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协作型入院宣教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论文_周爱花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一分院 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探究医护协作型入院宣教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宣教方式不同将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采用医护协作型入院宣教模式和常规入院宣教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3.7%)高于对照组(80.0%),差异较为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协作型入院宣教能够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康复,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首发;入院宣教;医护协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7-0202-02

精神分裂症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复发率较高,该类患者入院后需要对其进行健康宣教,而由医生和护士单独进行的宣教,效果并不理想,改进入院宣教模式势在必行。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医护协作型入院宣教对该类病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现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经专科检查并确诊,符合CCMD-3相关诊断标准[1],均为首发,病程<2年,有家属陪护,对于存在语言认知功能障碍、合并严重躯体疾病、其他精神系统疾病以及已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予以排除。

根据入院宣教方式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共32例,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分布为16~64岁,平均年龄为(47.8±5.4)岁,平均住院时间为(55.8±7.2)d;对照组共40例,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部分为17~63岁,平均年龄为(47.7±5.5)岁,平均住院时间为(55.9±7.3)d。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对照,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入院宣教模式,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分别对患者进行宣教,主管医生对其进行常规问询,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开具医嘱并提出指导意见,护士执行医嘱,入院宣教内容包括入院须知、用药管理、康复指导等。干预组采用医护协作型入院宣教模式,将医护宣教工作融为一体,具体实施过程为:①成立医护协作小组。由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组员为经验较为丰富的医师和护士,协商制定入院宣教内容;组织成员接受系统培训,掌握新型入院宣教模式的应用情况,医护之间多沟通,能够共同处理所面对的问题,提高协作能力。②落实入院宣教内容。患者入院后,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宣教计划,合理分工,医生负责疾病知识宣教和心理疏导,护士负责卫生知识宣教和行为干预,接受患者反馈信息,对宣教计划进行适时调整;由护士为患者建立健康方案,向责任医师汇报患者基本情况,医师据此开具医嘱,护士遵医嘱落实相关内容,在统一管理基础上重视个体差异分析,医护相互补充,满足患者临床需求,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1.3 评价指标

自行设计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在出院后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包括服药、复诊、合理作息、社会功能等方面,以此为参照依据,设定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3种评定标准,患者能够自主完成调查相关内容,如按时按量服药、定期来院复查、坚持康复锻炼等,记为完全依从;上述内容需在家属督促、劝说下进行,极为部分依从;自行停药、减药,对劝说和就诊有抵触,为不依从[2]。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6.5软件包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均以n(%)描述计数项,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3.7%)高于对照组(80.0%),差异较为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3.讨论

入院宣教涉及到治疗和护理两部分内容,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负责,宣教效果直接影响到医疗活动的进程,随着医学理念的更新,医护工作开始从从属模式转向互补模式,更为直接地面向患者,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医护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又直接惠及患者,这证实医护协作型入院宣教模式得以确立的现实基础[3]。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控能力较差,如何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一直是临床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引入新型宣教模式后,宣教质量得以提高,患者领悟到坚持治疗的意义,将极大改善其遵医行为[4]。本组研究中,采用医护协作型入院宣教模式的干预组32例患者,基本上能够自主或在家属督促下按时按量服药、定期来院复查和坚持康复锻炼,而采用常规入院宣教模式的对照组40例患者,自行停药、减药现象多有发生,部分患者对劝说和就诊存在抵触情绪,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照结果为93.7%vs80.0%,提示新型入院宣教模式的构建,医护能够协作开展工作,相互支持,患者接受更为优质的宣教服务,形成了和谐的医护、医患、护患关系,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医护协作型入院宣教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通过发挥医护双方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宣教质量,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桂霞,黄丽秀,陈潮立.分级制服药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11(3):50-51.

[2]高红锐,梁金梅,王艳等.家庭-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3,5(12):15-16.

[3]袁勤,陆红英,陶丽等.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12(3):930-933.

[4]陈锦成,黎彩萍.个案管理优势模式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5,10(2):114-115.

论文作者:周爱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  ;  ;  ;  ;  ;  ;  ;  

医护协作型入院宣教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论文_周爱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