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心理学生形式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心理学论文

近50年心理学生形式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心理学论文

近50年来发展心理学生态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心理学论文,年来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发展心理学生态化研究的发展历史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心理学研究逐渐越来越重视生态化(ecological)的研究取向[1]。生态化运动(the ecological movement)就是指发展心理学研究应当在自然的环境下和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探讨个体心理发展问题的一种研究取向。这是由于研究者们逐步认识到,从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中得到个体心理发展状况,应当能在更大的比率上反映个体在真实自然的生活中心理发展变化;而不应当得到“个体在奇异的地点中所做出奇怪的行为”[2]。生态化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 theory)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Urie Bronfenbrenner,他在其1977年的论文[2] 中首次提出了这种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新颖视角,并且他在1979年生态发展的经典著作《人类发展的生态学》中完整地阐述了这一理论趋向。他最早为人类发展生态学(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下的定义是:研究一个积极主动并不断成长的人类个体和最近情景(即发展的个体所生活的环境)的变化的性质之间的相互适应,并且这个适应过程受到了不同环境间关系的影响,也受到了包含这些不同环境的更大的情景的影响[3]。

这种理论强调的情景(context)不同于传统行为主义所强调的环境决定论,并且指出了早期环境决定论的许多弊端。尽管以Bandura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学习理论者已经从极端的环境决定论机制中摆脱出来,但是他们对于个体发展环境的具体环境情景并没有做出清晰的表述。相反的,Bronfenbrenner所提出的生态系统论对于环境与个体发展间相互影响做出了具体详细地分析。

在近20年间,涌现出了一大批生态化取向的发展心理学实证研究,特别是集中在婴幼儿的认知与社会性发展如何受到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上的影响这个主题上。在1994年,Bronfenbrenner和Stephen J.Ceci一起又根据个体发展要受生物特性和环境力量双重交互的作用[4],从而更加精确地把这种观点称为生物生态模型(bioecological model)。而目前为止,以生物生态模型进行的研究已经崭露头角,但是在Bronfenbrenner和Ceci两人看来,要真正达到生物生态模型为理论基础的研究的多重标准是十分困难的。在此之后,Ceci进而提出了智力的生物生态化模型理论[5]。

追溯生态系统理论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源于维果茨基的社会历史发展观,另一个来源是源于的Kurt Lewin的场理论和行为公式的影响。由于Bronfenbrenner本人曾经深入研究Lewin的一系列理论[3],所以他在早期对生态系统论的构想中融入了不少有关于拓扑学领域的理念和范式,这一点在他的1979年到1998年的论文[6] 中多次提到。从生态化取向的研究中,可以看到许多与文化和亚文化有关的研究,并且在生物生态模型中所使用的术语都与维果茨基的理论术语极为相似,这些都体现了生态化运动对社会文化理论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而且,Bronfenbrenner认为他所提出的最近过程(proximal process)还是对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间(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的一种轻微的超越[4]。而且,Robert H Wozniak和Kurt W Fischer在其主编的《背景下的发展:具体环境中的实践和思考》一书也提到:“Vygotsky、Piaget和Gibson是‘生态化运动’的先驱,他们对于从交互作用、社会文化情景和结构主义途径去理解心理发展过程做出了重要的方法论贡献”[1]。

2 发展心理学生态化的主要理论成就

Bronfenbrenner在1979年对生态化研究的经典著作当中,他提出了自然环境与发展的个体是相互作用的假设[3]。这里的生态化系统包括空间上的系统和时间上的系统两种维度。

在空间上指的是他所提出的4个环境层次,从小到大包括:微系统(microsystem)、中间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和宏系统(macrosystem)[3]。他所说的这4个环境是层层相套的,“就像是俄罗斯的娃娃玩具一样,是一种一层包一层的鸟巢形状的机制。”[3] 这种像洋葱一样层层叠加的环境模型,从微观环境到宏观环境把发展的个体逐层包裹起来。而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程度大小,也是依据环境离个体生活的范围远近而决定的。离个体生活最近的环境与他的发展互动作用最大。而且,尤为突出的是这4的环境系统之间还存在着永不停顿的交互作用。例如,对于一个儿童来说,微系统是由儿童生存的环境和直接接触的人构成的(例如,父母与儿童的交往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改变,微系统会从家庭为重心转向以学校为中心;中间系统是由微系统的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例如,父母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对儿童的影响);外系统是指个体不直接参与这些系统环境的互动,但是这些系统环境对个体发展有间接影响(例如,政府的福利政策、大众传媒[7] 等等);宏系统是指包含以上三个系统的大环境,它体现了某种社会文化的态度和观念。

另一方面,在时间维度上,他把这个模型称之为长期系统(chornosystem)[3],在时间的催化下,一方面个体本身随年龄而发展,同时另一方面他所处的周围的4个环境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态化运动的关键点就在于要考虑发展的个体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变化,要更全面地考虑到可能影响个体发展的一切因素。

