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检修技术能够有效保证变电站设备安全的运行,这是一个重要个的流程,业界普遍重视,同时也被人们广泛关注。文章主要通过对变电检修工作现状的介绍,重点阐述了变电检修技术具体要求和内容,全面分析变电检修技术最先进的成果运用,提出目前需要重点把握的技术要点,给同行提供部分参考依据,以此推动变电检修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变电检修技术;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研究
1导言
随着电网发展壮大,变电检修在部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过,这种定时检修的方法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检修过于机械化、程序化,目标不明确;检修的费用过高;检修记录太过粗糙,不够详细;供电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检修的同类问题重复出现,大大降低了检修的效率。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突出,甚至已经阻碍了变电检修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2变电检修技术概述
2.1设备状态监测
在对变电站进行检测时,涉及到方方面面,复杂的内容使检修过程较为麻烦,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电器设备状态、电机局部放电、可燃气体含量、过热点温度监测等;互感器励磁电流和放点监测、电流、泄露;断路器泄露监测;电力电缆泄露电流监测;绝缘支柱泄露电流监测。不同的电力设备具有不同的结构,其工作原理也有很大差别,这种巨大的差异性,决定着各种电气设备监测项目的特征。有些电气设备虽然操作起来有差异,但原理是相通的,这就需要采用不同的传感器,形成电信被测信号抽取结果,最后转换成能够进行有效识别的信号,通过电缆传输,把可识别信号传递到监测仪器。科技发展,使现代变电站电器设备监测装置达到了智能化、自动化,这种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检测效率。通过建立的数字测量系统,启动计算机进行云处理,利用数字滤波采集装置,把被测信号进行转换,最后形成A/D分析形式。
2.2设备故障诊断
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主要就是利用相应的先进技术手段,对设备进行预先检测,起到预防作用。比较诊断法主要就是利用射线、噪音、振动等技术,对单项进行测算,把相关结果进行历史对比,如果和以往参数差距不大,就表明设备处在正常状态。如果数据出入大,就表明了设备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与解决。综合法诊断主要是全面系统的检测,把诊断参数和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特别是要仔细对比诊断前相关数据和信息,通过仔细比较,找到异常得到真实参数。
3变电常见问题分析
3.1变压器的常见问题分析
变压器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从而改变电压,使其变成交流电压,通过硬件装置,达到应用的目的。变压器自身具有丰富的构件,具有强大的应用功能。如果变压器出现问题,对于整个供电网的运营都会起到影响,如果变压器出现异响后,说明变压器已经出现问题,对于三相负载的平衡性和变压器的引线部分都要进行查看。变压器自身的负荷如果突然得到增大,那么其负荷就会出现过量的情况。变压器的个别开关出现故障,主要是因为接触不良而导致的,烧坏触头或者对地放电等。如果变压器出现引线故障,主要是因为没有有效的连接变压器引线和接线柱,出现松动。
3.2互感器的常见问题分析
互感器具有十分强大的功能,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转化高电压和大电流,使其变成低电压,从而达到具体的供电需要,利用小电流,可以使供电的安全性得到保证,这样一来,测量仪表和保护设备等都会变得更加标准。利用互感器可以使高电压系统得到隔离,对于设备和人身安全形成保证。互感器很容易就会受潮,局部经常会出现放电损坏的情况,这样就会直接损坏互感器。受潮是因为自身缺乏密封性,互感器出现局部放电的情况,主要是因为U型卡过紧,使绝缘保护功能出现变形的情况,使电压出现性质的改变,局部出现放电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检修流程的优化
4.1检修流程的优化目的
农村市场的供电企业,变电设备检修一般主要都是定期检修,这样的工作量非常大,而这种机械化、程序化的检修必然会导致检修质量下降或者检修时间过长,同时也会使电力设备的可靠性降低,增加成本。此外,现在的变电检修基本都是定期检修,并没有形成所谓的状态检修,所以为了增加供电的可靠性,必须完善变电检修的管理模式,并优化检修的流程。
4.2检修流程内容和方法的优化
4.2.1网络计划优化工作流程
网络计划是工程项目规划与控制的管理技术。基本原理是运用网络图表达工程进度规划、安全和其组成的各类工序制约关系,对各种工序有关的时间参数进行计算,并找到所谓关键性的路线,让管理者对全部工作有了比较清晰完整的了解以后实行网络分析,然后制定进展项目日程计划来求得以成本、资源和工期的优化方案。计划进行的过程中,经过信息反馈可以对各类活动进度进行控制和监督,以能够按预计的效果出色地完成任务。在研究设备检修及220kV的设备检修工作中,网络计划得到了非常好的应用,可是在面对农村网络的110kV及以下设备的检修中还是应用得比较少。
4.2.2状态检修优化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检修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汇编》:输变电的设备实行状态检修,内容有设备资料的收集、设备情况的评价、设备风险评估、设备检修策略、设备检修计划、实施及绩效的评估七个阶段,详细工作流程如下: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一般工作流程:(1)资料收集系统。这些资料有投运前的信息、运行中的信息(包括正常的、缺陷的、检修的等方面)和相同设备的参考信息;(2)状态评价。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导则》《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等的技术标准,对设备特征的参量进行收集,通过分析来认定设备的状态及发展。设备的状态评价进行的是动态管理,并分为定期评价与动态评价,同时每年的定期评价必须要有一次以上,动态评价必须在设备检修以后马上进行一轮状态评价;(3)风险评估。设备风险必须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风险评估导则》,运用设备状态的评价结果,去综合考虑设备的安全、经济与社会影响三方面存在的风险,认定设备风险的程度。设该风险评估每年必须有一次以上;(4)检修策略。以设备状态的评价结果作为基础,并参照风险评估的结果,然后综合电网的发展和技术更新的要求,再按照检修必要性与紧迫性展开排序,并最终确定检修的方案;(5)检修的计划。依照设备检修的策略来制定,包括设备使用寿命周期里的年度计划、长期计划和三年不定期计划;(6)检修的实施。要严格地实行现场的标准作业系统;进行检修的绩效估算。状态检修的绩效评估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绩效评估标准》,组建考核机制,并对体系进行有效性和策略适应性、目标实现的程度进行详细评估。状态检修的绩效评估一年一次。
5结语
在电网技术趋于成熟的今天,电网的设计应用以及相关的技术不断发展,并且在电力行业应用广泛,其作用显著。为了提高变电检修的效率,检修流程的优化成为必然。检修流程优化技术是对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全面综合。为了刚好地对检修流程进行优化,更多技术得以引用,像电网的可视化技术将会更好地服务于变电检修。另外在优化过程应当做好检修计划的管理,更加科学地执行变电检修工作。
参考文献:
[1]熊婷婷.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0):143-144.
[2]钟光彬.变电检修技术和其相关注意事项剖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09):104-105.
[3]赵洁.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及革新建议的若干研究[J].电子制作,2016,(Z1):95+94.
[4]唐琪.浅谈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J].通信电源技术,2011,(06):93-94.
论文作者:段海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设备论文; 状态论文; 技术论文; 变压器论文; 互感器论文; 评价论文; 流程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