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探讨论文_只茂群

身份证号:12010419790913xxxx 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 天津市 300191

【摘 要】近年来,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研究其现状与发展趋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现状,从提高对环境监测的经济投入,以及建立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审核、检查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措施,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就环境检测技术发展趋势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观点。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现状;发展趋势;探讨

一、前言

作为一项实际要求较高的技术方法,环境监测技术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其在应用中的整体效果。

二、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现状分析

1.环境监测的工作发展进程加快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整体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保护我国的环境不至于进一步恶化,相关部门的监测力度在不断的加强。现如今我国对环境监测这一块监测相对来说较为严格,检测的进程在不断的加快,许多工厂的废弃物的处理只有达到能够排放的标准,通过监测技术的判断才能够排除厂外,各大小不同的工厂内会准备一套排污净化的设备,保证厂内的废物排出不会对环境带来更为严重污染问题等。

2.建立了环境监测技术的体系

我国对环境监测要求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由早期的废弃物品直接排放到现如今通过废弃物品的净化达到监测标准方可以对外排放,长期以来环境监测技术方面的规章制度、技术要求等在不断地提高。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的相关体制已经相对健全,已经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技术监测系统。

3.环境监测技术的手段落后

虽然我国的环境监测的力度在不断地加强,也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制度与健全的体系,但是依旧不可避免的伴随着某些问题的出现。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环境的监测技术还未完全跟上科技的脚步,现在所使用的环境监测技术的手段较为落后,即使环境监测的结果通过了相应的标准也不能保证每一项数据的准确性,在科技发展的今天,落后的监测手段依旧会为环境的安全保护带来潜在的威胁。

4.相关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

基层部分环境监测部分或者是单位,只是对实验室建设时给予足够的认识,一旦实验室建设完成并得到认可以后,就会对以后的管理工作进行忽视,使得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实际上,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也都流于形式,这些都对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健全有一定的影响。

三、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措施

1.提高对环境监测的经济投入

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监测的经济投入,虽然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实施20对年来,国家已经投入大力经费到环境监测中,但是许多县城或者较小的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设备、监测技术以及监测管理等方面还需要大笔经费来筹建。提高经济投入,不仅可以购买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增加工作人员的收入和福利,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环境监测输入新鲜的血液,同时也能调动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的激情,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

2.建立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审核、检查制度

环境监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环境监测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以达到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目的,其监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环境保护和改善。然而环境监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检验,因此建立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审核、检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检查的结果,来分析环境监测工作的效果如何,同时针对不完善的环境监测,应该及时分析其原因,调整监测方案。

3.不断提高监测队伍整体素质

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鼓励勇于创新的人才,并对环境监测队伍人员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同时还应当加强对监测团队的技术培训,相关单位应制定长期有效的具体培养计划。同时培养计划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正对性,并根据其相关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工作经历来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其培训的内容应包括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时间可长可短。但是培训过程应当认真严格,保证培养的质量。并且在对相关人员还应当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采用理论和实践并行的方式,让其能够学以致用,环境监测队伍的综合素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得以不断提高。

四、环境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如今,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加上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推动,许多新的监测技术也开始出现。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来看,包括监测能力不强、监测结果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环境现状等。所以,在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监测信息化技术,目前在线监测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如何提高技术监测效率,保障各个省市之间对于信息进行数据互通、实现数据共享是未来监测中重点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另外,生物监测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不过其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应用范围还不普及,今后几年需当作重点技术发展。比如,在水质检测方面,浮游植物对于水质的监控作用远远超出了物理化学手段的监测范围,且生物监测技术还具有高效准确的预报手段。

在未来的环境监测中,大型仪器会向自动化、连续化方向发展,在污染源的监测中,进行全自动在线监控,提高检测效率,缓解现有阶段技术人员缺少的问题。

最后,如何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是发展监测技术的关键。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需要针对数据处理建立档案以及平台进行合理规划,以实现快速便捷、数据共享的目标。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前提工作,只有保证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减轻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监测技术水平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如今有很多种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都有着广泛应用,但也存在有不足之处,需要未来不断完善,并调整目标和重点,有计划地开展高新技术研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环境监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应用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加强对环境监测技术关键涉及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发展策略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张宝兴.环境监测技术分析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环境.2015(10):60-62.

[2] 樵地英.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2):115-116.

[3] 施荣.探讨环境监测技术应用进展和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09):88-89.

论文作者:只茂群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探讨论文_只茂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