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先秦时期人性论与思想道德教育论文_江珊

浅谈先秦时期人性论与思想道德教育论文_江珊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266200)

摘要::就人的本质属性而言人性论分为性善和性恶,曾先秦时期引起激烈的争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当代中国人也受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以先秦人性之辩而言对当今思想道德教育之启示,以求对道德教育之发展。

关键词:人性;人性论;思想道德教育

1.前言

不同的学者对于人性论所指的直接论述略有出入,但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点,即解释人类共同本质的理论,“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抽象地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

2.人性论的界定

对中国人性论思想史的研究中,徐复观是以“命(道)、性(德)、心、情、才(材)等名词所代表的观念、思想,为其内容的” 。在西方,对人性的讨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基于欲望与灵魂关系的论述。比如柏拉图就认为“人性来源于理念的世界,提出清洗人的灵魂,除去人的欲望,以达到绝对完满的至善的境界”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神学认为人性来自神性,人的感情欲望是万恶之源,主张通过禁欲主义恢复人的神性。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从唯物主义感觉论立场来论述人性;19 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强调人是理性的存在物。马克思主义反对撇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人的历史发展去抽象地考察人的共同本性,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它在社会实践中(主要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在历史上不断发展变化,它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当代的人性论更加系统、更为深刻,不仅包括善恶的辨证关系,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合,甚至超越人作为现世的存在物,站在时间与空间的高度重塑个体生命的存在及其属性。

3.先秦时期的人性的善恶之辩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学说,对于人性论,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观点不一,前人根据善恶标准大致分为四种理论主张,“性善论”,“性恶论”,“有善有恶论”和“无善无恶论”。除了这四种“善恶之争”的理论,还有道家关于人性的“自然之性”理论。

第一种是 “性善论”,其代表人物是孟子。孟子认为,首先人先天就有 “良知”“良能”,或“四端”“四心”,“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说明了“四心”的重要性,又举了孺子落井的故事的例子旨在强调恻隐之心乃人之本性。其次,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在孟子看来,“四心”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只有保存“四心”,才能成为“君子”;如果丢失“四心”,就会成为“庶人”;如果丢失“四心”而又不知找回,那就和动物无异。最后,人性可失又可求。人性本善而有人为不善的原因是他们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丢弃了这些 “善端”,“放其良心”也就是“失其本心”。既然人性可失,自然也就意味着人性可求,故而孟子又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性是作为一个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他同时也承认后天对先天善根的影响,对这种善根我们是可以选择“舍”还是“得”,而这种选择全靠自身。

第二种是“性恶论”,代表人物是荀子,他认为人生来性就是恶的,但后天教育可以由恶变善。首先,他论证“恶”是人共同的本性,由此得出“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凡人有所一同”等人性平等的结论,相信通过后天教育“涂之人可以为禹”、人人皆可以“化性起伪”。其次,荀子指出,如果不对人的恶的本性加以节制和改造而任其发展,则必然会产生各种恶行,引起社会混乱,基于此,荀子强调人们必须通过后天的影响来“矫饰人之性情”,才能归于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他指出后天教育的形式应为由外而内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而不是向内追求,通过外在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引导人们加强内在的“积”“渐”,以化恶为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故他对于人能够主动为善是不抱希望的,因此强调要加强对后天的影响,才能使人趋善避恶。

第三种是“有善有恶论”,代表人物是世硕,他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和“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他虽然认为人生来就有善与恶的不同本性,而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先天的本性,则在于养。后天养之善性,则是善性不断增长;养之恶性,则是恶性不断增长。在告子看来,现实社会中的“善”与“恶”完全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人们处于好的环境则“善”,处于坏的环境则“恶”。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说,看到了后天环境对人的品德形成的重要影响,强调了后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其合理的成分。但是,这种人性论不懂得环境是可以通过发挥人的能动性来改变的,这种宣扬环境决定论的看法无疑是片面的。

第四种是“无善无恶论”,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人告子。他认为人性无善恶,人们生来的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善与恶是社会环境造成的。所以他说:“性无善与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性有善有恶论”实质上是对性善论与性恶论的调和与综合。这一理论,从同一个人身上存在着“善”与“恶”这两种本性出发,认为每个人有“善”和“恶”这两种发展的可能性,强调人们要养成优良道德品质,就必须接受后天环境的长期熏陶与德教,以扬善抑恶。

道家认为,人的本性也应该根据“道”和“德”的特点,效法自然。道家反对束缚人性的各种做法。老子提倡返朴归真,人的本性应去掉任何修饰和掩饰,自然而然的状态才是人所需要的状态。庄子和老子一样强调人性的自然而然的特性,追求“逍遥游”的理想人格。老子主张人应该减少不必要的欲望,排除诱惑,一切顺其自然,像水一样柔弱处下,最终达到一种像刚出生的婴儿似的那种完全纯粹的自然的状态,只有达到这种状态,才是真正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4.人性之辩与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它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还具有追求满足精神生活需要的道德生命。马克思也肯定需要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正是需要构成“生产观念上的内在动机”,而“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需要的手段”。儒家主张德治、仁政,前提是首先要提升人的道德水平,因为在他们看来,人心关乎世道,道德教育事关社会秩序。讨论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的正当需要,这是先秦儒家人性论的一大特点。

反观我们当今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很多方面是忽视了人的具体存在,忽视了人的正常需要。很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方法简单,用教条式的说教给活生生的人灌输冷冰冰的抽象道理。鉴于此,我们从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人应该以先秦儒家为范,必须尊重人,把对人性的关注和研究当作思想道德教育的起点。这是先秦儒家人性论给我们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启示。

5.结语

先秦时期各家对于人性的争辩给我们多种角度去反观当今社会一些教育现象,用辩证的方法去正确判断事实,不能片面的看待善与恶,以先秦时期的人性论给现代的思想教育以启示。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615.

[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章炳麟.章炳麟讲国学[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8:31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5..

作者简介:江珊(1995.06—),女,山东省青岛人,烟台市芝罘区鲁东大学,学科思政专业,本科生。

论文作者:江珊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5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浅谈先秦时期人性论与思想道德教育论文_江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