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法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论文_吕长生

吕长生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中医医院 湖南石门 415300)

【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在面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时,给予其实施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在近3年内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6例,并随机将入选的76例患者分为A组(38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B组(38例),该组患者采用中医益气活血法进行治疗,并对比A、B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B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两方面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11%、86.84%,均显著的高于A组患者的76.32%、65.79%(P<0.05)。结论 中医益气活血法在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时的疗效的是显著的,且中药药剂对患者本身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安全性高,应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益气活血 气虚血瘀 冠心病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4-0097-02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心血管内科常见的高危疾病,伴随着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使得本病已成为了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归类于 “真心痛”、 “厥心痛”等的范畴,认为该病发生的基本病机是气虚血瘀,治疗应以益气、活血、通络为原则进行。为深入研究中医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价值,我院此次特对近3年内收治的38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了中医益气活血法进行治疗,并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现将治疗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择取的76例观察对象均选自我院在2008年4月到2011年4月3年期间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全部患者均满足:①符合冠心病的相关西医诊断标准,且其辨证分型也均符合相关文献中症候分类及诊断标准[1]。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他类型的心脏疾病患者以及存在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不在入选患者之列。76例入选患者中男性患者有42例、女性患者有34例;患者的年龄由44岁至8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2.7岁;患者的病程由11个月至8年不等,平均病程为3.7年。随机将76例患者分为A组(38例)、B组(38例)两组,A组、B组患者在上述各项资料方面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卧床绝对休息,并停止其他心血管药物的使用以及注意控制饮食。A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西药治疗,其中包括每日三次、每次10mg的消心痛口服治疗及阿司匹林的每天一次、每次100mg的口服治疗。B组患者实施中医的益气活血法进行治疗,其中药基础方为:生黄芪45g,葛根、党参、瓜蒌各30g,丹参18g,川穹15g,地龙12g,赤芍药、红花、桃仁各9g,另加3g三七粉进行冲服。在此基础上,对伴有心悸、失眠的患者增加牡蛎、龙骨进行治疗;对伴有心痛、腰膝酸软的患者增加狗脊、川续断进行治疗;对伴有咳嗽、喘息的患者增加桑白皮、川贝母、苏梗进行治疗;对于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增加石决明、夏枯草进行治疗。中药药剂每日一剂,用水煎后分两次于餐后服用。

1.3疗效评定

此次临床疗效评定分为临床症状的疗效评定及心电图疗效评定两个部分,其中临床症状疗效的评定参照相关文献[2]分为以下三个等级:将患者的胸闷、胸痛以及气短等临床症状消失的患者称为显效;将上述症状偶有发作,但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的患者称为有效;将上述症状经治疗后无明显变化的患者称为无效。心电图疗效分级:将经过治疗后,心电图异常改变恢复的患者称为显效;将经过治疗后,心电图缺血性ST段图像上升超过0.05mV,但仍未达到正常标准的患者称为有效;将经过治疗,心电图显示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的患者称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2.6进行处理,检验方式为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A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76.32%、心电图有效率为65.79%;B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92.11%、心电图有效率为86.84%,两组对比,B组患者均显著高于A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表示A、B两组患者症状及心电图的疗效对比情况[n(%)]

注:与A组患者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的疾病,同时也是各类心血管疾病中致死率较高的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归类于“胸痹”、“厥心痛”等的范畴。本病的发病因素虽有过度劳心、过食肥甘之分,但脏腑功能失调是发病的根本,尤其是各类因素作用在脏腑虚损的基础上后遂可引其本病的发生[3]。有学者研究显示,冠心病心绞痛其属于标实、本虚之证,因此气虚血瘀是本病最为基本,也是最为常见的辨证分型[4]。

此次我院对近3年内收治的38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了中医益气活血法进行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的38例患者进行了对比。其结果显示,实施中医益气活血治疗的患者其症状、心电图两方面的疗效均显著的高于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这一结果与国内学者的同期研究相似[5]。我院使用的益气活血方中大量的应用了生黄芪,这是因为黄芪可以阻滞机体内的钙离子通道,从而可以发挥拮抗超载、扩张血管、加强心肌收缩等作用,因此大量的生黄芪的应用便可显著的改善患者机体内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在方中,也大量的应用了党参、葛根、瓜蒌,其中党参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其心脏的功能起到强心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扩张血管来起到降低血压的目的;葛根中的葛根黄酮则可通过对降低部分纤溶酶的活性及改善凝血酶、纤溶酶原激光剂,来达到促进机体纤溶的目的,从而可以有效的清除患者冠状动脉内的的血栓;而瓜蒌可以起到改善患者体内微循环的作用,从而有效的遏制了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此外,方中的丹参、三七均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流的作用,因此这两种的药物的应用便可显著的加强患者心肌的收缩能力,从而降低了患者冠状动脉内的血液粘稠度、遏制了粥样斑块的形成。川穹的应用可以对患者的血管平滑肌起到较好的扩张效果,同时其还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而地龙是一种活血、祛瘀、通络的药物,其可以起到较好的抗凝以及纤溶的效用。上述诸药联合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治疗,可以做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且药性温和对患者的肝肾功能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医益气活血法在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时的疗效的是显著的,中药药剂对患者本身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安全性高。因此,笔者认为该种治疗方式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行之有效的方式,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5-143.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

[3]云端,刘建.益气补肾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70例[J].四川中医,2010,28(10):70-71.

[4]王芳芳,顾宁.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述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1):16-17.

[5]陈泽涛,陈维达,李文凤.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2007,20(8):4-5.

论文作者:吕长生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2

标签:;  ;  ;  ;  ;  ;  ;  ;  

益气活血法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论文_吕长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