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论文_陈世杰,陈勇志

X线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论文_陈世杰,陈勇志

陈世杰 陈勇志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 目的:探讨X线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诊治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字化X线造影诊断与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X线造影成像达Ⅰ、Ⅱ级质量分别为33例与24例,共占98.3%,而Ⅲ级1例,只占1.7%。X线造影确诊为胃十二指肠疾病56例,检出率为96.6%,其中1例胃溃疡、1例胃恶性淋巴瘤在造影中未能发现。结论:X线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具有很好的图像显示质量,能提高诊断检出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X线造影;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价值;图像成像质量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133-02

胃十二指肠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脏器之一,且恶变几率比较高,为此需要进行早期诊断与干预,但胃十二指肠的解剖结构特殊,表现复杂,其定性诊断一直是一个难点[1]。随着数字化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数字化成像X线造影系统也得到了广泛发展,其能快速显示病变部位,避免肠腔相互重叠,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图像质量,对胃黏膜结构有良好的显示能力,且对胃黏膜下及胃腔外生性病变的检出能力比较高[2]。本文具体探讨了X线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主要症状为烧心反酸、进食梗噎、上腹隐痛、腹胀等;病理确诊为胃十二指肠疾病;年龄20~80岁,心、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肿瘤;合并严重心肝肾异常;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完全性肠梗阻、消化道穿孔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6.24±4.19)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2.13±5.31)kg/m2;疾病类型:胃炎14例,胃溃疡16例,胃癌6例,胃恶性淋巴瘤2例,十二指肠炎14例,十二指肠溃疡6例。

1.2 X线造影方法

选择日本岛津产SHIMAVISION3200HG+DIGITEXPRO多功能数字化综合X线机,配套有KodakDryView8700型激光相机和影像工作站。选择东软NAX-500RF数字胃肠机,X线机为岛津直接数字化摄影机,拍摄胃部正、侧、斜位X线,焦片距为90cm,拍摄病灶侧放置100mmX线标记尺,以测算放大率与影像学特征。患者常规禁食,拍摄胃部正、侧、斜位X线,行胃肠双对比造影检查,配制含西沙必利(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150%W/V的硫酸钡液200ml,首先用10ml水冲服3g产气剂,3min后,口服100ml钡液,进行造影观察,可根据患者情况延长或者缩短造影时间。

1.3 观察指标

所有X线造影图像,均经3位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从图像的清晰度进行综合质量评估,分优良(Ⅰ级)、合格(Ⅱ级)和较差(Ⅲ级)三种,遇到意见不一致时进行协商判定。

1.4 数据分析

选择EXCEL2007软件与SPSS13.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严格审核数据录入质量,确保无遗漏情况发生。

2.结果

2.1 图像质量分析

58例患者中,X线造影成像达Ⅰ、Ⅱ级质量分别为33例与24例,共占98.3%,而Ⅲ级1例,只占1.7%。

2.2 诊断价值分析

在58例患者中,X线造影确诊为胃十二指肠疾病56例,检出率为96.6%,其中1例胃溃疡、1例胃恶性淋巴瘤在造影中未能发现。

3.讨论

胃十二指肠疾病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影像学检查在其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在常规诊断中,超声可清晰显示消化道壁及周围脏器的良恶性病变,不过由于空腹时胃处于收缩状态,胃肠内容物和气体干扰,影响了声波的穿透,导致超声诊断也有一定的限制[3]。CT、MRI扫描技术的应用使得胃十二指肠及其周围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但是也存在检查费用高、造影剂过敏等问题,临床应用不太多见[4]。

数字化X线造影系统能够实时显示消化道造影图像,记录局部动态功能,也能够避免胃肠蠕动造成的运动模糊。并且利用多种图像处理软件可对图像中的感兴趣区进行局部放大,实现对图像的亮度、对比度进行调整,有利于在病变早期发现病灶,提高了胃肠造影的诊断能力。本研究经过综合分析,在58例患者中,X线造影成像达Ⅰ、Ⅱ级质量共占98.3%,而Ⅲ级只占1.7%。特别是应用造影剂不仅使胃解剖轮廓结构得以清晰显现,它所产生的强回声界面与胃壁结构以及毗邻脏器、组织间形成明显的对比效应,从而创造了良好的透声环境,可使图像质量得到提高。而在疾病诊断价值中,数字化X线造影系统能够有效确定病灶的形态、内部结构、大小、与周围解剖关系等,使得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本研究显示X线造影确诊为胃十二指肠疾病56例,检出率为96.6%,其中1例胃溃疡、1例胃恶性淋巴瘤在造影中未能发现。

总之,X线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具有很好的图像显示质量,能提高诊断检出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向前,杨宏.提高胃肠道肿瘤临床分期诊断正确率的意义及对策[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1(7):57-61.

[2]Kumar P, Ganure AL, Subudhi BB,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sensitive methyl methacrylate-g-starch/hydroxypropylated starch hydrogels: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y on release of esomeprazole magnesium[J].Drug Deliv Transl Res,2015,4(12):119-121.

[3]杜国会.数字化X线机对诊断早期食管癌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26(12):321.

[4]马秋伟.骨转移瘤的X线表现情况综合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20(8):74-75.

论文作者:陈世杰,陈勇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  ;  ;  ;  ;  ;  ;  ;  

X线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论文_陈世杰,陈勇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