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香港的未来--香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员谈青年与“1997”_香港论文

分享香港的未来--香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员谈青年与“1997”_香港论文

共有香港未来——来自香港的政协委员谈青年与“九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政协委员论文,未来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两会热点话题

1月26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1月28日,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部队在深圳组建完成,将于1997 年7月1日零时正式进驻香港……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足音越来越清晰。

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被提了出来:香港青年怎样看待“九七”?香港和内地的青年在香港的平稳过渡和将来的繁荣发展中能够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几位来自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

“香港大部分青年对于‘九七’的到来很兴奋、很热忱,这是他们中间的主流感情,因为他们是中国人,而香港又是经过150 多年的殖民统治才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唯一一所私立大学——树仁学院的创办人、校监胡鸿烈委员谈到香港青年对回归祖国的感情时持乐观态度:“两地青年能够对香港的平稳过渡和未来发展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胡委员认为,对于香港青年而言,最重要的是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历史,尽可能与内地保持密切的联系。他说,由于殖民教育下的青年缺少完备的历史知识,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史缺乏了解,会有少数香港青年对恢复行使主权热忱不够,但隔膜会随着恢复行使主权的进程而慢慢消失。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有关方面创造一些机会,比如两地青年对等的互访、旅游和举行学习班,增进相互之间尤其是香港青年对祖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胡委员自豪地告诉记者,树仁学院早在10年前就已开展这方面的活动。该校经常组织学生到北大、清华等高校进行访问,并与上海、武汉的高校有着联系。树仁学院的几千名学生在4 年的学习期内每人至少能到内地一次,进行旅游、联谊和学习。

有着3张不同的名片、 挂着一堆头衔的高敬德委员是香港委员中年纪最轻的一位,他用标准的普通话阐述了新颖的见解:“‘回归’有两种,一种是恢复行使主权,一种是人心的‘回归’,而在人心的‘回归’上,最要紧的是青年人的心理‘回归’。”

“未来的香港是青年人的香港,如何把老一代香港爱国人士的‘接力棒’传下去,培养一代又一代爱港爱国的年轻人,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高委员建议,内地的青年组织和有关机构应该及早研究如何与香港青年进行对口交流,以增进了解,“因为误解来自于不理解,不理解来自于不了解。”他强调,抓好两地青年学生之间的沟通尤其重要。

德高望重的徐四民委员对于香港的前途充满信心,他认为,筹委会成立后,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已是大势所趋,适时加强两地青年之间的沟通,会更好地促进香港的平稳过渡和繁荣发展。

标签:;  ;  

分享香港的未来--香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员谈青年与“1997”_香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