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教学中如何实现“守恒”_直角三角形论文

概念教学如何实现“守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如何实现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生概念的掌握以能否达到“守恒”为标志。所谓“守恒”,就是能在头脑中,并且从一个概念的具体变化中抓住实质性的、恒定性的东西的内涵,牢固地把握住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并能根据概念的内涵去辨认、去确定适合概念的外延,明确无误的区别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概念教学必须以实现守恒为目标,以下几种方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常用的有效方法。

第一,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揭露概念的内涵。

教师在借助各种感性材料如直观教具、生活经验等进行概念教学时,必须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分清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如果事物的本质属性比较隐蔽,不易发现或辨认,就要充分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借助语言去促进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只有准确无误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正确有效的掌握概念。

变式与比较是很多教师经常使用的手段和方法,两者的共同作用都是充分揭露、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以排除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促进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变式是从材料方面为学生提供理解的条件,比较则是从思维方面给学生提供理解的方法。

变式的运用。例如,在教“直角三角形”概念时,教师在出示标准图形(图1)的同时或以后,必须辅以变式图形(图2,图3)。如果只出现标准图形,而不辅以变式图形,教师即使再三指出“三角形中有一角是90°的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在让学生进行判断图2、图3时,可能仍然会有学生不认为它们是直角三角形。显然,这些学生把“有一个角是90°”这个本质属性,与90°的角位于左下角或右下角这个非本质属性联结在一起,都当作了直角三角形概念的内涵来进行判断,从而出现错误。

值得注意的是,变式的运用与效果,不在于变式数量的多少,而在于给学生提供正面的肯定例证的同时,尽可能提供反面的否定例证,以帮助学生分清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比较(对比)的运用。例如,在教“平行”、“相交”、“重合”这些概念时,由于这些概念反映的都是两条直线在平面上的位置关系,其中,“平行”与“相交”容易分清,而“相交”与“重合”则很可能混淆。教师必须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与对比中明确“两条直线只有一个交点的叫相交,有无数个交点的叫重合”。

值得注意的是,比较的运用必须有一定的标准,无标准就无从比较;但在一次比较中只能根据一个标准来进行,如上例中根据“交点”这个标准,才能分清异同,如果同时使用两个标准,是比不出结果来的。

第二,适时给概念下定义,使学生得以简明而完整的理解概念的内涵。

下定义是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小学数学教学并不要求对每个概念都下一个精确的文字定义,但是也有一些概念通过下定义可以帮助学生既简明又完整地把握概念的内涵。

下定义要适时,所谓适时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不要过早,在学生还没有充分理解时就下定义,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流于形式;一是不要过迟,在学生已经充分理解时不下定义,就不能收到组织、整理知识的作用。从而妨碍学生简明、完整地理解概念。

一般的说,对具体事物的定义,例如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可以和直观教具同时出现;对抽象概念的定义不宜过早提出,必须在学生对概念的全部内涵有较为清晰、透彻的认识基础上提出。

第三,重视概念系统的构建,让学生在形成概念系统的过程中掌握概念。

教师在每节课上教给学生的概念总是个别的,因此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似乎这些概念彼此是不相关联的。其实很多概念之间总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可以构建成一定的概念系统,而有关的每个概念又总是在这个系统中占有自己的位置。所以,教师在概念教学中,不仅要讲清楚每个概念的含义,而且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类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系统,使学生掌握的每一个概念都在这个系统中“各安其位”。例如,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个各有其内涵的概念,它们既互相区别又具有并列关系;它们既具有不同于三角形概念的内涵,又与三角形这个概念具有从属关系,都可以包含在三角形概念的外延之中;它们又可以根据边的变化而分别分为等腰的和非等腰的,从而构建成一定的概念系统,如下表:

有必要强调的是,让学生在形成概念系统的过程中去掌握概念,也就是使他们知道概念之间的关系,而只有知道这种关系,才能真正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确认每个概念的外延。

第四,指导和训练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概念,使概念成为他们思维、学习的工具。

掌握概念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实践中运用概念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数学概念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应用才能真正掌握;只听讲,不练习、不应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不全面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通过运用,可以加深理解,矫正错误,强化记忆,达到守恒,并且使这些概念成为他们思维、学习的工具。

标签:;  ;  ;  

概念教学中如何实现“守恒”_直角三角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