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有效结合论文_甘慧鹏

探讨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有效结合论文_甘慧鹏

广东东鸿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东莞) 523000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园林工程在环境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园林的施工和养护管理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园林建设可以使污染问题得到改善,让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加优美,不仅给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存环境,也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园林建设因关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也为广大人民筑造一个绿色的家园。

关键词:园林施工;施工建设;养护;管理;对策

1.园林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人员素质问题

人员的素质决定着施工的质量,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对人员素质的重视也是加强园林施工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现如今,我国的城市化速度较快,园林工程施工较多,很多施工队伍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同时,对园林工作者的考核制度不够完善,监管的力度不足,导致园林工程的施工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园林工作者素质的不足也使施工的管理难以达到相应的要求,有些施工人员缺乏积极的工作态度,只是抱着应付的心态来完成工作,这也就使园林施工难以达到预期的标准。施工人员如果没有高素质的要求,那么很难按照预期的设计来完成施工,这也是园林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2对绿化植物不够重视

园林施工对绿化植物重视程度的不足也是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内容:首先,对园林绿化植物的认识问题。园林工程中,由于很多工作人员的素质相对较差,对植物的认知程度不够,不能够辨别绿化植物的好坏程度。其次,栽种技术的不足。工作人员对于植物的栽植往往都是统一进行的,没有对特殊的植物进行区别对待,同时,栽植的技术也不能符合相关的标准,这就造成了植物在一段时间后,容易枯萎甚至死亡的现象,对后期的养护工作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大大的增加了工程的资本投入。最后,园林施工人员对植物处理的不够细致,很多工作细节不完善,对工作的具体内容不能全面的进行。

1.3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绿色植物后期的养护和管理是园林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对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这方面出现的问题也相对较多,主要是由于植物的种类不同,养护技术的不足和人员的思想意识不够等,一旦发生此类问题,不仅破坏了园林的整体美观效果,也不利于园林工程的整体发展。

2.加强园林养护管理工作

2.1做好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

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关系着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也是提高园林美观度的重要表现,因此其养护工作必须要认真对待。对于一些高大树木的养护要经常的进行树枝的裁剪,将一些枯萎的树枝进行清除,以便更好的培养新树枝。同时,一些不规则的树枝也要及时的进行剪裁,减少因大风给树木带来的压力,这样也能够有效的提高树木的美观度,让树木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

2.2做好草地的养护

园林绿化中的草地养护的原则是保证一年四季常绿,而且还要统一均匀,根据种植时间的长短计算可分为四个过程:第一,从种到长满的时候,这个阶段为长满时期;第二,种植后的三到五年,这个阶段为草长的最旺盛的时候,称之为旺长期;第三,种植后的六到十年,这个阶段是草长的平稳时候,称为缓长期;第四,基本是种植后的十年到十五年,这个阶段为退化期。

2.2.1长满阶段的养护管理

在养护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贴防渍,夏贴防晒,秋冬贴草防风保湿。一般贴草后一周内早晚喷水一次,并检查草皮是否压实,要求草根紧贴客土。贴后两周内每天傍晚喷水一次,两周后视季节和天气情况一般两天喷水一次,以保湿为主。

2.2.2旺长阶段的养护管理

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长阶段,观赏草地以绿化为主,所以重在保绿。水分管理,翻开草茎,客土干而不白,湿而不渍,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湿为原则。施肥轻施薄施,一年中4-9月少,两头多,每次剪草后一亩用2-4斤尿素。旺长季节,以控肥控水控制长速,否则剪草次数增加,养护成本增大。

2.2.3缓长阶段的养护管理

缓长期的肥水管理比旺长期要加强,可增加进行根外施肥。剪草次数控制在7-8次为好。

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剪草次数多少盒剪草质量的好坏与草地退化和养护成本有关。剪草次数一年控制在8-10次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两个月剪一次。

2.2.4草地退化阶段的管理

种植后10年的草地开始逐年退化,植后15年严重退化。水分管理,干湿交替,严禁渍水,否则加剧烂根枯死,加强病虫害的检查防治,除正常施肥外,每10-15天用1%尿素,磷二钾混合液根外施肥,或者用商品叶面保,叶面肥如大丰田等根外施,效果很好。对局部完全枯死处可进行全贴补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退化草地剪后复青慢,全年剪草次数不宜超过6次。另外,由于主草稀,容易长杂草,需及时挖除。此期需全面加强管理,才能有效延缓草地的退化。

