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论文_常魁,王阳明

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论文_常魁,王阳明

阜阳市颍泉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安徽阜阳 236000;阜阳市颍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安徽阜阳 236000

摘要:中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是以散养的方式养鸡。散养鸡肉比笼养鸡肉更嫩,饲养周期较长。然而,大量散养鸡以粗放养的方式,导致疾病的频繁发生,极大地降低了鸡的生产能力和质量。因此,在农村散养鸡的养殖中,对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十分重要,良好的疾病防控工作可以提高最终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本文从农村散养鸡疫病的原因出发,综合考虑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推广;应用

前言:农村散养鸡的数量一般较少,主要采取的饲养方式为户外散养。与笼养鸡相比,散养鸡自身的污染较少,有着较长的饲养周期,在味道上更为鲜美。由于散养方式不能较好对各鸡只进行控制,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所以在疾病预防中存在一定困难。如没有做好相应的疫病防治工作,将很容易感染大批鸡,不仅危害到鸡的健康,也给养鸡场的正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基于散养鸡疫病防治的重要性,畜牧兽医站须做好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工作,并加强应用,提高养鸡场的疫病防治意识,以更好确保疫病防治效果。

1.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在散养鸡疫病防控工作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雏鸡质量较低,较易发生疫病

从散养鸡养殖生产现状上看,多数农户孵化雏鸡的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作坊式的孵化方法,这一孵化方式,不仅比较落后,而且卫生条件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在种蛋入孵之前,并未进行任何的清洁和消毒处理工作,致使一些病原微生物通过种蛋传播给鸡苗,进而导致孵化出的雏鸡质量较差,抵抗力薄弱,极易发生各类疫病。

1.2忽视疫病预防工作

散养鸡疫病防控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于科学预防。然而,从现状上看,多数农户在养殖过程中并未重视疾病的预防,而一旦发生禽类疫病时,第一时间所采取的处理措施也并非请专业的兽医进行诊治,而是到兽药店自行购买药物并投喂给散养鸡,致使疫病诊治的最佳时机被贻误,从而酿制严重后果。通过临床观察和对病死鸡剖检中发现,当前的农村散养鸡饲养过程中,发病率较高的疫病主要包括大肠杆菌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霍乱、非典型新城疫病等。此类疫病也是造成当前农村散养鸡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饲养人员缺乏鸡病防治意识和专业的防治知识,在疫病发生初期未能及时发现、有效控制和治疗,从而导致疫病扩散。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以及夏秋交替季节,一些农村地区的沟渠、垃圾堆等处,时常可见各类被胡乱丢弃的病死鸡,这些病死鸡不仅严重污染农村的环境,而且也为疫病的扩散埋下大的隐患,继而导致疫病呈规模扩散与流行。

1.3防疫工作不够全面、到位通常情况下,农村散养鸡的数量与日龄多呈不等形势,因而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容易出现分散化的情况,不利于实施程序化的疫病防疫工作。这就出现同一个村镇,一些鸡群进行过防疫,而另一部分鸡群则未实行防疫,未实行防疫的鸡群在缺乏免疫保护的情况下,较易收到病毒的侵染,并引发禽疫病的流行。此外,在饲养一段时间后,多数养殖户会将散养雏鸡送去相关兽药店注射疫苗,但由于散养鸡较为分散,致使兽药店在疫苗稀释之后,难以保证在4h内将其用完,这就使得部分店主为片面追求利益,而将超过时限的疫苗继续注射到散养鸡体上,导致疫苗免疫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2.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方法分析

面对目前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中的各种问题,有关部门必须加以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大力推广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加强指导,对各类疫病防治技术进行合理应用,提高养殖户的疫病防治意识,并完善相关防治规范,从多方面着手,切实保障散养的疫病防治效果。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方法如下。

