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金融机构监管制度探索

外资金融机构监管制度探索

崔鸿雁[1]2012年在《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中。从西方国家监管制度的变迁看,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管制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革,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我国的经济金融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一切构成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变迁的深刻的经济金融背景。本文旨在对建国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形成、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基本过程作一比较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本文分导论和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诠释金融监管及监管制度的含义,回顾国内外研究状况,说明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简要提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结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分析和对监管制度、监管行为的根源性探究,把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章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二章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三章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四章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五章深化与再探索(2005至今):金融制度改革深化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六章是对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实际上也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在对每个阶段监管思想的分析过程中,先从分析当时的监管思想形成的背景入手,进而对监管具体制度建构等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特征与演变过程,最后对该阶段监管思想进行总体评价。在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分析中,既统一思路,又突出各自的特点、突出阶段特征。经济实践的发展与金融业的变革催生了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监管思想,从而推动了制度的形成,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通常还伴随着国家和全球层面的广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这个过程也发生在特定的空间脉络中,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以金融监管组织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的不同层次展开。因而,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在时间脉络中呈现出历史的演化特征,而在空间脉络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特征,时间与空间脉络的交错与协同,共同构成了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化的动力。无疑,监管思想的变更来源于市场变革,而各个时期制度的创立和创新无一不受到思想的启发、孵化与引导。无疑,制度的变革和思想的创新互相促进、互为动力。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论证1949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思想变迁,既可以使我们理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理论本土化的思想根源,又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和政策选择提供思想资源。本文以经济思想成长为主线,分析了金融监管制度演变的思想脉络。所以,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变加以系统地梳理,揭示其内在的发展演变规律,能够为探索监管制度继续完善的路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全新的思考视角。

陈松林[2]2001年在《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金融在“金融转型”(即传统金融—金融转型—新金融)过程中面临的安全环境较为严峻。本文研究目的是探讨并总结金融安全理论,通过建立中国金融安全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形成直感的安全结果与操作性较强的监控对策,从而有效地提高对金融安全的控制和监管效率,实现有效地监控中国金融安全,提高金融安全度,把金融风险控制在可能引致金融危机的临界状态以下,确保正常的金融功能和金融秩序。金融安全研究对宏观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定性依据和量化支持,为微观经营者控制金融风险提供有效的参数,为金融监管者的监管提供有力地手段和控制框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邓小平理论作指导,汲取西方经济学一些理论与方法,紧密结合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实际,在深入调查和系统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揭示金融安全原理、因素、动力机制和管理规律;运用经济动力学、管理学及风险管理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神经网络、参数拟合、突变论及多维定位方法和手段,设计我国金融安全度量的指标体系、基本模型和实时监测预警系统;运用控制论、系统论、协同论理论与系统的、全球的、前瞻的观点,率先提出了“金融转型”动力理论及安全控制理论;运用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相结合的观点设计立体监管模式。 本研究从金融安全内涵、内在和外在的动力机制入手,把金融安全与金融危机、风险、突变、权变等纳入同一个系统框架中进行理论研究→针对中国金融安全实际问题展开分析→建立数据化平台,进行综合监测预警→完善金融安全监管模式,以有效地保障金融安全。本文围绕国家金融安全进行探索,其结构、内容及创新成果如下: 第一、二、三章探讨金融安全理论。主要是结合中国实际对金融安全原理、因素、机制进行理论研究。阐述了中国金融与国际金融的整合动力机制与途径,总结了金融安全原理,从而揭示金融安全活动管理规律。 第四、五章研讨金融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实际问题。针对加入WTO后中国金融面临激烈竞争和加速传统金融转变为新金融的实际,提出了金融转型是金融能量和金融结构的互动的结果的动力理论,并对我国金融系统的国际竞争力作了实证分析。中国金融安全实质是提高竞争力,提高竞争力的希望在人才,人力资源开发和应用是关键。金融转型中安全的控制应由金融机构转向金融功能的控制,并设计了方向、力度、时间三维立体控制方式。 第六、七、八章探索金融安全管理运作创新与对策。一是设计了国家金融安全度量的指标体系、使其涵盖量化、非量化和“准”量化三个层面的指标,建立了五大子系统、基本模型及其检验。二是本文融合多种方法进行关联性分析、不确定性推理、突变性分析等,建起了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经统计数据检验表明能够实时监测预警金融安全。三是在明确金融安全功能监管和机构互动式等监管理念与原则的基础上,监管模式将由二维平面转向三维立体,由此创建我国“三维五位功能型”金融安全立体监管框架,上述探索性研究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系统和可持续金融安全监管提供了新思路和对策。

