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过早专项化训练的利弊研究论文

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过早专项化训练的利弊研究

麻 飞

天津大学体育部,天津 300350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以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过早专项化训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及早专项化训练的概念和利弊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及早的武术专项化训练有助于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但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运动员运动风险发生率的提高,同时也造成了运动员武术技术单一现象的出现。另外会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发展,但对于武术套路运动员来说,及早专项化训练还是利大于弊的。

关键词: 青少年 武术套路运动员 专项化训练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少年一直被誉为祖国的栋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青少年竞技体育的发展同样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动训练过程是一项长期的体育实践过程,也是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必然途径。我国著名学者田麦久先生将运动训练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早期启蒙阶段、早期专项化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保持最佳竞技状态阶段。这五个阶段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决定了整个运动训练的功能。其中,青少年运动员早期训练是多年系统化训练的起始阶段,它是决定运动员能否在日后训练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武术运动作为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型项群,它对人体协调性、力量、柔韧、速度等身体素质要求极高。所谓“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对肢体由内而外的协调配合能力要求很高。所以一直以来,人们提出习武要趁早,从娃娃抓起,练“童子功”,及早进行武术训练,对于日后取得优异成绩有很大帮助。因此,很多教练员为了运动员能更好地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及早开始对青少年运动员分项目,按照刀棍类,剑枪类、南拳类、太极拳类等确定具体的项目。纵观整个竞技武术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李连杰等一批80、90年代的老运动员,他们会的武术项目要远比现在套路运动员多得多,但过早的进行专业系统的武术训练并精细划分到某一具体项目上真的就一定可以取得优异成绩吗?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竞技体育中过早进行专项化训练褒贬不一。一部分人持肯定态度,另一部分人持否定态度,认为过早专项化训练会使青少年运动员过早结束运动生涯,同时还会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身心发展。因此,从两方面谈武术套路运动员过早专项化训练的利与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过早专项化训练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搜集文献资料,在CNKI中检索与青少年专项化训练及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各省专业队教练进行交流访谈,了解他们对武术套路项目专项特点和专项训练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走访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等相关领域专家,了解专项化训练内容,听取专家们的意见。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

翟方阳[2]将各个项目按照项群训练理论归纳出青少年早期专项训练的最佳起始年龄。提出耐力类速度类项群的项目如投掷类、举重类等,最佳专项训练的起始年龄要晚一些,一般男子在12-15岁,女子在11-14岁;对抗类项群的项目如击剑、足球、篮球等,最佳专项训练的起始年龄稍早一些,一般男子9-11岁,女子8-10岁;技能主导类项群项目如体操、武术等,最佳专项训练的起始年龄最早,男子6-8岁,女子5-7岁。从中可以看出,武术项目应当及早进行专项化训练。这与其项目特征有着很大关系。

1.2.3 逻辑分析法

2.3.3 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

“但是消费者不太可能接受这种细小的差异。”消费者联盟的资深科学家迈克尔·汉森(Michael Hansen)评价说。汉森认为,第一代转基因产品之所以声名狼藉,主要原因是生物技术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进行了拙劣的公共宣传。如果目前新兴企业重复这一错误,消费者有可能会拒绝这一项新兴且有前景的技术。

采取归纳、演绎、类比、综合分析等多种逻辑方法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从多个角度分析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利弊,从而提出相应对策。

2 分析与讨论

2.1 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过早专项化训练概念界定

如今,在探索发展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方面,该中心通过政策引导、硬件配套、平台搭建等措施,重点发展信息科技类、电子商务类、生命健康类、知识产权孵化类等新经济业态,培育了一批具有行业示范效应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2.2 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过早专项化训练的优势

玉米粗病是一种病毒病,主要由传毒介体灰飞虱传毒引发,发生的轻重与玉米生育期、生态环境、灰飞虱的暴发期、玉米品种的抗病性等因素有关。现将玉米粗缩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武术运动首先是对柔韧素质的严格要求,比如我们套路比赛中的编码10、24、323C+4、353C+4等动作,这要远比其他项目对柔韧的要求高的多。10岁以下正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佳年龄段,儿童骨骼钙、磷等无机物含量少,有机物和水分含量高,所以其骨骼弹性大;同时儿童由于未发育完全吗,所以其肌纤维较细、发展空间大,因此柔韧性好。

奥林匹奥精神要求:“更高更快更强”。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求提高效率以节省时间成本。因此很多专业队教练为了尽快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及早为青少年运动员确定项目,规划其未来发展方向。这就造成了“练刀棍的绝不练剑枪,练剑枪的绝不碰南拳”这一尴尬现象。其实这些对于武术项目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毫不夸张地讲,有的套路运动员除了转体类难度这些套路中需要的难度外,其他难度一律不会。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大小拳种129个,作为专业运动员,武术运动发展传承最重要的一部分,更应该要会的全面一些。

我国著名学者田麦久[1]先生在《运动训练学词解》中这样定义“专项训练”:通过比赛型训练的专项运动本身以及与专项运动动作模式一致的练习,从而去提升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包括各器官的机能,专项素质,技战术、心理素质及理论知识等。目前,国内学者专家教练等一致认同田麦久先生的观点,认为专项化训练就是某一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比如田径、篮球、足球等。国外学者认为专项化训练不只是某一运动项目,它应具体到某一运动项目的某一具体小项,比如田径项目的短跑、中长跑、投掷等;体操项目的跳马、蹦床、吊环等;武术项目的长拳类、南拳类、太极类等。本研究认为:专项化训练应该包含两个概念:第一个是广义上的体育项目中某一体育运动的训练;第二个概念是狭义上的具体的某一体育项目中的特点项目,如武术项目中长拳类的刀棍、剑枪等具体小项目。