2.1加大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力度

很多养殖户的疫病防治意识不强,对各类疫病防治方法也不够了解,导致散养鸡的疫病防治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所以有关部门须分析养殖户的实际情况,加大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力度,让更多的养殖户能够主动、积极、有效的进行散养鸡疫病防治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际在对散养鸡进行疫病防治时,兽医站除了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对疫病进行控制外,还需向养殖户讲解一些疫病以及疫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加强技术指导。相应的技术人员须帮助养殖户对疫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更高确保防治效果。兽医站须对防疫员的联系方式进行公布,开展相应的技术服务,以方便养殖户进行疫病防治工作。

2.2提高疫病防控认识,掌握疫病防治知识

养殖户作为散养鸡的主要看护者,对散养鸡的疫病情况有着充分的了解。但是,养殖户对各种疫病的认知不够深刻,因此,养殖户的疫病防治知识不能仅停留在肤浅的层面,需积极深入地掌握疫病防治知识,系统地学习如何预防疫病,从而提高散养鸡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应以村为单位,开展散养鸡疫病防治课堂,每周进行至少四节课的培训,要求散养鸡农户积极参与学习,最终用知识评比的方式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养殖户全面掌握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

2.3科学制定防疫时间,实行科学的饲养方式

当前我国农村多数散养鸡饲养方式过于粗放,不利于疫病防控,因而相关农户应当加强散养鸡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充足供应,提升散养鸡疾病抵抗能力,做到科学化、精细化的养殖。同时依据散养鸡特点及各类常见疫病的流行规律,制定符合本地区的疫病防疫计划和具体免疫程序。

此外,农村散养鸡的饲喂方式主要为粗放粗养,在这种情况下,难以满足散养鸡的喂养需求,散养鸡的营养也会有所缺陷,进而降低鸡的疾病抵抗力,为疫病的传播埋下了隐患,因此,提高思维规范度、为散养鸡提供充足的营养至关重要。养殖户须根据自身经济情况提供各类营养,采用饲料与杂结合喂养的方式,以更好满足散养鸡的营养需求,增强散养鸡的疾病抵抗力及免疫力。在为散养鸡准备饲料时,须选择优质的饲料,避免饲料中存在一些病菌;依据散养鸡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饲料,注重饲喂量和饲喂时间。

2.4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免疫接种工作是预防散养鸡疫病的重要途径,如果免疫接种效果不理想,将很容易导致散养鸡感染疾病,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做好相应的免疫接种工作,以更好预防散养鸡疫病。很多养殖户的专业水平不高,对疫病防治工作的认知不足,不注重对散养鸡进行免疫接种,致使相应的免疫接种效果不理想。一些养殖户没有认识到疫苗的价值,也没有较好掌握接种时间以及疫苗的基本知识,而且市场中的疫苗五花八门,稂莠不齐,养殖户难以对疫苗质量进行识别,进而影响免疫接种效果。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提高养殖户的疫苗知识,能准确辨别疫苗种类,并合理进行应用,这样才能更好确保疫病防治效果。

结束语:

加强农村散养鸡防疫技术的宣传和应用势在必行,这是建立在农村养鸡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的。如果不能很好地预防和控制,不仅危害鸡的健康,而且对养鸡场的正常运行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兽医站必须加强防疫知识的普及,提高养殖户的疫病知识,有效地应用各种先进的防疫技术。养殖户可以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适当的抗生素,防止病菌入侵,加强鸡群管理,保证疫病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勇.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实践应用[J].今日畜牧兽医,2016(12):67-68.

[2]戴文超.研究农村散养鸡疫病的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37(06):104.

[3]龙舜涛.农村散养鸡疫病防制技术[J].今日畜牧兽医,2017(04):27.

[4]刘超.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J].中国畜禽种业,2016,12(04):152.

[5]韩正田,范承祥.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J].中国动物保健,2018,20(03):43-44.

[6]柯国安.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推广与应用[J].湖北畜牧兽医,2013,34(07):20-21.

[7]和寿红,张执信,贺健辉.疫病防治技术在农村散养鸡中的运用和实践[J].吉林农业,2015(03):80.

论文作者:常魁,王阳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论文_常魁,王阳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