叶炜[3]2000年在《外资金融机构监管制度探索》文中认为当今世界,金融国际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金融国际化的浪潮在极大地活跃和繁荣各国的金融业、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各国的经济和金融带来了更多的不稳定性和金融风险。1997年7月开始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冲击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我国金融业也开始了对外开放即金融国际化的尝试。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外资金融机构己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如何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的过程中发挥外资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尽量减少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所付出的代价,就对银行业监管的国际统一与协调以及制定适合本国的管理政策提出了要求。 《巴塞尔协议》的有关原则对国际银行业监管作出了一系列规定,时跨国银行业提出了有效的监管标准。世界各国也在本国的实践中制定了本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制度。目前,我国理论界关于银行监管制度和金融深化的研究己有不少论述,但专门对外资金融机构尤其是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论述则较少。外资银行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必将有利于外资银行的规范与发展。 本文分六个部分,试图从金融国际化引发金融风险,加强对金融业这一特殊行业的监管意义十分重大的角度,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制度进行探索。文章对国际银行业的联合监管制度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对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制度进行了归纳与比较。而后,介绍了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外资银行业引进和监管情况,分析了我国引进外资银行的效应、我国外资银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面对我国即将加入WTO的背景,文章提出了适应加入WTO 的需要,我国引进外资银行的策略和加强与完善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建议。 第一部分,“金融国际化与金融风险”。提出了在世界范围内金融业的发展变化:金融国际化己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指出了二十世纪金融国际化过程中的三个特点及其对金融业发展影响的四个体现。并分析在金融国际化过程中,跨国银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对东道国经济和金触的不利影响。 第二部分,“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分析由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国际风险等银行业独特的风险的存在,以及银行业在一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银行业监管以规避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并指出加强银行业监管的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银行业的国际监管”。指出在银行业风险国际扩散威胁到各国全融的稳定过程中,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得到了发展和加强。介绍了旧朋丰吧塞尔协议》、1997年《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和 1999年《新的资乍充足率框架》证求意见稿,对银行国外机构的监管原则以及对银行国外机构的最低监管标准。通过介绍,我们能对国际领域对跨国银行监管的发展趋势有-个明了的认识。 第四部分,“土要国际金融中心对外资银厅的监管”。首先分忻了美国外资银行的构成及其监管制度;再从开业政策、业务经营限制。资本管理。风险管理四个主要方面归纳与比较了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及厂放程度不同的部分发达闰家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制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国选择不同监管政策的主要卡虑回素:本国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经济与金融发展战略。引进外资银朽的目的与外资银行的利益。 第五部分,“我国引进和监管外资银行的情况与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首光将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对各阶段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接着从金融币场效应。外资引入效应。人力资源效应、技术与创新效呶、组织与管理效应五个方面分析了引进外资银行对中囚金融业的影啊。第三,对B6i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主要措施与手段进行了介绍。第四,分析指出我国外资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如“引进上缺乏长期规划与明确目标;规模不经济;监管法规和监管制度不健全;内外资银行缺乏平等的竞争条件;国内金融业成长滞后;外资银打存在着经营风险”等。 第六部分,“适应加入WTO的需要,加强对我国外资银行管理的对策与建议”。这一部分再次强调指出外资银行对东道国的经济是一把“双刃剑”,但利远大于弊。针对我国即将加入WTO的形势,分析了加入WTO后对中国银厅业的冲击,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外资金融机构有可能大举进入中国余融巾场;第二,竞争的焦点将主要集中在城市;第三,目前的国内金融形势,从客观上增加了外部竟争压力;第四,来白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影响的竞争日趋加大;第五;未米中国朵融市场的竞争将H趋激烈,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可能会削弱。随后指出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应承担的义务,在华外资银行经营条件的变化以及影响我国对外资银f丁引进和监管政策的主要囚素。通过卜述研究,作者提出了我国在引进与监管外资银行时的一些对策与建议:在引进外资银行时;我们应遵循循?

