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估论文_曾永康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估论文_曾永康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鸭溪镇鸭溪第二小学 563108)

摘要:教学评估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全过程,对整个教学起着导向作用。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估体系,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素质会得到更好、更全面地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为国家建设培养多元化人才。

关键词:改革;语文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对整个教学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教学评估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和对教师教学的评估两个方面,本文着重讨论对学生学习的评估。从新课标的要求和近几年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一、评估的目的

教学评估是为了什么?本来,教学评估具有多种功能,但过去我们太看重它的选拔功能。为了替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评价的目的只局限于“证明”或“鉴定”,通过一次考试给出一个分数,这个学生的学力就算有了一个“证明”,再根据这个“证明”决定是否录取。这种评价观念由高考、中考影响到小学,出现了“为考而教”“为分而学”的不正常现象。我国已实行了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逐步普及,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这些都为小学教育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小学只是义务教育的一个阶段,其教学评估不是为“选拔”而“证明”,更不能以此来威吓、惩罚学生。我们要把教学评估作为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让每个孩子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感到学习语文并不难,任何人都可以学好。这是教学评估观念的根本转变。实现了这个转变,我们在教学评估上就会有许多新思路,也就不会用难题、偏题、怪题去考查学生了。

二、评估的内容

在以往较大规模的考试中,语文考试一般只采用书面形式,重点又在阅读和写作。事实上,构成学生语文学习体系的因素很多,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估的内容必须更加全面。对小学生来说,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等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极大。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后续学习有重要意义。为此,教师有必要把学习的态度和习惯作为一个与知识能力平行的领域来评价。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态势,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是主动积极发展的表现。为了激励学生产生兴趣爱好,发展健康个性,兴趣爱好则可以单独作为一个领域进行评价。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评估可以分成“态度习惯”“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三个领域。

为了全面体现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知识能力”领域可以分项评价。分项评价的项目划分,应与新课标阐明的学科能力结构一致,并且各项目之间呈低相关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照这个要求,小学语文“知识能力”领域的评估可以分成“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四项;同时,也要考查学生的朗读、写字等基本功这样,学生和家长可以看到哪些项目学得比较好,哪些项目存在缺陷,今后仍需努力,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评估的反馈作用。

三、评估的时间

过去的教学评估往往放在期末,是“一张试卷定终身”。其实,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是在不断发展的。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我们的评估应当从重“结果”变为重“过程”,从过于重视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评价变为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会对学生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进度、成绩后,可以提高学习的热情,增加努力的程度。同时,反馈的作用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发上进心,及时改正错误。

四、评估的主体

传统教育中,教学评估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结果的“裁判员”。当我们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时,也开始思考谁才是教学评估的主体。从“有利于激励语文水平的发展”这个根本目的出发,学生也应当参与对自己学习水平的评估。当代心理学提出“元认知”这个概念,主张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自觉能动地进行监控和调节。个人元认知的水平越高,学习的主动性越强,学习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让学生参与对自己学习水平的评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元认知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评估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语文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可以根据年龄特点,列出几条简单明确的标语,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经常说普通话”等,在开学初向学生公布,要求学生努力做到,然后到一定阶段进行自评和互评。语文学习的兴趣爱好,可以由学生自己列出一点或几点,如“喜欢看课外书”“参加少年宫书法培训”等,由教师确认。再如朗读、口语交际等项目,可以让学生互评,这种互评的过程也是学生语文水平提高的过程。有的高年级教师考试前让学生自己命题,教师再把学生拟的题目筛选、汇总成一张试卷,命题过程变成了学生主动复习的过程。有些项目还可以请家长参加评估,如口语交际能力等。

五、评估的形式

新课标指出,要“采用书面、口头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考查”。即不但考查阅读、习作等书面项目,也考查朗读、听说等口头项目。在考试的方法上,也可以作一些新的尝试,如有的学校采取“学生自选等级考试”,把试卷分成A、B两种,A卷是基础卷,B卷是提高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一张考卷,考完后可以要求换卷再考,如学生觉得A卷很容易,可以再做B卷;反之,选了B卷的学生认为太难,可以再做A卷。学生发展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的产生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又有后天的教育因素。没有必要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横向比较,但可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欢乐,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六、评估的描述

以前,我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描述大多采用百分制。在为选拔而进行的评价中,百分制也许是必要的,但对小学生的学业评估既然不是为了选拔,也就没有必要分分计较。语文学科的评价有它的特殊性。比如朗读、口语交际、写字、习作,只能作一个模糊的评价,实在难以精确到一分半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是一个动态过程,谁能说一次考试得96分的学生一定比考95分的学生学得好呢?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尽管今天的社会充满竞争,但不应让年龄幼小的孩子过早地介入这种竞争,不要让他们在分数的重压下喘不过气,抬不起头。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模糊数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对有些现象的描述,“精确”未必正确,而“模糊”也并非“糊涂”。出于这些思考,小学教学应当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用等级加鼓励性评语对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出评估。

论文作者:曾永康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7

标签:;  ;  ;  ;  ;  ;  ;  ;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估论文_曾永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