动,肩负创新的职责,琢磨创新的路子,摸索创新的途径,采用创新的办法。形成维刊意识强、品牌意识强、质量意识强、优化管理意识强的意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和创新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待学术期刊的发展。掌握了科学的、创新的办刊方法,等于学术期刊成功了一半。学术期刊的方法创新应充分体现在办刊理念、期刊定位、策划、组稿、选稿、编稿、审稿、内容设置和安排、编辑手段等方面,同时还要有相关制度和措施的配套,如岗位责任制度、期刊质量管理制度和编辑激励制度等。学术期刊只有充分体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展现和发挥最佳效能。

第三,充分显示个性化办刊风格。期刊的个性化是与众不同的期刊特质,具有创造性、不可替代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只有个性化才能消除同质化弊端,才能增强学术期刊的竞争力,并有助于打造期刊的品牌。

第四,充分体现差异化竞争优势。中国的学术期刊涵盖面很大,各地在纵向和横向上都具有展示地方特色并有很高研究价值的内容。根据地方特色、研究特色等设立特色专栏,这就是本地方的研究特点。各期刊应该在这方面凸显地方优势,即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

第五,改革现有的学术制度和管理制度。逐步弱化和消除以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定乾坤的做法,使作者在所撰文章的质量上下功夫。期刊以特色优势栏目取胜。制度创新不仅涉及到期刊编辑部的制度,而且涉及期刊社以外的相关制度,如机构评价、学术研究和考核管理制度等等。从编辑部本身来说,随着学术的发展,作者的要求和期刊的发展,要随时更新、不断制定出适合和有利于期刊发展的制度。在改革现有的学术制度和管理制度方面,一是要弱化以论文数量作为评判机构、完成考核、研究生毕业、职称评定的量化标准,注重以论文的质量取胜。制度的设计应考虑全方位,全国上下标准一致,部门之间标准一致,便于执行和操作。二是有了合理的制度,必须按制度执行,制度面前各地、各部门、人人之间平等。摒弃学术行政渎职、学术权力渎职、学术权力腐败和学术行为变态,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可行性。三是不断完善制度,及时更新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使其成为及时指导学术行为的一种规范。

第六,实行办刊模式的多样化。比如加强专题策划意识,关注学科前沿,形成专题风格,形成系列主打栏目;比如采用专科型办刊;比如根据作者群和读者群,编辑不同版别的期刊;比如让期刊更具专业化,增加读者面等等。

标签:;  ;  

学术期刊影响研究:学术期刊的同质化与学术期刊的影响_学术期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