3.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有效结合

3.1园林施工

施工人员对设计的所有细节都要掌握在手中,这也是设计意图的标准,使合理的资金投入到构建计划中,将所有的预算安排到每个施工与养护管理工作细节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其次是要严格根据设计图纸来施工,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促使施工过程在不受任何情况的阻碍下进行,以保证设计意图的完美框架的构建。

3.2园林养护管理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管理与养护工作要与施工同时进行,还要在工程完工后及时跟进。园林的养护与管理的工作要点主要通过以下几点:

3.2.1灌溉

这个工作要根据季节的变化以及天气变化的时间段而不定期的调整,而且还要根据植物叶片的吸收水分的情况与渗透压作为根据,例如草坪一些根部很浅的植物,要是没有及时的灌溉就会干枯而死,但是也不能灌溉很多,要是多了就有可能会让根部腐烂,所以灌溉视情况而适度、适量的合理安排。

3.2.2对绿化植物区排水

这个工作有2个部分组成:(1)在施工的时候要建立排水的系统,做好排水的措施。例如,坡度的控制,暗沟与明沟的排水系统的构建等。(2)在后期管理与养护时的排水,养护工作人员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与需要的情况,包括土壤的湿度要定期进行排水工作,特别是在下雨过后,尤其注意。

3.2.3施肥在园林绿化养护中也是一门艺术。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征以及时间段的选择,比如在植物栽种前和栽种成活后的施肥量要把握控制,以及下雨前和下雨后的施肥控制,还有就是每个季节的施肥等。

3.3中耕除草

中耕是采用人工方法促使土壤表层松动,从而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土温,促进肥料的分解,有利于根系生长

2)中耕还可以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增强空隙度,经减少水分蒸发和增加透水性。

3)中耕深度依栽植物及数龄而定,浅根性的中耕深度易浅,深根性的则宜深,一般为5cm以上,结合施肥则可加深深度。

3.4病虫害防治技术

做好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工作保护林木健康生长的关键技术。在防治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化学、生活和物理法防治手段。其中化学防治手段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效果,但是存在农药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缺陷。而物理和生物防治是两种不错的防治手段,但是现阶段这两种技术还不是很完善,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难题。因此,在原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该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化学防治为主,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辅的防治理念,建立综合的防控体系。首先,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控制危害的蔓延。在防治过程中,主要防治方法有喷粉法、喷雾法、熏蒸法和毒草饵法。因此,就需要我们利用生态系统中相生相克的原理,建立科学的人工植物群落,保证他们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最终能够形成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

4、整形与修剪

整形与修剪是园林植物栽培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很情趣的养护管理措施,整形修剪的目的除了可以调节和控制园林植物生长与开花结果、生长、衰老更新之间的矛盾外,重要的在于满足观赏的要求,达到美的效果。

5、防寒

保护树干:包裹,入冻前期用稻草或草绳将不耐寒树木的主干包起来,包裹高度1.5m或包至分枝处;涂白,用石灰水加盐或石硫合剂对主干涂白,可反射阳光,减少树干太阳辐射热的吸收,降低树体昼夜温差,避免树干冻裂,还可以杀死在树皮内越冬的害虫。

结束语:

总而言之,探讨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有效结合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针对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还是有很多的建议与措施。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很多的细节问题,只有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对园林的施工和养护进行更好的管理,才能打造出美观、经济、实用的园林作品,为城市的发展壮大、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吕育,园林植物对水体的造景作用〔J〕广东建材,2015(4)

[2][美]阿诺徳•伯林特,环境美学——环境美学译丛.2012,4.

[3]闰慧小型植物的“配菜”理论〔J〕中国花卉报,2013(S17)

[4]李英杰,大学校园园林绿化树木配置与鸟类多样性关系研究.林业资源管理.2016.8

论文作者:甘慧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7

标签:;  ;  ;  ;  ;  ;  ;  ;  

探讨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有效结合论文_甘慧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