2.3 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过早专项化训练的劣势

2.3.1 增加运动损伤出现的风险

过早专项化训练必然会出现一个过度训练的问题。国外学者提出青少年过度训练会对今后的运动生涯产生严重的后果。据调查武术套路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时期的平均运动寿命在5年左右。当然也会有特殊情况的出现,比如天津队的苏保成,山东队的孙培源,除了他们的运动寿命长一些以外,绝大部分运动员都因为各种伤病而退赛。膝关节损伤在所有运动损伤中所占比例最大。这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股骨、胫骨和腓骨的快速生长会导致膝关节周围气密性和灵活性均在快速增加,但肌肉和肌腱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跟上。这就会造成训练时所增加的压力被施加到膝盖和结缔组织造成膝关节的受力不均,从而造成损伤的出现。另一方面,武术中的难度动作323C+4、353C+4,是导致85%的武术套路运动员受伤的主要原因。转体动作接叉落地对膝关节的冲击特别大。下图为OlsenSJ[3]等人研究的受伤率与每周专项训练时间的对比图,在所有运动项目中,训练量越大受伤的风险就随之而大,也就是说训练量和受伤的风脸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一旦每周训练量超过16小时,风险就会显著提高。所以说,过早专项化训练的伤病必然会导致运动员出现过早退役现象。

但是,广西依托西江集团开展船闸联合调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西江集团作为广西通航建筑物统一管理、联合调度的运行单位,不具备行政管理职能,不能对船舶过闸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执法处罚,也不适宜承担对过闸船舶进行安全检查等职责。二是实现多线多梯级船闸的联合调度,需要建立完善的过闸船舶数据库,融合电子航道图、海事AIS、水位和流量等多个政府部门的数据信息,一些数据还涉及保密,西江集团难以做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其次是武术运动对灵敏协调的严格要求。武术运动中每一个动作都要求全身的协调配合,所谓:“一动无有不动”。尤其353C、324C、323C等C级难度动作,一方面对力量素质的要求高,另一个方面就是协调能力,有效利用人体的“翻正反射”和“状态反射”加之全身的协调配合,从而保证难度动作的高效完成。青少年正处于大脑皮质高度兴奋的黄金时期,他们反应快,可塑性高,模仿能力强,是进行武术训练的黄金时期。青少年一直作为竞技武术比赛的后备力量,他们的训练主要是为日后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打好基础。同时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展的敏感黄金期,这时候及早对他们进行专项化训练,有助于运动员快速掌握运动技术,可以缩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的时间,为期早日获得优异运动成绩做好铺垫。

老年患者胃肠手术创伤大,胃肠功能恢复慢,早期下床活动不便,易发生腹胀、肠粘连等并发症。穴位电刺激有效促进了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进一步减少了并发症,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

传统的审美精神仍然起到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其存在的价值。这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和根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当代粉彩没骨花鸟画在创作作品当中应当大力弘扬传统审美精神,把我们传统的儒、道、释的美学精神所传达到作品当中。在捕捉自然界的质朴之外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当把行李和牙具放到早已安排好的房间里的铁床上时,猴子一手提壶,一手端着茶杯,把她领了进来,又弯腰又点头,一会儿说原谅,一会儿说包涵——哼,可让他得了表现的机会。这是遗传因子的作用,比他爸爸在上司面前八面玲珑的本领还技高一筹。

2.3.2 运动员技术单一

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而且这些与运动效果有着直接联系。每个年龄阶段的心理改变都会伴随着行为上的重大转变,其特征包括:思维、认知、情绪、意志和注意。青少年运动员独特的心理特征常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稳定。这种独特心理特征直接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在进行过早专项化训练时对专项技术动作掌握不够娴熟,当在训练中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放弃的消极想法。另外,职业怠倦也是过早专项训练产生的不良效果。许多运动员由于过早的接受枯燥单一的专项化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慢慢会产生厌倦心理,消极的心理反应必然导致注意力的不集中,注意力的不集中必然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最终不得不提前结束其运动生涯。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由于武术项目的特殊性和青少年身体发育特征,及早的武术专项化训练有助于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

(2)及早专项化训练导致了运动员运动风险发生率的提高,同时也造成了运动员武术技术单一现象的出现。

(3)及早专项化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发展。

3.2 建议

(1)及早专项化训练对于青少年武术运动员来说,利大于弊,建议对青少年武术运动员及早进行专项化训练。

(2)将现代体能训练新方法手段引入青少年训练之中,加强重视对运动弱链环节的功能性训练,以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同时,对于青少年武术训练要把握好训练量,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另外,丰富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内容,避免单一化。

(3)定时与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心理沟通,积极关爱青少年运动员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翟方阳. 青少年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利弊分析及对策建议[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5.

[3]OlsenSJ,FleisigGS.Risk factors for shoulder and elbow injuries in adolescent baseball pitchers.Am J Sports Med.2006(34):905-912.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rly Specialized Training for Young Wushu Routine Athletes

Ma Fei
(Tianjin University Sports Department, Tianjin 300350, 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inter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takes the early specialized training of juvenile Wushu routine athlet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scusses the concep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arly specialized training of juvenile Wushu routine athletes, and finds that the early specialized training of Wushu is helpful to sports. The team achieved excellent athletic performance. However, to a certain extent, it will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athletes' sports risk rate, and at the same time,it will also lead to the emergence of a single phenomenon of athletes' Wushu skills. It will also affect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young athletes. But generally speaking, for Wushu athletes, early training is still more effective than disadvantages.

Keywords: special training for young Wushu Athletes

中图分类号: G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839(2019)7—0055—03

作者简介: 麻 飞(1993~),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标签:;  ;  ;  ;  

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过早专项化训练的利弊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