近十年左右,生态化理论有趋向于生物生态化的发展,1998年Bronfenbrenner和Morris提出了一个关键的概念,即过程(process)[4]。过程是指个体变化发展的机制,而生态化研究更强调的是最近过程(proximal process)[4]。它是指在最近环境中个体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形式。它被看作是发展的发动机,又被认为是从遗传型(genotype)到表现型(phenotype)的有效实现(effective actualized)转变过程[4]。人类发展的生物生态化范式吸收了许多行为遗传学的经典范式,并且试图把它融入到现代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和研究当中。它继承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念,特别注重潜能的实现。但是在这里,这种潜能的实现与维果茨基稍稍有所不同,它具体指的是遗传能力(heritability)是否能够达到显性表现。遗传能力是指遗传型转化到表现型的程度,它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得到:h[2]=2(r[,mz]-r[,dz])。h[2]代表遗传能力,r[,mz]代表同卵双生子的之间的发展结果的相关系数,而r[,dz]代表同性别异卵双生子之间的发展结果的相关系数[4]。这种观点强调最近过程是一种实现遗传潜能的机制。如果最近过程的层次水平提高了,那么遗传能力的层次和心理发展的功能的层次都要提高,两者是并行的,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说明遗传的潜能实现了。

3 发展心理学生态化的研究范式与方法

以Bronfenbrenner自己的话来说,生态化研究的基本思想就是“一切都视情况而定(it all depends)[3]。”追根溯源,生态化研究是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维果茨基的发展心理学哲学思想,它注重社会历史文化情境与个体发展的交互作用,而且进一步划分了其情境的大小。然而,随着遗传基因研究的不断突破,生态化研究又引入了生物角度的变量。这使得它的理论不仅强调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且具体地把个体的先天因素研究引向了遗传能力的研究。为了更好地探讨发展心理学生态化研究范式和方法的演变过程,本文将以三个不同时期的以生态化研究为范式的实证研究来说明和论证。

第一,1985年Ceci和Bronfenbrenner在对预期记忆、策略时间记忆和情境三者的关系的研究表明:在实验室进行策略时间记忆测验要比在家里进行策略时间记忆测验所得到的结果要低[8]。这说明儿童在熟悉的情景下,会表现出更高的策略时间记忆水平。从更深的层面上,可以发现在生态化发展心理研究早期,主要的研究范式主要集中在这种验证情境对儿童或青少年心理能力的影响上,主要预期在儿童熟悉的环境下,儿童会表现出更高的心理能力。

第二,在1998年Bronfenbrenner和Morris的论文[6] 中列举了一个心理发展的此时期的现象效应的显著的例子,这是一个Elder和他的同事发起的对极端抑郁儿童进行的后继研究。调查者发现经济的困境下如果儿童拒绝父亲的行为,那么会对女孩的社交心理幸福有不利的影响,但并非对于男孩。然而针对拒绝的效力,相反的变化是:女儿的外表吸引力被看作为一个功能。一些研究表明,“有吸引力女儿不可能被她们的父亲虐待,无论经济压力有多严重”。结果强调了认为经济下跌的重要性与儿童个性和家长行为的关系。这是一个经典的有效的过程-个体-环境-时间的模型的例子,它揭示了有机体和驱动发展过程的环境之间复杂的关系。在1980年到1998年之间的生态化研究范式大多是遵循这种过程-个体-环境-时间的模型的。

第三,1994年,Bronfenbrenner和Ceci提出了生物生态化取向的研究要求[4],即生物生态化实证研究必须符合两个假设:一是,最近过程培养有效的心理功能的发展;二是,遗传型通过最近过程的作用转化成为了表现型,因此随着最近过程的层次水平的提高,遗传能力也会提高。当时的生态化很多研究都支持假设一,但是支持假设二的却很少。所以,以生物生态模型为基础的实证研究设计必须分成两步:第一阶段是,证明最近过程的能量和相互区别的发展影响因素发生在相反的系统环境类型之中。第二阶段是,引入另一个额外的维度到这个设计中,这个设计通过包含样本团体(例如根据血缘关系程度不同而系统地变化)而为评估最近过程对遗传潜能实现的作用提供可能[4]。

2003年一项研究探索性地使用了生物生态模型,来研究如何对生理上有精神障碍的儿童进行实际帮助的方法[9]。在这里,研究者突破性地使用了先天神经遗传与后天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方法。而且,2003年发表的另一项研究,对父母的心理病理学及严格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互动作用,进行了生理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讨论[10]。研究者通过对收养儿童的收养家庭情景因素(生态化的环境因素)和生理上的亲生父母的心理病理因素(生物学因素)之间的比较,发现环境因素可以调节已唤醒的生物-环境相关中的生理过程。所以,他们认为该研究已经证实了Bronfenbrenner和Ceci在1994年提出的生物生态模型。

