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种植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初探论文_曹瑞东

林业种植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初探论文_曹瑞东

广西省钦州市钦北区林业局 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林业不断发展,病虫害的防治研究是时谈时新的课题,从世界的整体发展来看,生态防治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我们必须避免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在林区的病虫害防治中要调整化学方式防治的规模占比,逐步增加生态防治面积,引入具备一定经济效益的虫害天敌,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林业种植;病虫害;防治策略

引言

林业是传统行业,也是与环境保护直接相关的行业。我国林业发展不仅为国家建设提供足够的木材,同时供应木材出口以及果木种植行业、城市绿化和美化之用,同时,也为自然环境的优化做出贡献。但是,林业面临着树木病害和虫害问题,不仅在林区中时常发生,在城市绿化区、公园以及山区也时有发生,如溃疡病、黑斑病以及较常见的蛀干害虫和食叶害虫。

1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1.1林业病虫害监控不足

目前我国的林业总覆盖率占世界第五位,虽然我国有着广袤的林业基础,但是在林业管理中科技水平却较低,无法满足林业的发展要求,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控。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来看,病虫害防治应以“防”为主,即对森林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的观察,对病害和虫害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统计和研究。但是我国的林业监控系统不完善,无法实现对林业整体经营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导致大多数林业监控主要由人工来完成,增加了林业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并且监控效果不佳,无法缓解林业病虫害问题,并且,很多大面积的病虫害问题,只有在很严重了之后才被发现,这也是由于监控不足导致的。

1.2科学的林业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科学的林业管理体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林业病虫害管理是一个持续时间比较长,且需要管理体系内部各方面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基于这一方面而言,现今林业种植管理组织典型的代表为林场,而林场的存在基本上都是以商业化利益为主经营管理目标,其过分地追求林业为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集中采用速成的种植管理方式,而忽视了林业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等方面的管理,这一问题的存在对于林业种植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农药使用缺乏规范性

现今虽然提倡对林业管理的无公害防治,但是我国大多数林场采取的还是化学防治策略。其防治病虫害的效果非常明显,但是不能忽视的是长期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将会造成林木害虫产生严重的抗药性,而如果管理人员以此加大化学农药的浓度,势必会对林木的正常生长及周围生态系统产生恶劣影响。

2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

2.1加大预防体系建设投入,强化监督管理

在林业生产上,树木种植的病虫害预防非常重要,不但能消除很多病虫害隐患,还能有效减少生产投入。针对我国在林业种植上病虫害防治体系薄弱的实际情况,首先,我们要从林业发展规划上明确预防体系的建设任务,给出科学的顶层设计。其次,要建立健全苗木病虫害防治的专业人才培养、选拔制度,不断地引进专业人才,充实林业种植基层的防治力量,为我国预防体系的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最后,在建设预防体系的同时,要同步建立监督管理体系,加强有针对性的监督问责力度,使体系的运行能够健康高效,发挥应有的预防作用。例如广西省在“十二五”期间就规划建设1个自治区级监测预警中心,14个区域监测预警中心,50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中心测报点,150个县级(含区直林场和保护区)测报站;建设一个自治区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鉴定中心,14个市级区域检疫除害处理场,100个检疫站,31个固定或流动检疫检查站,10个检疫隔离试种苗圃;建设一个自治区级应急防控决策指挥中心,14个区域防控应急中心,80个县级防控应急点,5个区域应急防控物资储备库,2个林业专用生物制剂厂,1处天敌繁育场。

2.2优化森林环境

森林拥有自身的“免疫系统”,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也是处理病虫害问题的有效方法,优化森林环境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方法。面对目前人工林树木品种单一的问题,可以选取多样化的树木品种进行种植。即营造针阔混交林提高林分抗病虫能力,同时,重视草皮、灌木和乔木混合种植,使森林单位面积上的植物种类更丰富,也有助于优化森林环境;优化森林环境还包括森林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物种的丰富程度,通过引进天敌的方式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就是优化森林环境的一种有效方式;除此之外,还应控制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用品的使用,尽量避免高频率的应用,给森林微环境的发展以一定的空间,通过物种的平衡,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也可以保护益虫,提高森林的抗虫害能力。

2.3强化林业病虫害的预防和预测工作

病虫害的预防和预测工作需要更加及时,更加准确并且有效的掌握森林当中病虫害的主要动态,按照报告及时的做出相关的分析,并且探索出解决的策略,为了能够让林业病虫害防治和管理的工作得到强化就需要加强此方面的工作。简单的讲,就是要确定专业人员负责固定的工作,责任分明,各司其职。病虫害地区需要及时的跟踪和治理,并且将病虫传播的源头查清楚,掐断病源的传播。另外,还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对于此地区的病虫害发生特点和发生的类别进行了解,清楚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提出更多更有效的防治策略,让每一个区域的病虫害都在防治的策略之内,不能出现有死角的地区。

2.4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进行最为直接的目标是提高林木生长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因此,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农场等林业管理部门、组织应强化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引进和利用。目前,对于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利用主要包括生物和物理2种应用技术。首先,生物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利用主要是对微生物和虫害天敌的引入进行具体的防治。其中,微生物防治主要是强化对细菌、病毒抗生菌的使用,害虫天敌的引入要求管理人员要掌握天敌数量的引入和实际存在的情况,生物防治技术的利用能够达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次,物理防治技术的利用主要是林场管理人员在长期从事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对病虫害的生长和产卵习性准确把握,对害虫的卵块进行收集破坏,而且可以强化巡视工作对有病灶的树枝进行及时切除。

2.5加大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资金投入

林业部门管理层要认识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加大林业病虫害防治资金的投入,对相关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把病虫害防治的策略、措施正确理解并贯彻到位。另外应购买林业病虫害防治所必需的设备、材料,以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效率。虽然初期资金投入较大,但能有效防治病虫害,避免病虫害灾害发生,使林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符合长远利益的。例如广西省就在“十二五”期间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投资了2,78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加了75%。

3结语

在林业的发展中,病虫害的防治研究是时谈时新的课题,从世界的整体发展来看,生态防治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林业的发展也正在转型升级当中,生态林业建设是眼前林业种植的主要任务,在病虫害的防治上,生态治理是建设的明确要求,我们要充分借助现代发达的科技力量,不断改进对苗木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方法,促进我国林业种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志平.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5):131-132.

[2]李锐.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7(02):125-126.

论文作者:曹瑞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  ;  ;  ;  ;  ;  ;  ;  

林业种植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初探论文_曹瑞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