邓勇[4]2003年在《跨国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从法学角度研究跨国银行监管的“应然”要求和“实然”状况,籍此探讨完善我国跨国银行监管的法制体系。随着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方,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跨国银行进入我国将出现新的飞跃。然而近几年来,各国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在金融发展开放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跨国银行作为各国金融交往的中介,它在给各国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并且自身就是金融风险的天然传导者。2002年2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是顺利推进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是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2003年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组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方案,这标志着我国对银行业的监管体制作出了重大调整。1如何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惯例、经验,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完善和加强对跨国银行的监管,使中国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水平符合中国金融开放和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的要求,就成为时代赋予的重大课题。迄今为止,国内关于跨国银行监管的文献,绝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学、金融学领域,专门从法学角度研究的很少。2而从法学角度研究的文献,绝大部分又出自我国入世以前,特别重要的,几乎全部出自我国2001年12月2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和2002年1月25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WP=3>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前。3当然,在新的《条例》及其《细则》中已经体现了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但稍有遗憾的是,毕竟结合我国对跨国银行监管的最新法规的评判还未展开,在这方面还存在学术空白点。其表现为一方面,我们通过书籍、报刊、网络可以看到很多经济学者、金融学者对跨国银行监管的经济学、金融学分析,看到他们从自己学科的角度对跨国银行监管制度的政策性思考。另一方面,就笔者所知,目前仅有一部从法律角度探讨跨国银行的专著即岳彩申先生所著《跨国银行法律制度研究》,总体上说,国内法学界对跨国银行监管的研究还有待深化。本文研究有三方面意义。其一,在我国成为WTO的成员方,并正在对银行业的监管体制作出重大调整的背景下,如何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的惯例和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完善和加强对包括跨国银行在内的银行业监管,使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水平符合中国金融开放和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的要求,就成为时代赋予的重大课题。研究跨国银行监管法的“应然”要求和“实然”状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其二,研究跨国银行监管的法理,对金融监管法的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可为我国金融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相关理论支持。其三,研究跨国银行监管的法理,也就是在研究经济法,可为经济法一般原理的研究提供实证素材,有助于繁荣经济法的研究。本文主要采用资料文献研究的实证研究方法,辅之以经验研究方法。从文章内容来看,笔者先是采用了演绎研究方法对中国跨国银行监管的必要性进行了学理分析,从一般法学理论的角度,阐明了跨国银行监管法的“应然”结构;接着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外跨国银行监管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得出跨国银行监管法一般的“实然”状况)最后,结合我国跨国银行监管法的“实然”状况,用价值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跨国银行监管提出了法律对策,回答我国跨国<WP=4>银行监管法的“应然”要求。全文分四章。第一章分析跨国银行监管的必要性。跨国银行的出现和发展既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又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重要动力。跨国银行具有主体资格的多样性与差别性、适用法律的复杂性、内部管理制度的复杂性等法律特征。它的迅猛发展增加了金融风险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它推出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不断突破和规避金融监管,促使各国不断改进监管并采取国际协调措施。跨国银行对相关国家(母国和东道国)的宏观经济变量,例如通货膨胀、利率变动、国际收支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微观经济变量(金融业自身角度)来看,跨国银行的活动直接涉及金融业的安全效率运作。第二章跨国银行监管的法律阐释。从大陆法系的角度,阐明跨国银行监管法的“应然”结构。跨国银行监管法的总则性内容应当包括跨国银行监管法的目标、跨国银行监管法的价值和跨国银行监管法的原则。跨国银行监管法的目标体系应该由稳定、效率两大类目标构成;跨国银行监管法的价值体系应当包括秩序、公平、效益;跨国银行监管法的原则应当包括由安全性、效益性、统一性构成的公理性原则,还应当包括由东道国监管、母国监管、国民待遇构成的政策性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跨国银行监管法应是金融法的分支,属于经济法这一法律部门;跨国银行监管法的效力等级体系由金融法律、金融行政法规、金融行政规章三个层次构成。从法学学科体系看,跨国银行监管法还涉及有关国际法、国际经济法的领域。第三章跨国银行监管法律规定的比较研究。跨国银行监管的全过程可以分为预防性质监管、营运过程监管、补救