在这几十年间,生态化理论被许多发展心理学家用来作为一种研究取向,特别是在父母与儿童或青少年关系的研究,跨文化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以及情景对认知方面的影响的研究,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Ceci所做的有关情景对于记忆的影响的一系列研究[11],以及社会文化对于智力差异的比较研究[12]。此外,生态化研究不只关注儿童与家庭的关系,它也被用来研究青少年的暴力行为[13] 和种族问题。目前生态化模型不仅仅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展,而且它正趋向用于在全球各地的更多类型的研究,例如在以色列出现了应用生态发展理论为基础的邻里关系评估的研究[14],在黎巴嫩出现了应用生态化方法进行青少年自杀问题的研究[15]。特别是一些跨文化的研究对各国之间的具体的某项心理发展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还包括了本国内不同移民家庭与儿童关系的研究,例如,1999年所做的荷兰人、土耳其荷兰人和苏里南荷兰人家庭的最近过程质量对学龄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的比较研究[16]。

生态化研究在中国,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家庭亲子沟通和同伴欺负等社会性方面的研究。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王耘等人做的家庭环境对母亲抚养行为的影响研究[17],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席居哲等人做的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特点研究[18],还有山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张文新等人做的儿童欺负问题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评述[19] 都引入了生态系统理论的模型。2000年以后,我国发展心理学界逐渐出现了对于生物生态模型的介绍,特别着重于阐述Ceci的生物生态理论模型对智力的研究成果。

4 对发展心理学生态化以往研究的评价

发展心理学生态化运动的最大优点就在于,探查到过去的发展心理学往往是“研究儿童在特异的情景下与特异的成人在一起所表现出的特异的行为科学”这个弊端。Bronfenbrenner就曾经谈到“由于太多‘没有现实情景联系’的发展学研究,现在拥有过量的有关‘没有发展的内容’的研究”[6]。从大量的以儿童为被试的信息加工实验中,就可以明显的看到这一点,信息加工理论为了保证实验的精细性和客观性,从而把儿童的心理行为片面地与真实生活状况隔离开来。而事实上,如果把这些特异的情景(例如实验室)、特异的成人(例如试验的主试)、特异的行为(例如给被试特定的刺激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变化)与儿童或者青少年真实的生活情景相比,可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儿童与青少年所接触的情景往往是学校、家庭或社区等等,接触的成人往往是老师和家长。在这些儿童和青少年熟悉的情景和成人的相互作用下,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与实验室里不一样的行为。所以生态化研究取向的提出,大大改变了以往发展心理学研究过分依赖于实验室试验这个倾向。这就使得发展心理学研究得到的结果大大提高了其外部效度,使其应用于发展个体的真实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点,可以从生态化取向的诸多研究中发现。这些生态化的研究往往和实际应用结合得更加紧密,尤其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研究中,特别注重学校或家庭以及社区情景的实际采集和应用。

另一方面,生态化取向不像环境决定论主义者一样过分重视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也不像一些先天决定论主义者一样片面强调先天遗传的作用。目前的生物生态模型提出,遗传决定论的三个主要缺点:一是遗传决定论是基于基因选择,它只对成长在相同环境的个体发展才有效;二是遗传只考虑个体差异而不考虑能力的绝对水平;三是遗传的作用只限于已经实现的遗传潜能,而那些没有表现出来的隐性遗传作用是未知的[4]。虽然遗传作用有这么多缺陷,但是以生物生态角度来看,遗传能力系数(heritability coefficients)是目前为止最为科学、最清晰、最有价值的评估特定环境与心理加工程度的工具[4]。这些不同的成长环境包括了个体所生活的国家不同、所处的代际不同、所经历的时代不同,这些多因素还要考虑变化长短、以及影响的强度等等。由此看来,生物生态理论吸收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行为遗传学的范式,同时强调了环境因素对与遗传作用的各方面影响。

但是,正如生态化研究的优点一样,它的研究过分重视了“一切都是情况而定”,同时却没有具体的方法把每一个影响个体发展的影响因素都找到,从而不可能找出所有这些“情况”。所以,研究者在分析个体发展因素的时候不可能考虑周全,更不可能细化,使得研究分析针对性和客观性下降。这也是目前发展心理学研究生态化运动不可避免的弊端。

5 对发展心理学生态化今后研究方向的前瞻

生态化运动的发展趋向,最早是在一系列证明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存在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证研究。接着在1980年以后,西方发展心理学大量的涌现出了根据生态化思想为指导的有关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实证研究。进入1994年后,随着Ceci和Bronfenbrenner提出生物生态化理论,他们为这类研究制定了相关的研究范式,但是当时他们认为还没有任何研究能够完全符合这种范式。但是,目前已经出现了以生物生态理论模型来建构的实证的发展心理学研究。通过以上的分析,有理由预期生态化研究发展必将走向生物生态化的范式,会逐步结合行为遗传学、认知神经科学探讨遗传的问题,而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和时代的快速变化,所以必将使生态化系统中的环境因素具有更复杂的层次。但是,与此同时会带来更新的问题,首先是如何结合遗传能力与最近过程的评估问题,其次是如何针对更多的因素更清晰地进行分辨,最后是如何把握好实验室研究的客观性和自然环境的生态化的问题。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是Bronfenbrenner在2000年的论文中还是充满希望地认为21世纪的发展心理学的将会是强调连续性与变化性统一,生理和心理统一,用生物生态化的方法来研究代际问题、历史问题和未来问题的一门科学[20]。并且他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涌现出一批相应的实证研究来证明这一点。

标签:;  ;  ;  

近50年心理学生形式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