王楠[5]2015年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监管法律风险初探》文中指出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创设背景看,在总体方案提出的五大任务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是具有更大含金量的部分,其直接关系自贸试验区的运行成败。鉴于金融领域改革创新举措有快速传导性,可能突破自贸试验区范围,影响全国金融体系,因此,必须前瞻性地做好金融监管风险部署工作。从法律视角看,自贸试验区金融监管法律风险是当前我国金融业监管法律风险、自贸试验区法律地位引发的监管风险和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带来的监管法律风险的叠加。

纪琼骁[6]2005年在《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文中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危机四起,动荡不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国际金融事件,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在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如何对金融业实施有效的监管。现代经济学中“市场失灵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为金融监管奠定了理论基础。 金融监管制度变迁是金融监管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这一过程受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的影响和制约。金融监管制度供给取决于一国政治秩序所提供的新制度安排的能力,也取决于一个社会各种既得利益集团的结构或力量的对比,还取决于制度的设计成本和现有知识的积累以及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水平;金融监管制度需求除了受制于宪法秩序等既有的正式制度安排外,还受制于文化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安排。 本文以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变迁过程及改革趋势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史考察的角度回顾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通过对金融监管制度变迁方式的路径依赖的论证,提出我国金融监管方式将遵循渐进性和政府主导的变迁路径,并着重阐明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面临的产权不明、风险严重、内部人控制、金融二元特征、保障制度缺乏等初始条件。论文在对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有效金融监管的目标、标准、理念、组织、内容、协作、保障、环境等方面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进行总体设计,提出我国理想的金融监管制度是:成立金融监管局,合并银行监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职能。在监管的实施上,确立将保护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作为监管目标;确立监管法人、监管内控、监管风险、监管信息透明度的理念,将市场约束、资本约束和外部监管合并考虑;确立机构内控、外部监管、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立体监管网络;建立有效的存款保障机制。

张宇[7]2004年在《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构建是我国银行监管法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我国WTO的加入,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促进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加剧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要化解金融风险,有效地保障并促进我国金融业的持续稳定、安全、健康地发展,就需要对外资银行进行审慎而有效的监管。因此,如何借鉴市场经济法治国家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逐步建立科学且富有实效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就成为我国目前金融监管立法和执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正因为如此,笔者选取了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这一热点问题加以探讨。 本文是对外资行监管制度进行系统研究的尝试。在研究方法上,通过对各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和巴塞尔协议中跨国银行监管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分析,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审视外资银行监管体制的构建和运行,认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体制不能单纯照搬海外形式,但必须逐步融入全球化进程的步伐。在研究内容方面,在详述了外资银行及其监管制度概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中外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现状和法律手段,评价了我国当前外资银行监管立法的现状,并提出完善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

王晔[8]2003年在《现代银行监管理论与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的完善》文中研究表明银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从它诞生之日起,银行经营失败,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危机就周而复始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银行发展史就是一部银行的风险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使银行在经营理念、管理手段和风险控制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这些急剧的变化带来了银行业的动荡和不断发生的银行危机。1980-96年期间,IMF的180个成员国中,有130个国家的银行业发生过严重问题或金融危机。而金融全球化在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提高银行业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加强了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性,极大地增加了金融风险跨国传递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播途径、机会和速率,使得一国的银行危机往往发展为某一区域的金融危机,影响范围和危机成本不断扩大。 在世界经济和金融不稳定性日渐突出的情况下,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已成为各国政府、金融管理当局的共识。无疑,加强银行业的监管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一方面,经济学家试图从多个角度对银行监管的理论基础和有效性进行探讨,如Diamond和Dybvig的银行挤提模型;Kaufman的系统风险理论;Stiglitz的金融约束理论等等;另一方面,实践部门也不断地出台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修正和弥补监管中存在的不足,努力提高监管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完善监管制度。 近年来,在各国银行监管当局和国际金融组织的努力下,银行监管的理念和体系正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并主要体现在:第一,银行监管从传统的合规性管制向合规性监管与风险监管相结合转变,强调银行应当建立综合性的风险监管内控机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第二,实施有效的全方位持续监管。它是现场稽核检查与非现场监管、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以及对管理层监管与对整个机构运行监管的综合体现,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全方位、持续性的不间断监管,避免或降低金融风险,保证整个银行业的稳健运行。第三,银行监管合作不断加强。近年来,巴塞尔委员会制定和颁布的协议和建议要求越来越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监管标准和指导原则。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到利率风险管理原则,再到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使得各国基本监管原则和标准趋向统一,加强了国际间银行监管的合作。第四,技术创新趋现代银行监管理论与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的完善势不断增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和推广,使得银行监管当局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或计量模型监管系统来收集、处理金融信息资料,评价和预测金融运行状况,提高信息来源和分析的可靠性,增加信息披露的准确性。 根据以上的发展特征,结合目前中国银行监管所处的环境与实际发展水平,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不切实际地追求金融自由化、放松对银行业的监管和控制,可能会重演亚洲金融危机;而对银行和金融市场实行过于严格的监管与限制,又将严重制约银行的创新活动和产业的竞争力,毫无疑问无法满足银行业发展、国际资本流动的要求以及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未来银行监管体制的设计不仅要适应当今世界金融发展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趋势,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为银行稳健、安全地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还要进一步加大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管理,以市场约束来减少过多的行政性干预,发挥被监管主体的能动性,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尽管各国银行监管体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之处,但仍可以从总体上对银行监管的体系作以总结,找出其共性进行研究,这是本文的一个基本构架前提。另外,由于银行监管涉及众多的领域和范围,是一个内容复杂、层次多元和结论各异的选题,限于作者的水耳和文章的长度,无法在这一篇论文中全面提及银行监管的方方面面。因此,本文针对中国银行监管中存在的弊端,未来将要面临的挑战以及国际银行监管最新发展趋势,来安排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章节构成。本文共分八章,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银行监管理论、银行监管的体制构架以及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的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1、银行监管的历史演变与体系构架 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监管,是与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直接相联系的。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确立是现代银行监管的起点,有关的银行监管理论也是由此初步形成的。早期的银行业在亚当·斯密自由分工、自由竞争的理想下经过了漫长的自由银行时期,银行监管发展极为缓慢。其中“最后贷款人”(LLD)制度的确立,为中央银行后来进一步自然演变为更加广泛的金融活动的监管者莫定了基础,由此衍生出中央银行对所有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进行各种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必要性。 此后形成的每个监管发展阶段都与世界经济形势、当时主流的经济学思潮以及各国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银行监管先后经历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自由金融时代,20世纪30一70年代的制度化全面管制时期,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金融自由化时期,以及目前的再监管时期。?

王少华[9]2003年在《外资银行法律监管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承诺都促使我国外资银行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必然对国内银行业造成冲击,影响金融秩序的稳定,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因此加强对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是当前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对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包括市场准入监管和经营活动的监管,其中风险监管是重点。监管目标是降低外资银行的风险,保护国内银行业发展,维持稳定的金融秩序。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监管水平:一是要建立科学的评级体系,实施综合并表监管,提高以风险为本的持续性审慎监管能力;二是借鉴国际先进监管经验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新资本协议》的原则,跟上国际金融业务和监管技术的发展;三是规范监管工作,提高监管工作透明度和监管效率;四是建立国际监管组织的合作协议与机制,在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基础上更好地实施监管。

邸磊[10]2016年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银行风险及其监管研究》文中提出从国际金融发展历程看,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几乎都伴随一定程度的银行危机,不管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都出现了一定的银行危机。在改革时,贷款量会迅速增加、实际利率波动极大,在监管策略放宽的情况下,各种风险增加。从某种程度上看,利率市场化在提升金融市场运行效率的同时,对银行业带来的风险与危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1988年,我国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方案,在过去的30年间,利率市场化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接近尾声。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银行业带来的风险与危机已露端倪,本文借鉴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银行风险监管的策略,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展开探讨,总结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剖析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新问题,针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提出我国利率市场化下防范银行风险与危机以及提升监管效率的可行性建议。本文首先对利率市场化、银行风险与银行监管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和评价,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机理和传导机制,探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监管的必要性、目标、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为后文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立足国际实践,探讨世界上典型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及其影响银行业风险机制,总结美日韩等国渐进型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风险和银行危机的经验教训。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银行危机发生概率上升,利率市场化是诱发银行危机发生的重要因素。其次,从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银行监管层面入手,分别探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应对银行风险和银行危机的监管政策发展历程、现状及其效果。在此基础上,运用50个国家的经济数据和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在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监管对银行危机的治理机制中的有效性。在总结国外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风险及其监管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程、特点、成效及金融格局的重大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及其特征。以2007-2013年我国38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基于银行传统盈利空间缩小即净利差降低的现实,对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商业银行的收入上,净利差的稳步收窄的现象能够有效减少波动,然而会导致价格竞争的局面,从而又加大其波动;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以及出现的价格竞争有利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的,然而却难以促使其提升资本化水平。最后,针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与危机,本文深入探讨了应对商业银行风险的监管政策及其效果。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历史变迁过程进行划分,总结各个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特征及其现实基础,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挑战及商业银行有效监管的基本原则,梳理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改革的方向,并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应实现功能化,走向开放性的监管道路,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建立事前防范危机的坚强防线。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银行风险或金融危机存在内在的正向逻辑关系,即利率市场化会增大银行风险,进而有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二是通过对利率市场化、银行风险及银行监管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加强银行监管,建立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是利率市场化后保持金融稳定的必要途径。三是明确了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有效银行监管举措,认为构建银行监管协调机制,实现由传统的机构性监管转向功能性监管,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建立事前防范危机的坚强防线可以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 崔鸿雁. 复旦大学. 2012

[2]. 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D]. 陈松林. 华中农业大学. 2001

[3]. 外资金融机构监管制度探索[D]. 叶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4]. 跨国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 邓勇. 西南财经大学. 2003

[5].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监管法律风险初探[J]. 王楠. 科学发展. 2015

[6].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D]. 纪琼骁. 武汉大学. 2005

[7]. 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张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4

[8]. 现代银行监管理论与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的完善[D]. 王晔. 东北财经大学. 2003

[9]. 外资银行法律监管制度研究[D]. 王少华. 大连海事大学. 2003

[10].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银行风险及其监管研究[D]. 邸磊. 河北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外资金融机构监管制度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